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部校共建 > 正文

媒体人创业,你准备好了吗 内容仍为王经营定成败

2019-05-09 10:15: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刘 峣   

  资料图片

媒体大佬、业界翘楚、资深记者……这两年,频见传统媒体人“下海”创业、投入新媒体怀抱的“壮举”。而每当此时,也总有声音慨叹,传统媒体风光不再、难以为继。

不过,新媒体创业风景看似美好,成功者却似乎寥寥。经历了创业初期风风火火的“雷声大”,不少转型后的媒体人也遭遇了“雨点小”的瓶颈。传统媒体人的创业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创业前后又该如何筹划准备?

转型不转行 创业成热潮

2015年,王玉德离职创业,创立财经新媒体“无冕财经”。此前10多年,他曾在南方报业集团内辗转3家媒体,历经采编、管理等多个岗位。“受到传统媒体客观环境和新媒体的冲击,通过创业,能够延长自己的新闻生命。”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王玉德认为,自己的创业算是“转型不转行”。

正是在2015年前后,传统媒体人“转型不转行”、投身新媒体创业进入爆发时期。2014年,“好奇心日报”“一条”“拇指阅读”等传统媒体人的创业产品先后面世。2015年,时任《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辞职,随后创办“秦朔朋友圈”,在媒体圈里投下一颗炸弹。财经作家吴晓波撰文称,“此次秦朔的离去,在某种程度上便意味着一个传媒黄金时代的终结。”

黄金时代未必终结,但面临新媒体的冲击与转型压力,传统媒体人的离开已成常态。半是顺时顺势、半是无奈之举。有的凭借资源与人脉进入公关行业,有的做起了民宿、电商,有的则投身新媒体。

成功者引人注目。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与马东的“奇葩说”,估值已远超10亿元,成为创业者的标杆;去年年底,王玉德的“无冕财经”也完成了第一轮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

“大批媒体人进行创业,事实上是市场化的产物。”王玉德说,与单纯的市场化媒体不同,选择出走创业的媒体人,将面临着从所有制到体制机制全面市场化的考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