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哪类虚假新闻事件最易被质疑? 事关民生才成焦点

2016-06-14 17:26:44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李东生  
视频加载中...

事关民生才成焦点

虚假新闻的根本特征,是无中生有,欺骗读者。但是,一条虚假新闻能产生社会影响,并被媒体和读者质疑,是有一定现实原因的,只不过这是一种在虚假基础上的歪曲而已。

对上述事件进一步梳理就会看到,其中很大一部分“新闻”被社会广泛关注,主要还是它们与民生的密切关系。

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保护。不仅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包括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和精神品质方面的整体样态。因此,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是民生的重要内涵,而婚丧嫁娶、食品安全、老人帮扶、儿童保护、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方面与民生的关系最重,也是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诉求多元的焦点所在。这些方面产生虚假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信息透明度低、信息传递滞后、一定程度的监管缺失等原因。虚假信息正是利用了人们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预期,在“新奇”的包装下登堂入室的。

深入生活 注重引导

揭露虚假新闻,前提就是质疑。其价值在于,不论是荒诞不经的伦理事件还是骇人听闻的自然灾害、社会传闻,都因其与民生的密切关联,在舆论场中备受关注、迅速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热衷于从网友爆料中发现新闻,为了吸引眼球千方百计猎奇搜怪,往往不经核实轻率采用,不但加大了虚假新闻的传播力度,对新闻媒体自己的诚信形象也造成了致命伤害。

因此,对待事关民生的新闻,我们除了深入践行走转改,准确把握群众在民生上的真实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要对那些离奇不实的新闻信息提高警觉,敢于质疑和揭露。

笔者认为,对事关民生的新闻信息,尤其是读者存疑的新闻事件的质疑,本是读者的权利。质疑类新闻的特点,是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已发新闻事实的部分或全部的质疑,从上面事例的梳理可以得出结论,质疑类新闻应该把重点放在虚假新闻的多发地带——与民生焦点息息相关的新闻上,为社会风气的清爽和人民生活的稳定祥和奉献力量。

对民生类不实新闻的质疑,人们也存在着一定的担心。比如,读者会不会对媒体出现信任危机,会不会形成习惯性质疑等。笔者认为,这种担心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必过分规避。因为此类不实新闻的出现,很多是通过自媒体传播的,而解决之道,也正在网络之中。因为网络的普及和人们之间联系的方便快捷,让质疑的成本几乎降到最低。从媒体的职责来说,对民生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就蕴含在对不实信息的质疑之中。(李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