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聚焦 > 正文

《绍兴日报》推出“战旗”特刊弘扬抗战精神

2020-09-04 17:52:06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中国记协网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9月2日,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绍兴日报·新周刊》推出“战旗——抗战中的绍兴文化力量”纪念性特刊,致敬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

弘扬抗战精神,彰显抗战中的绍兴文化力量。伟大的抗日战争孕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把这一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做出声势和特色,《绍兴日报》提前启动推出“抗战特刊”的策划准备,阅读大量绍兴抗战史料,走访绍兴市党史办、党史文化研究者等,最终将特刊主题定位于“抗战中的绍兴文化力量”。特刊以《战旗》名,是为纪念被誉为绍兴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实录图”的《战旗》杂志(抗战时期浙江著名抗战读物);也因为“战旗”是绍兴抗战文化“以笔为刀”,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精神缩影。

深耕地域文化,8大板块浓缩绍兴抗战文化全景图。《战旗》特刊共8个版,由1个封面版和7个专题版面组成。封面版刊文评论文章《抗战中的绍兴文化力量》,配以内版目录导读,既统领内版各专题,又增强特刊思想性。其他7个专版分别为《烽火:抗战题词里的光明》《投枪:一个铅字就等于一颗子弹》《笔阵:越地浩荡“鼓与呼”》《怒吼:戏剧照亮“舞台春秋”》《号角:歌声点燃爱国烈焰》《薪火:炮火中的西迁》《画魂:方寸之间凝固“血与火”》等。这些版面分别串起新闻、文学、音乐、教育、美术等领域的绍兴抗战文化之“珠”,在内容上独立成章,内核上又以“抗战精神”为联结,以抗战文化大潮中最具影响力的绍兴人(事)为代表,浓缩呈现绍兴抗战文化的全景图。

优化专版内容,构建“主、轻、深”立体阅读生态。特刊各版面在内容元素组合上,以“抗战精神”为本,着力突出抗战宏大历史背景中那些具有个性化同时又兼具时代意义的“心跳与呐喊”,增强可读性和共鸣力。《烽火》《投枪》《笔阵》《怒吼》《号角》《薪火》《画魂》等7个版面,均由“主阅读”——由主打稿浓缩呈现历史主题事件(现象);“轻阅读”——通过“延伸阅读”拓展相关主题背景里的信息量,配以代表性的历史资料图片以增加厚重感;“深阅读”——特邀专家撰写“风声”(评论)专栏文章提升版面思想性、文化性和历史感。通过多层次内容组合,构建丰富、趣味、深刻的立体阅读生态。

创新版面设计,将历史视觉元素融入版面设计。为充分体现《战旗 》特刊的历史感和文化性,版面设计参考了抗战时期报纸、杂志的风格,特别是“复刻”了《战旗》杂志封面上“战旗”二字的字体设计,每个版面右下角都以木刻代表作《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作装饰,起到了很好的“点睛”效果。特刊整体风格统一中见细节特色,厚重中藏历史底蕴,大气中见文化质感,同时融入了抗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木刻、旧报纸、漫画、火印等视觉艺术素,增强了“悦”读效果。

扩大二次传播,借力新媒体提升影响力。《战旗》特刊各版均放置了二枚特别制作的二维码,读者扫码后,既可看到各专版内容,也可以阅读本期特刊的其他版面。9月2日特刊推出当天,“越牛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了“战旗”专题,集中呈现特刊内容,打通了从“纸间”到“指尖”的距离;同时还推送介绍“战旗”特刊的创意海报,配以绍兴籍著名音乐家任光作曲的抗战歌曲《打回老家去》,吸引用户扫码阅读特刊报道。9月3日,“越牛新闻”客户端还根据“战旗”特刊主要内容,推送精心创作的长条漫画,有效扩大了二次传播的影响力。


更多>>传媒聚焦
更多>>图说传媒
更多>>佳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