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一家纸媒为何要连续直播58小时

2016-09-14 11:31:45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刘世昕  
视频加载中...

  上G20峰会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学习直播技术。陈剑摄

与之前任何一次采访都不同,这次去杭州采访G20峰会时,我们一行人的行李中多了一堆摄像器材,要知道,过去60多年来,《中国青年报》可都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报纸。

此外,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也下载了一个名为“北京时间”的客户端,在这个客户端里,我们已经是注册的云记者。报道期间,大家会从客户端里的一个小窗口,直播G20杭州峰会的精彩时刻。再强调一下,是“直播”,这种原来只出现在CCTV量级的报道形态。

合作让跨越成为可能

就在我们出发前的几个小时,8月31日的深夜,中国青年报社与北京新媒体集团旗下的“北京时间”团队发布消息称,双方将创新报道方式,全程全景直播G20峰会盛况,将以视频现场直播为重点,形成文字、图片、图表、视频、H5等多种载体,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多种终端的立体传播态势。所有的视频直播在《中国青年报》网站、客户端,以及北京时间网站、客户端同步传播。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青年报》这家有着65年历史的传统媒体,与“北京时间”这个才闯入市场四五个月的新媒体平台的首度携手亮相。

我们自己总结说,两家的合作实现了几个跨越:跨越了媒体间不同的体制,跨越了媒体的不同属性,跨越了地域的限制,甚至跨越了“年龄”的差异。

早在2015年年初,《中国青年报》就设立了全媒体协调机制,很多新闻线索都要进行全媒体形态的生产。这个机制下的日常形态是,在文字稿件见报前,很可能就已经在网站、微信、微博以及客户端传播过了;或者是一个新闻线索,既要生产为见报稿,同时也要生产为H5、微信版,甚至是视频产品。

近年来,重大选题报道的“一鱼多吃”已经成为很多记者的常态,但这次还要加入直播的尝试,对很多记者而言都是全新的,更是巨大的挑战。

好在近年来《中国青年报》的新生代记者中,有很多年轻的同事都已经在尝试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对报道形态进行丰富,另外,不少年轻同事在入职报社前,也有很丰富的全媒体传播的实习经历,在玩转新媒体时,他们已经是我的老师。

交代这些背景,是先做个说明——《中国青年报》此次敢于在年度最重要的报道上尝试以视频直播为特色的立体化全媒体传播是有一定基础的。毕竟,我们大部分的一线记者都有多层次全媒体传播的意识,也有一定的操作能力。

生产内容已超越报纸本身

但新媒体的传播用上直播手段,还确实是比以往更进了一步,这个新尝试带来的挑战与未知也是前所未有的。

首先让我们应接不暇的是出发前,合作方、“北京时间”的同事们“纷至沓来”的电话。此次合作,双方策划的是,推出58小时的全景直播,既要观天下,又要观风云。也就是既要做到重大新闻现场直击,又要见缝插针,带着受众赏西湖美景。

与传统纸质媒体大多单兵作战的模式不同,直播而且是58小时直播,后方所涉及的人员,数以百计。每一场直播都要有编导、技术、推广等一批工作人员参与,上百人的磨合,不使出洪荒之力真的难以招架。

后来的统计数据证实,《中国青年报》与“北京时间”的前方报道团队有19人,而后方的支持力量接近200人。假如此次只是常规的纸媒报道,19人的前方报道组,后方最多只需要10人左右的编辑团队。

这个小角度数字的对比其实折射了很多东西,在全媒体传播的时代,或者说在移动传播的时代,媒体的生产模式,人员结构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生产资料与生产力之间需要不断地适应,一家报社要生产的内容早已超越报纸本身。

从这个小角度的对比带来另一个思考,传统媒体该如何嫁接新媒体。当然,最大的挑战是来自直播内容的选择。

58小时的直播方案几易其稿,可行性、新闻性、受众有多少兴趣、我们有多少资源、我们跟央视的区别在哪里……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直到最后一刻,直播的方案还一直在调整。纵观峰会期间,我们发起的38场直播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重大新闻事件,包括习近平主席记者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新闻发布会等;外围的新闻事件,比如,奥巴马、普京等政要抵达杭州,B20政策建议如何出炉;与峰会相关的稍软一些的新闻,比如,参与峰会晚间演出的廖昌永等著名演员揭秘晚会细节;凸显“观风云,赏风景”的另一个层面,通过镜头带着受众了解西湖美景;杭州故事,通过体验杭州的互联网生活、特色小镇等,向受众展示千年古城杭州与G20契合的元素;美丽杭州人,展示那些为峰会奉献的杭州人,有志愿者“小青荷”,也有走红网络的最帅警察等。

操作这些不同题材的直播时,我们又特别强调,每一种类型都要有其特点,不是央视的直播,也不是网红的直播,而是传统媒体底蕴、积累与新媒体传播特点结合的直播模式。

用更多形态讲好故事

在直播一些政要活动时,我们发挥了纸媒记者在某一领域深耕的优势,以带入的模式进行直播,不仅有现场的展示,更有记者对这一现场的独到认识。比如,在直播奥巴马飞机抵达杭州时,记者提前半个小时开始进入现场进行直播,在展示机场全景的同时,还介绍了大量奥巴马任期内最后一次亚洲行的价值。这样的模式受众也是埋单的。奥巴马飞机抵达的这场直播,最多的时候有9万余人同时观看,对初试牛刀的《中国青年报》来说,算是不错的成绩。

同时,《中国青年报》还利用已有传播平台对直播节目进行再传播,有关杭州交警的直播在微博平台上实现了900万的点击观看量。

截至9月5日22点,4天时间,联合报道组的前方记者发起直播38场,58小时不间断直播,累计实现直播90小时。“北京时间”网站直播视频内容的总播放量为1489.7万次,累计观看时长193万小时,平均每次点击播放的收看时长接近8分钟。直播日均PV(页面访问量)121.6万,日均UV(访问人数)41.92万,日均VV(访问次数)96.93万。

另一个数据是,两家合作的G20报道内容网上呈现总数达到16.27亿次。“北京时间”网站G20报道内容的总点击量达到3723.3万,访问人数达974.5万,单条稿件平均互动数(含评论、点赞等互动行为)达到1993次/条。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直播领域内的风生水起,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传统的优势传播平台。峰会期间,《中国青年报》还推出了8个版的特刊报道,继续在“纵深”二字上做文章。其实写稿的也就是做直播的那些人,只不过在全媒体传播的时代,我们都必须学会用更多的手段来传递新闻。过去各家媒体比拼的是谁能讲个好故事,而在当下,可能还要加上一条,就是谁能用更多的形态讲故事,讲好故事。

58小时的不间断直播,是由一家传统纸质媒体完成的,这也留下了很多的思考,我们究竟该如何拥抱新媒体。

(刘世昕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协调中心副主任)

原标题:一家纸媒为何要连续直播5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