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物 > 正文

真诚的声音有力量 听央广人讲述他们的广播年华

2016-09-08 16:21:56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丁飞  
视频加载中...

央广新媒体副总编辑王健

坚持“初心”,甘之如饴

进入新闻中心后,业务上的压力随之而来。记忆中,老编辑给我改过的稿子,到处都飘满了“气球”。印象最深的一次,我的稿件被老编辑改过后,只留下了“各位听众”四个字,其他部分全被删改。面对着面目全非的稿件,我深深质疑自己的能力和职业方向。现在想起来很幸运,内心徘徊之际我选择了咬牙坚持,而非放弃。

专题部、地方部、编辑部、夜间部、采访部、午间部……我在中国之声(新闻中心)战斗过的部门越来越多;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主任……我所尝试过的角色越来越丰富,经验也在一点一滴中得到积累。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的“初心”很简单——少让老编辑批评稿子差,多让主持人夸赞稿子好。

当然,新闻业务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且行且珍惜。稿件不好被人骂的“噩梦”,后来也常常发生。在中国之声采访部工作的日子里,因为人员有限,一些采访任务派不出人来常常自己拎着采访机上阵。一次去国家体育总局采访“全运会倒计时一百天发布会”,主席台上的两位官员拿着讲话稿做了一通官样文章,我所采访到的声音素材少得可怜。想尽各种办法,我对稿件做了“拯救性”处理后发给《报摘》带班主任“铁帽子王”审定。后来的剧情可想而知——“铁帽子王”并不知道稿件是我写的,在电话中痛斥该稿件声音元素单薄……语气十分严厉,并希望我管理好记者队伍。羞愧万分之际,我在电话中表示该稿件理应做“枪毙”处理。

当然,在人民广播的日子并不总是“伤心太平洋”,许多记忆都很美好,其中就包括“评论员”的经历。第一次以评论员身份坐在直播间是2008年。美国留学回来恰逢美国总统大选,台领导果断拍板,让我和另一位同事进入直播间,实时介绍CNN直播美国总统、副总统候选人竞选辩论的情况。尽管在美留学期间,我对美国的竞选政治很感兴趣也仔细研究过,但坐在直播间中一边听、一边记、一边向听众介绍,依然是前所未有的尝试,起初的紧张可想而知。但伴随着辩论逐步深入,紧张感渐渐被兴奋感所代替。那种夹叙夹议的表达,让我面对话筒时第一次有了“释放思考”的感觉,我甘之如饴。

时光荏苒,我对新闻业务的热爱和对人民广播的热情与日俱增。时至今日我已经在新媒体的舞台上做着与传统广播完全不同的工作,但这同样是在另一条战线上拓展着广播的广度和深度,它所眺望的是广播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