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聚焦 > 正文

《两会夜话》:主题有社会意义,形式对媒体转型有启示作用

2020-06-02 15:29:31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5月24日,人民网推出《两会夜话》原创线上视频对话栏目。《两会夜话》演播厅连线邀请各界嘉宾,就大家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形式新颖,气氛活跃,贴近用户,受到业内外关注。

这里先以首期节目《为它下单》为例。这个话题涉及脱贫攻艰和直播带货。脱贫攻坚是国家战略部署,是政府、相关机构与民众的共同愿望,直播带货则是当今互联网时代创新营销的新模式。这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脱贫需要有推动农产品顺畅流通的方式,直播带货就是一个好方式。所以,《两会夜话》首期抓住了重大话题。

从表现形式来看,线上与线下互动实现新的突破,从互动变成互融。过去线上与线下连线往往是记者到线下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用镜头对着相关人员,再连线线上进行互动。我们从《两会夜话》呈现出来的模式中,很难说清谁在线上谁在线下。线下的人员可自设直播间,无需劳驾记者跑到现场,自己坐在电脑旁或对着手机就可共享屏幕了。线下的其实已跑到线上来了。自设的直播间,也许会反过来把演播厅认作线下。所以,线上线下的互融已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了,而这次发生的新冠病毒疫情加快了这一进程。这一进程离不开媒体的推动。之前人民网已这样做,此次人民网开办的《两会夜话》以及推出的其他项目,与其他媒体一起进一步推动了线上线下互融的进程。

《两会夜话》出场人物的选择也值得点赞。首期节目直播带货、脱贫攻坚的话题的对话互动中所选择人物,很有代表性。人民网总编辑坐镇演播厅亲自担任栏目主理人、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对直播带货的肯定和提醒注意的问题,都提升了节目的档次,体现了节目的权威性。人民网青年编辑担任助播,协助总编辑统筹都比较到位。与扶贫攻坚第一线的两位实践者--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常委、副县长利斌,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的对话,使节目所要表达的主题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呈现,更具说服力。提到直播带货,许多人自然会想到“人气主播”薇娅,她的知名度、直播技巧自然会带来较强的气场。《两会夜话》首期节目把她请到演播厅,以其独特的魅力强化了这档节目的影响力。

几期节目,在人民网、哔哩哔哩、领导留言板、人民视频、人民健康、人民好医生等平台或客户端播出,实现了“传播破圈”。这不只是使《两会夜话》内容传播更为广泛,也使人民网作为主流媒体有了更广泛影响力。

从《两会夜话》首期“为它买单”到第二期从新冠肺炎疫情讲起的健康话题“我的健康我做主”、第三期涉及就业的“一'职'等你”、第四期关于5G技术应用的“嗨,万物互联!”,都有共同特点:其一,都是当下大家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二,每期话题都有一位嘉宾出现在演播厅,与主理、助播同一场景下交流。嘉宾的知名度、专业能力,有针对性的释疑解惑,强化了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三,都把青年编辑记者推到助播的位置,从细节入手、与总编辑闲聊开始,没有官媒常见的官腔,一下拉近了与对话者、用户的距离。

《两会夜话》由人民网总编辑亲自主理,思路清晰,把控得当。每期除了与助理以轻松活泼的贴近用户的方式开好头、点明主题之外,在对话进程中不乏画龙点睛的插话,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每期结尾小结的点评,有如下特点:一是语言简洁生动,二是高度概括对话中已表达出来的主题,三是立意深刻,四是回应民众关注的话题。

总编辑作主角,并且取得成功,体现了媒体管理者理念的更新,同时也说明知识和能力在提升。让青年编辑记者担任助播,让他们从过去的文字记者转变为能写、能编、能直播的全媒体记者,这是媒体转型期角色转换所必须,是时代对媒体人的新要求。作为同行、作为传媒研究者,我对人民网起用一批优秀青年编辑记者挑起了大梁,感到欣慰和敬佩。

《两会夜话》不只是所设置的话题有着现实的意义,而且对媒体如何进行适应新形势的转型也有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作者范以锦系资深媒体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