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时代前行中的中国“网事”:我和互联网这一年

2017-02-07 10:50:12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微信群主”李彦

“让优质社群成生活选择”

本报记者 刘莉莉

春节假期,“群主”李彦一点都没闲着。先是带孩子去了日本京都,顺便为以后带群友开展亲子旅行做前期考察,回国后准备组织“杨柳青年画展文话童心专场讲解”活动。“文话童心”群里的两项活动也很热闹:一是“晒晒你家的年夜饭”,二是“我带小童看世界”。

李彦笑称,“群主”这个头衔是2015年前她从没想过会担任的“职务”。本来只是清华毕业的几个妈妈因合力为孩子寻找、制作有趣的文化启蒙资源而建的群,由于内容优质,迅速发展成拥有5个主群、十几个衍生群、服务人群超过3000人的社群,“成了不得不重视的工作”,并在2015年底注册了同名的文化传播公司。

2016年,她最满意的是做成了几件事:与国家大剧院合作,帮群友争取到免费的会员资格;与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合作,长期开展文化启蒙的线下活动;线上进行20多场讲座。她说,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在育儿路上更好前行。

李彦制定严格的群规,并说到做到;对合作的机构或企业,制定严格的筛选和退出机制。

“文话童心”还有同名微信公号和微店。李彦很坦率,“盈利不是首要目的,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吸引更多优质资源。”

2017年,李彦既有期待也很淡定,“只希望能不负众望、不忘初心、尽己所能,让优质社群既能成为交流平台,又能成为一种生活选择。群由众人建,理应众人享。”她笑称自己就是个领班服务生,“我是干事的群主,不是干部。”

“互联网大厨”聂鸣

“我是行走的厨房”

本报记者 巩育华

聂鸣一直有个心愿——给家人做顿年夜饭。今年,这个愿望又落空了。大年三十,作为一位互联网大厨,他早早赶到北京潘家园的客户家。当16个菜的年夜饭摆盘上桌,把厨房收拾停当,他才一头钻进夜色中往家赶。这桌包含食材在内的上门年夜饭标价1888元,聂鸣能从中获得500元的厨师服务费。

这位80后北京土著当厨师已经14年了。从学徒到掌勺人,他前半程职业生涯都在实体饭店。2014年算一个转折点。当时,厨师上门服务平台“爱大厨”上线,聂鸣成为厨师界首批吃螃蟹的人。

当上互联网大厨,生活发生了不少改变。“以前家和饭店两点一线,现在,顾客家在哪儿,我就得上哪儿做饭。”聂鸣觉得挺好,活动圈、交际圈都变大了,“另外,在饭店时是团队作战,洗切蒸炒各有分工,现在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聂鸣笑称自己“是一间行走的厨房”。

通常,聂鸣会在前一天接到平台派单,然后打电话和客户确认菜品和口味。服务当天,他先购买食材,再上门做饭。一桌4个菜的家常菜,差不多一个小时搞定,聂鸣能获得约120元的厨师服务费。

如今,上门服务渐成潮流,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前两年,不少客户会在厨房‘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现在好多了,口碑做起来了,大家对这种形式也更认可了。”聂鸣说。

由于手艺好又勤快,聂鸣的回头客特别多。过去一年,他上门做了600多顿饭,年收入超过15万元,是同行中的佼佼者,“全部订单零差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