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物 > 正文

小方“归来”——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方大曾寻访记

2019-05-24 11:08:09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几经波折的底片

小方失踪已久,家人整理他留下的东西,发现了两个装满底片的小木盒。小木盒里的一千多张底片,编号从个位数开始,断断续续以四位数的第1200号结束。底片中有关抗战题材的作品最多,不过几乎全是卢沟桥事变之前拍摄的,之后的大量战地照片,随着小方的消失已无从查询。

小方的外甥张在璇接受冯雪松访问时曾介绍,协和胡同10号的老宅院子里有一个灰色的小木屋,是舅舅方大曾专门请木匠搭建用来冲洗照片的“暗房”。装底片的两个小木盒也是当时一并做的,每个盒子一尺多长,半尺多宽,半尺多高。

日伪时期,京城一片恐怖,家人担心那些记录抗日运动的底片惹上事端,趁着烧火做饭时悄悄烧了一些。后来,还是小方的母亲把小木盒藏在她的大书箱里,才使剩下的底片幸免于难。日本投降后,小方的母亲就把小木盒放在卧室的平柜上——她始终不相信儿子的失踪,觉得这些底片是对儿子的一个念想,看见它们就好像儿子还在。可是,她这样等了32年,打听了32年,直到去世,也没有听到小方的任何消息。而且,就在她去世前几年,小方留下的唯一念想——小木盒里的底片又经历了另一次波折。

那是“文革”时,社会上正在反“四旧”,小方拍摄的绥远抗战时的国民党官兵,以及揭露冀东伪政府统治区娼、赌、毒、走私等丑恶现象的照片,让妹妹方澄敏和姐姐方淑敏十分担心:万一这些底片被发现,别说底片留不下,家里人都将遭到灭顶之灾。于是,两姐妹瞒着母亲,主动把小方的底片交到了方澄敏单位的“红卫兵办公室”,告诉他们这是家里亲人留下的纪念物,看他们如何处置。张在璇告诉冯雪松,姨妈方澄敏在单位人缘很好,说明情况后,负责人看她态度诚恳就没有为难她,只淡淡地说“就放这儿吧”。底片上交后仅仅一周,红卫兵来了方家,翻箱倒柜搜查一番后,什么也没找到,只好离去。

1969年,小方的母亲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此后,妹妹方澄敏和姐姐方淑敏接过了寻找小方的重担。那时距离小方失踪已经32年,但她们还抱着一丝希望,盼望知道小方的下落。

对于那些上交的底片,姐妹俩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1979年的一天,已经退休的方澄敏到单位办事,突然在工会办公室的角落里,看到几张废报纸包着一些粉红色的袋子。袋子随意地散落在地上,方澄敏却一眼认出那就是哥哥的底片:每一张底片都装在一个半透明的纸袋里,然后再装进粉红色的外袋,外袋上印着“德记商行”“王府井大街北口路西”的字样。她急忙找到工会负责人,被告知“红卫兵办公室”早就不在了,这些东西没人管,“是你的你就拿回去吧”。

底片失而复得,后来,装底片的小木盒经历了在食堂放饭票的命运后,也物归原主。然而,几十年过去,除了方家人和小方生前的一些朋友,已经没有人知道底片主人的故事了,甚至“方大曾”这个名字也变得陌生。

六十多岁的方澄敏开始悉心整理命途多舛的底片,她希望可以出本画册,或者办个展览,纪念自己的哥哥。她四处奔走,查阅资料,编写目录,访问知情人,找过许多人,想过许多办法,却收效甚微。曾有一家出版社表示愿意出版小方的作品集,方澄敏满心欢喜地等待,最终的答复却是不能出版,原因是赚不到钱。

1989年,方澄敏辗转联系上了在中国摄影出版社工作的摄影史学家陈申。陈申是《中国摄影史》的作者之一,因为编纂《中国摄影史》,见到方澄敏之前他略略知道“小方”其人。在协和胡同的方家老宅里,陈申见到了小方的底片。后来,在陈申的推介下,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征得方澄敏同意后,挑选了50张底片,于1994年在台湾《摄影家》杂志推出一期方大曾专辑。在专辑引言里,阮义忠断言:“方大曾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世界摄影家相比,毫不逊色。”至此,小方的名字和作品总算被一些文化界和摄影学界人士知道。

1995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摄影杂志《焦点》向陈申约稿,对方澄敏作了一次专访并录音,首次将战地记者小方的故事公诸于世。

不过,让小方真正回到大众视野的,还是冯雪松长达20年的寻找。

署名“小方”的图文报道《卢沟桥事件》刊载于1937年7月号的《良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