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研究 > 正文

新闻直播,任何专业“小错”都不该

2020-07-20 11:45:52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赵新乐   

  一字之错虽小,但是对一个新闻媒体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大事,甚至可能损害一个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7月12日6点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北京、天津等周边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与唐山这次地震同时受到关注的还有一个小插曲:某电视台主播在播报该新闻时,将“古冶”错读为“古治”。

  如果是日常的一则普通新闻,可能关注的人并不多,但唐山地震这件事,可以说是当天早上受到高度关注的热点新闻之一。因此,主播读错“冶”字一事在网民中引起了不少议论。

  有的人认为,“冶”字并非生僻字,主播读错可能是事出匆忙,没看清楚,下意识当成“治”,受众不需要小题大做。也有人认为,既然在常识范围内,读错就更不应该。

  平心而论,在日常生活中,读错字并不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尤其是对于很多生僻的地名、人名而言,普通人更没有完全把握。但此次读错字的是专业主播,从工作性质而言,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对他们也有更多的期待。

  这几年,新闻主播读错字的情况也多有出现,由此也引发了受众对于其专业素养的质疑,各家电视机构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奖罚措施,对这类事件有明确的处理规范。比如,央视新闻主播康辉就曾提到央视的制度规定,读错一个字要罚200元;新疆卫视规定,一旦主播出现错误被审读中心发现,就要扣罚200元;山西广播电视台的规定是,不论是主播还是出镜记者,读错字都会被罚款。

  一字之错虽小,但是对一个新闻媒体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大事,甚至可能损害一个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很多新闻媒体都非常重视差错质量检查,而对上直播的新闻主播来说,关键就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对新闻人来说,走得远、走得深靠脚力,见得多、看得广是眼力,勤于思、善于想是脑力,说得溜、写得好是笔力。新闻主播读错字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给所有媒体人提了醒:在实践中,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锤炼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守住自己的阵地,避免类似的直播“小错”。(赵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