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聚焦 > 正文

光明日报:中国电影的老题材与年轻态

2019-08-14 16:23:48    来源:    作者:   

近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新片展映”活动在全国城市电影院陆续开展,展映近期创作完成的《古田军号》《红星照耀中国》《烈火英雄》《决胜时刻》《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优质主流电影。这些作品或利用类型化、强情节的叙事方式,或采用诚挚充沛的情感抒发,或塑造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用光影艺术为年轻人打造了一片精神高地,在青年观众群体中引发了一股观影热潮,实现了正向价值的引领。这一积极创作趋势,值得引起业界关注。

当下,青年群体已成长为中国电影市场的观影主力军。他们期盼在银幕上看到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主流电影,从中获得把握今天中国复杂纷乱现实的价值理念——关于世界与中国、国家与个体、人与自然以及人性本身的认识。然而,与这一诉求相背离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流作品数量相对不足,质量也有待提高,虽有价值内核的构建,却无法实现价值观念的有效输出。有些电影做“表面文章”,故事陈旧老套,人物塑造单一,使价值传播流于说教。还有部分作品艺术质量不低,却与时代严重脱节,缺乏朝气蓬勃、昂扬积极的“年轻感”,在叙事表达和内容呈现上仍旧沿用着几十年前电影创作的陈旧方式,无法对接现代人的审美诉求。

诚然,20世纪的电影作品之所以采用“口号式”的台词宣扬主旋律,以直抒胸臆的表现形式鲜明坚定地表达炽热强烈的爱国情绪,一方面是受到当时影视创作发展水平的限制和艺术创作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契合那个年代的时代语境。这些影片构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新时代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观赏偏好发生了深刻改变。如果继续沿用以前那种直白简单的视听语言向年轻人强行灌输观念,势必无法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

电影工作者意识到,新时代的影视创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审美潮流和市场动向,以新颖独特的表达形式,呈现革命历史故事和火热现实生活,来匹配当代青年的观影需求,从而真真切切地发挥教育和引领的价值。比如,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以类型化的叙事手法聚焦老百姓看病难、吃药贵等问题,并呈现医药改革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积极意义,从而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积极的社会影响。不久前亮相的《周恩来回延安》通过四个时空交错叙事的艺术手法讲述了周恩来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让年轻人为之动容。还有正在热映的《古田军号》则像是一部“青年领袖偶像片”——该片聚焦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那段历史,生动地呈现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青年时期的奋斗事迹,以极富代入感的故事情节让年轻人重温那一代人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给年轻人树立起优秀的学习榜样。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主题,每代人也有每代人的使命。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必须要倚仗青年的力量。而优秀的文艺作品,尤其是用为大众广泛接受的视听艺术传播主流价值的主流电影,恰恰能够发挥出凝聚青年力量的巨大作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因此,主流电影创作必须主动亲近年轻人,热情鼓舞年轻人,耐心引导年轻人,在艺术革新过程中探寻吸引青年群体观看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进行拓展提升。

首先,创作者应深入研究青年观众的习惯爱好、所思所想。这不仅包括他们的观赏心理和审美期待,还有他们的关注焦点、讨论热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叙述语态,创新呈现形式,用经验和智慧透过生活的表层,深入社会的肌理,将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理念融入于精湛的视听艺术之中,以具有吸引力的艺术外壳和坚实丰富的文化内核彰显影视之魅力、回应时代之命题,潜移默化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推动社会前进提供积极力量。其次,创作者应打破固有思维的局限,脚踏现实生活的大地,将各种为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纳入创作视野,然后经过艺术加工、巧妙设计、精准表达,让其行为与百姓日常情感体验、人生选择的内在驱动力产生共振,便可转化为使青年受众易于接受的艺术形象,从而在年轻一代心中树立起可亲近、可触摸、可学习的精神标杆,迸发出巨大的思想力量。

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创作思维更新换代,作品质量稳步提高,拓宽边界、跨类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不仅一批“新主流电影”实现了商业票房和社会效应的双丰收,很多商业类型片创作也越来越注重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的表达,为今后电影创作有效地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总之,主流电影必须充分了解年轻人、拥抱年轻人,持守正创新、兼容并蓄之道,才能在青年群体中发挥出应有价值,为年轻人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鼓舞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修蕾,系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