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评论 > 正文

记录动人心魄历史 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2020-06-09 11:30:43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韩萌萌   

百花文艺出版社与《光明日报》文艺部联合推出《致敬英雄——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

记录动人心魄历史 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从5月底全部定稿后即刻下印厂,到现在有声书的制作也完成近一半了。”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赵世鑫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在和电台沟通音频版的制作进度。“虽然不在抗疫一线,但能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抗疫图书的出版中,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也是尽一份出版人的责任,表达对战‘疫’逆行者的一份敬意吧。”

让赵世鑫全身心投入的是百花文艺出版社与《光明日报》文艺部联合推出的新书——《致敬英雄——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该书忠实展现2020全民抗疫图景,收录的19篇报告文学均首发于《光明日报》,作者中既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等,也有《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的记者,同时还收录了120余幅来自抗疫一线的珍贵摄影图片。读者还可以通过扫描封底的二维码收听由电台著名播音员录制的有声版图书。

文学“轻骑兵”典型报道“重武器”

“我们看到了引领的力量、动员的力量、爱心的力量……我们也看到了科学的力量、医药学的力量、心理关怀的力量、各行各业的力量、舆论的力量……这些,正是党的领导的力量,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力量。”作家王蒙在该书的序言《2020的春天》一文中这样写道。

“在抗击疫情的宣传报道中,我们明确要求务必精准体现中央党报定位,精准体现思想文化特色,精准把握当前社会关切,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不断汇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中,及时推出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报告文学作品是一项具体举措。”书中《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以《记录动人心魄的历史 感悟伟大的精神力量》为题点出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的报告文学既是文学的“轻骑兵”,又是典型报道的“重武器”,对于壮大主题宣传、传达主流声音、增强传播效果具有特殊价值。

逆行记者作家冲锋在前

以文学尤其是报告文学的形式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一直是《光明日报》的优势和传统,在重要时间节点、在重点版面陆续刊发一系列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已经形成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光明”特色、“光明”风格。在这次疫情报道中,《光明日报》延伸优势,组织多方力量,克服重重困难采写和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报告文学作品。

“这一趟逆风而行,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我作为一名‘90后’年轻记者的光荣。”《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记者卢璐在“一线手记”中这样写道。

据《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回忆,1月29日,一坐上前往武汉的高铁,他便和同行的记者卢璐、章正开始思考报道方向和选题,还抓紧时间采访了列车上的记者、保洁员等人。“这一次的武汉报道工作,对‘四力’的要求显得格外重要。身处疫情中心,前方记者必须冲锋在前,不断地跑、不停地看,才能发现好的新闻线索,好的新闻选题;有了这些,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发挥脑力和笔力,写出优质的报道。”

“作为党报记者,我们不仅要关注疫情的最新情况,还要报道战‘疫’背后感人的故事、瞬间,挖掘让人温暖的新闻,用新闻反映中国人的内在精神动力。”章正说。

作为中国作协派往武汉的4名作家之一,李春雷在武汉的写作是在一张矮小茶几和用纸箱做的板凳上完成的。

“和地震等灾害相比,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人们来说更像是一种‘看不见的危险’,这种未知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李春雷都是第一批抵达灾区的作家。在他看来,在灾难与伤痛面前,作家不应该缺席。他一次又一次与在武汉战“疫”的医护工作者和普通人真诚沟通,挖掘每一个人背后的独特故事,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反映灾难中人性的崇高。

出版社启动同步编辑流程

“大战大考中彰显使命担当,百花社始终关注作家创作动态。在读过连续刊发的几篇震撼心灵的报道后,我们和《光明日报》第一时间取得了联系,表示希望将这一系列集结出版,以图书的形式记录这些感人的抗疫故事和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百花文艺出版社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薛印胜以出版人特有的敏锐性和高度的使命感捕捉到这些采访扎实、细节丰富的作品,“达成出版共识后,我们就启动了同步编辑流程,一篇报道见报后,为此专门成立的项目组随之着手进行编校、设计、排版制作,逐步形成了流水线工作模式,成稿后再进行三审三校,还约请了两位社外专家审读把关,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也给予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

薛印胜表示,疫情期间百花文艺出版社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全情投入,在保障本社每月6种期刊正常出刊的情况下,还编辑了5本抗疫类图书。“这场战‘疫’接力出版练就了团队‘打硬仗’的本领,大家都是循着源自内心的感动和敬意来编辑这些映照时代洪流、温暖民族记忆的图书,而且我们也从这些作品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见习记者 韩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