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评论 > 正文

道义和伦理的制裁

2020-06-30 09:49:11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江作苏   

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处罚了一批严重违规的媒体和个人。这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执纪执法,集中表明了刚性的原则不容违越,凡试法者绝不可抱侥幸心理。

“铁肩担道义”是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原则,也是职业要求的高标准。现在的问题是,确有一批害群之马不仅没有这种崇高意识,反而沦落到社会宵小的境地,借报道取不义之财,甚至用敲诈等手法牟利,不惜触犯法律的威严,这种行为助长了传播领域的乱象,消弭了媒体的公信力,属急需治理的社会公害。

集中处罚违规行为,也昭示了一种伦理导向,即:人民群众在传播领域的利益必须要有严肃手段维护,群众是天,天理不容的事,当有适时的法度出手,这既是一种底线行为,也是一种凛然的伦理主张,在善恶之间,昭示出鲜明的取舍态度,没有含糊。

需要指出的是,当下的违规违纪违法和违背职业伦理的现象之中,呈现出一种新的状态,即:平台行为与个人行为混杂、经济取利与心理骗压结合、公开敲诈与隐蔽牟利同存,这些障眼的现象背后,无不呈现出管理者的失位,也体现出职业伦理的滑坡与沦落。

发展新闻事业是社会迫切需要,强化管理则是社会与政府的双重责任。没有有序管理的媒体生态,一定是一个正义不彰的场域。经验证明,在网络条件下,线上的道义不彰和行为失伦,往往与线下的不公和违法纠合在一起。如果管理缺位,原则不彰,那就会纵容歪风,抑压正气,使人民的媒介丧失人民的信任,那是对事业的最大损害。

疫情之下,媒体生态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新闻业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场域;另一方面,疫情造成的困难还在释放,媒体的经营压力陡增,转换生存与发展方式的媒体难题待解。在此之际,职业伦理意识稍有松懈,就会纵容“踩线”行为,进而发展到违规行为,直至发生触法犯法事件。

这样的例子已经出现不是一两例,当此之时,把这些处罚的案例公开,不仅适事,更是适时,以共警共戒。(江作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