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部校共建 > 正文

教育成果初显 学用结合仍需努力

2019-09-04 16:03:28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张博   

使用搜索引擎输入“传媒、教育、改革”等几个关键词,《传媒教育的表面繁荣与内心焦灼》《多元化传播格局下传媒教育的创新与探索》《全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培养》《探索新时代新闻事业人才培养》《传媒教育拓展方向在哪儿?》《传媒教育需“戒尺”而非“量尺”》……成百上千条名专家、学者甚至业界大咖们关于传媒教育的观点、文章便会呈现眼前,其中有三类观点受关注较多。

传媒人才培养的理念需要转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曾表示,对于现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不能再重复过去的教学方式;“教”和“做”的老死不相往来、“学”和“用”的楚河汉界情况不能再继续。的确,在当今科技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下,传媒课程的推陈出新只能让学生们在建立知识体系的同时感知媒体环境的新变化,但“学”和“用”的相守相离却让“学以致用”难比登天。

因此,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连接就显得十分重要。培养出8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设立“丹尼尔·珀尔纪念新闻实习”项目,让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还可以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这样的世界性大媒体平台切身体会“学”与“用”的关系。此外,该校还联合已毕业的校友,成立了名为“Rebele Journalism Internships Program”的实习项目,用以帮助更多传媒专业的学生可以尽早将理论和实际相连接,将所学化为所用。

对于国内来说,天津工业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搭建了“天工云”虚拟仿真平台,以此让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将来在工作中面对突发报道情况的应变能力,使学生们在学校阶段就可以实现学和用的有效结合。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杜仕勇刊文指出,尽管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时代已远去,但将书本上的内容投影到屏幕上的“形式变革”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这就让丰富且成熟的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然而,尽管各高校为此不断引进人才,以充实师资队伍,但想要在短期内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完善却显得不切实际,同时,大多数高校还具有教师需拥有博士学位的准入标准,这使得原本博士人数相对较少的传媒专业面临更严重的“资源”缺乏状态,文学、语言学等其他专业的博士因此大量进入传媒教育领域,而他们的知识体系并不完全匹配,让传媒教育从根本上实现转变再次受到了遏制。

此外,对于一些高学历或已具有高职称的教师来说,尽管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培养体系陈旧,不再适应当代传媒新技术、新业态、新观念,但年长的教师表现出不想学或学起来困难,年轻的教师则迫于在“充电”的过程中需要承担学费和损失上课酬劳的双重压力,积极性也显得不高。

“因此,在高校传媒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如果不实行灵活的用人制度,不改革教师评价和绩效分配制度,延揽业界精英、引进高水平专家学者、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就是一句空话。”杜仕勇曾这样表示。

基础培养需要强化

尽管课程的创新、师资的强化可使高校培养出更加适应当下媒体需求的人才,但“在这个时代,你没法去预测未来二三十年,你不能总教人用变来应对,要给大学生一些有底气的东西”。著名新闻人白岩松曾这样说。那什么要变,什么不能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曾强调,在学理与术理并重的育人环境中,应该培养既有较深厚的人文功底,又有较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还具有使用现代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不难发现,从过去单一的新闻教育发展到如今多元化的全媒体教育,再从学科教育转向传媒行业教育,其实传媒教育近年来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变革。然而,优胜劣汰的法则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置身于时代背景下去思考传媒人才培养的问题,才能在颠覆性改革中找到新机遇,培养出具有扎实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一专多能的全媒体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从而驾驭犹如脱缰野马般的信息时代。

(张博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