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为什么这些摄影作品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定评(上)

2016-06-03 08:30:30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11 《西汉海昏侯墓发掘进行时》

       刊发媒体:江西日报

    推荐理由

    这组对于全国关注的考古新闻事件的现场摄影报道,通过不同景别,既呈现了考古发掘的工作场景,又将发掘来的文物拍摄了特写,还关照了群众对这些文物的关注程度。各方面的信息汇集成专业人士和人民群众共同关注文物保护,关注中国历史的和谐之音。

    11月14日,考古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屏风取出。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画有圣人孔子像的漆木屏风。

    车马坑里发掘的文物。

    11月18日,到省博物馆参观“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省博物馆展出的铜编钟。

    在主椁室外,考古人员各司其职紧张地工作。

    在主椁室发掘出来的鎏金错银工艺博山炉。

    11月17日,考古队员正在清理在主椁室发现的马蹄金和金饼。

    11月14日,考古队员正式进入海昏侯墓主椁室,拉开对这座千年古墓核心区考古发掘的帷幕。

    12 《绿化大漠不是梦》

      刊发媒体:中国石油报

    推荐理由

    我国石油人历经20多年的探索,终于在“死亡之海”总结出了一整套沙漠公路绿化技术,保障了“世界第一沙漠绿色长廊”的畅通。组照《绿色大漠不是梦》是记者从1994年到2015年历时21年,30多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跟踪报道绿化工程的作品之一。具有跨度时间长、视觉对比大、技术含量高、传播意义强等特点,是一组难得的经济科技类新闻摄影作品。《中国石油报》持续多年跟踪报道沙漠绿化工程,作品多次被新华社等数家媒体转载。

    199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央,刚建好的沙漠公路两边寸草不生。

    公路两侧铺设供水干管959公里、支管1018公里、毛管1.9万公里,形成了绿植滴灌系统。

    沙漠公路每4公里一口水源井,共计108口。如今已有12口水源井改由太阳能发电供能。

    经过20年建设,565公里的沙漠公路两旁形成了绿色保护长廊。

    2015年,同样的地方,塔中油田作业区已经被绿色的植物覆盖。

    用“土工布隔断”“芦苇方格”两项措施来保护公路免受流沙侵蚀。

    20年前在沙漠中种植的胡杨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13 《暴雨袭荆楚》

    刊发媒体:湖北日报

    推荐理由

    此图给读者的第一信息,就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都浸泡在齐腰深的积水中。穿着黄色防水衣的水务工作者,在排水井旁手拿警示牌提醒人们此处有险情。排水井的巨大漩涡与这位工作者只有两米的距离,画面生动表现了水务人员不惧危险,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7月23日,武汉市虎泉街杨家湾,水务工作人员趟着齐腰的积水,在排水窨井旁竖警示牌。

    14 《大雾罩申城 雾中出奇景》

    刊发媒体:新华社

    推荐理由

    在镜头俯视下的雾霾奇景让已经习惯了仰视雾霾的我们眼前一亮,摄影从来都是需要通过出奇的角度以造就无法言说的视觉效果。当奇诡梦幻的海市蜃楼被发现原来是雾霾造就的奇景,观者必会为之一惊。

    4月1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被笼罩在大雾中,仿佛海市蜃楼。4月1日19时23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