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研究 > 正文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视频日记开启心灵之窗

2020-03-13 15:45:2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视频日记压缩时间、空间的表达方式,独一无二的“在场感”,以及流畅的观看体验,赋予这种新形式以潜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都密切关注武汉抗疫情况,媒体平台上普通人拍摄的大量视频日记(Vlog)成为人们了解武汉的一个窗口。仅新浪微博一家媒体平台,“武汉Vlog”话题在1个多月时间里就有近20亿的浏览量。

这些视频日记里,方舱医院医生救治病患,新冠肺炎患者病愈出院,“90后”教师妈妈兼顾上网课和带娃,外卖小哥送餐送货、穿梭在大街小巷,志愿者给老年慢性病患者送药……这些展现普通人积极抗疫和居家生活的视频,其创作者并不是专业媒体人,而是护士、老师、医生、患者、民警、学生、保安、志愿者,甚至是你我身边的同事亲朋。

几年前,人们还在用文字、图片写博客、发微博,现在人们喜欢上用视频这种新形式记录生活。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听原声、见真人、感知真实场景,观看视频比阅读文字更让人如临其境。观看者在这些短则几十秒、长则几分钟的视频里,看到世界,看到生活千姿百态,世界各地的人们,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相应地,视频日记也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加深着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如今已不再是一句广告语,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让每个人都拥有更加便捷的视频拍摄、制作和发表渠道。曾经需要专业摄像机、剪辑机器才能完成的视频,如今一台手机就可以完成;曾经需要磁带、光盘才能传递的文件,如今一次点击就能实现网络传输。视频日记效果更好、门槛更低,让人看到广阔前景。

当然,制作门槛低不等于精品门槛也低。微电影制作人凯西·奈斯塔特曾表达这样的观点:“视频日记不应该用来记录你的全部日常。它的关键同样是故事,而故事就应该有开始、冲突和结局。”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的要求可能过高,但互联网上传播广泛的视频日记,通常都讲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武汉Vlog”中,那些医护人员令人感佩的瞬间,外卖小哥眼中城市的变化,志愿者自发帮助他人……都因暗合故事讲述的规律而真实、感人。

作为一种媒介形式,视频日记是个人表达方式,但只有兼具公共属性,才能进入大众视野,否则如同锁在柜子里的日记,不具备社会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在社交属性很强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上,视频日记才真正火了起来。因此说,视频日记不是单向传输,而是双向互动。视频日记作者在制作发表过程中不断与观看者互动,进而调整拍摄内容和制作思路,找到自己创作的方向,形成更广泛的共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新兴事物一样,视频日记是一种碎片化表达,但蕴含能量。它压缩时间、空间的表达方式,独一无二的“在场感”以及流畅的观看体验,都赋予这种新形式以潜力。它比直播简洁,也不像短视频那样一闪而过,拥有相对完整的情节、相对鲜明的主题,让受众更沉浸其中。

视频日记是一种年轻的样态,也主要由年轻人发布。如今看来,它的流行背后不光有技术支持,还有表达观念的更新。年轻人希望借助全新的形式,呈现自己真实的生活方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感触。我们注意到,这次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近三分之一是“90后”“00后”,这就是医护人员视频日记层出不穷、丰富多样的原因。视频日记能够更好地记录生活,同时也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