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是引领观众还是迎合观众?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引领,正是主流媒体的责任之所在,也最能体现媒体人的文化情怀与担当。 中国故事能不能讲好,中国声音能不能传播好,关键要看受众是否愿意听、听得懂,能否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更多共鸣。 融媒体时代,不但要求我们的新闻作品生动精彩、接地气,还要求媒体从业者创新表达方式,彰显思想和文化价值,从而触动读者的心灵,传递重要的社会价值。 鸡年春节期间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了。截至2月7日,CCTV-1综合频道播出的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9.18亿人次,CCTV-10科教频道播出的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2.45亿人次。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的关注度,几乎覆盖了全社会各个群体,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令人叹为观止。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常提及《中国诗词大会》,对节目纷纷点赞。 《中国诗词大会》因何火爆?诚如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在接受《浙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言:“《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窗口,让人们看到了美好的诗词世界;是一座桥梁,架起了人们与中国文化的情感联系;是一支火把,点燃了人们心中对诗词的热爱之情。”这档节目所唤起的文化共鸣,是普遍而热烈的。这也说明央视策划这个选题挠到了观众的痒处。 从《中国诗词大会》看媒体人的文化情怀与担当,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引领是主流媒体责任之所在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能够取得如此成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风化人的成果,也是媒体在价值传播方面把握主动、积极创新的成果。这充分说明了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必然呼唤文化对心灵的滋养,呼唤精神家园的返璞归真。 主流媒体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主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它的影响力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持续而强大的力量。主流媒体的报道往往成为舆论“导火线”,观点往往成为舆论“风向标”。 是引领观众还是迎合观众?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引领,正是主流媒体的责任之所在,也最能体现媒体人的文化情怀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中国故事能不能讲好,中国声音能不能传播好,关键要看受众是否愿意听、听得懂,能否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更多共鸣。 英国BBC的一部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庆典》,曾在2016年春节引发收视热潮。这是迄今为止国外媒体对中国春节文化最大规模、最深入的一次记录。外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说明了国际社会渴望深入了解中国,激发了独特的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共鸣。我们更应当把握机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工作面临挑战 新媒体时代注重用户体验。媒体要深入基层,发掘真实的故事,找感动人心的典型。《中国诗词大会》中被戏称为“行走的诗词库”的“百人团”,便是节目组深入一线的实践成果。除了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北等8地选拔成员,还有网络选拔。其中最小的选手7岁,最大的72岁,“90后”占到约40%。节目组深入基层,挖掘典型,才有了热爱诗词的患病农民白茹云这样的典型人物感动观众。 新媒体时代注重传播时机。春节期间,往往是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拉家常的好时机。中央电视台特意把《中国诗词大会》放在春节期间的黄金时间播出,由此可见对这档节目的高度重视。也正是这个传统佳节,更为应景,使得观众与传统文化的共鸣更为强烈。多家媒体也趁热打铁,推出系列报道,让诗词热不断升温。 新媒体时代注重传播方式。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持续发热过程中,微信、微博起了至关重要的传播作用。很多人对这次比赛的关注都是从微信朋友圈开始的,一篇篇10万的公众号文章挖掘出最吸引人的片段,放大细节,突出亮点,通过碎片化、即时化传播,提升了传播效率,扩大了传播的受众面,让没看过比赛的网友也能产生兴趣,持续关注。同时,社交化的传播方式也获得了更强的受众黏性,比如央视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为我定制的专属诗”H5移动端小产品就让人耳目一新。 创新表达方式彰显思想和文化价值 媒体从业者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者,承担着引导大众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的责任。 面对当下更加多元的文化意识形态,作为媒体人,我们理应坚守精神家园,激浊扬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范长江、邹韬奋、穆青等老一辈优秀新闻人都在文学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他们对文字精益求精的态度、对文化传承的情怀都非常值得今天的媒体从业者学习、继承和发扬。 在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主流媒体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融媒体时代,不但要求我们的新闻作品生动精彩、接地气,还要求媒体从业者创新表达方式,彰显思想和文化价值,从而触动读者的心灵,传递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情怀的形成与媒体从业者的认知水平、教育经历、文学素养有很大关系,而体现责任担当,则应该到群众中去,到新闻实践中去,提升涵养,锤炼能力,身体力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作者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浙江日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