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物 > 正文

试论《观察》时期储安平的编辑思想

2016-05-27 10:09:54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林立华  
视频加载中...

三、客观、公正、理性的编辑精神

客观、公正、理性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原则,也是每一名新闻人应有的基本理念,对此,储安平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在《观察》发刊词中,他就说,《观察》周刊每一位撰稿者虽然对政治上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所著文章都应秉持客观、公正、理性的立场,对时局进行自由地评说。同时,《观察》周刊也将本着民主原则和宽容精神,信守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原则,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撰稿者,给每一位撰稿者充分发言的权利。

储安平制定了《观察》周刊的来稿编辑原则,并在各期刊物中标示出来:第一,只要无背于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原则,《观察》将尊重每一位撰稿人的言论自由的权利;第二,《观察》撰稿人都要署真名。在储安平及撰稿者的共同努力下,《观察》周刊成为当时国统区人们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来源,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哈佛大学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时就将《观察》作为研究国民政府时期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处理《观察》编务工作时,储安平也坦坦荡荡,绝不遮遮掩掩,对于自己更是严格要求。在他看来,《观察》周刊是全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刊物,代表的是众多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而如此多的知识分子支持这一刊物,是因为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评说,从不同角度阐释自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观点。因此,作为编者,更应超然物外,不以个人私利而损害作者和读者的利益。这也使得《观察》周刊成为当时自由主义的标志性刊物。在1946年到1948年两年多的时间里,《观察》发表了近百篇评论,涉及了政府官员腐败、和与战、学生运动等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反应了当时的社会思潮和知识分子的心声。

四、独立自主的办刊理念

在多年的报刊生涯中,储安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理念,其中,独立自主是他办刊理念的重要内容,这其中既包括经济独立,又包括精神独立。

在创办《观察》周刊之前的1945年,在出版商的支持下,储安平曾短暂主编过《客观》,但由于该刊虽然由他主编,但并不是主办,所以,在文章的编辑、选择上受到较多掣肘,办了几期就离开了该刊。这段经历使储安平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坚持经济独立,才能贯彻自己的编辑意图,为此,在创办《观察》周刊征集股金时,他就明确宣布不接受来自任何政治团体或官方的资金。《观察》周刊以犀利的文风、独到的观点以及出色的经营管理,在当时的学界、政界、工商等许多行业和领域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发行量也由创刊初期的5000份猛增至10.5万份,发行收入足以保证它可以自给,从而保证了经济的独立。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他就曾透露,仅1947年,《观察》周刊就盈余2.33亿元,是创刊时本钱的20倍,这大大出乎了储安平的预料,为此,储安平不无自豪地说,《观察》周刊的经营模式不仅为当时中国报刊的运营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也告诉世人,创办刊物是可以依靠发行而实现经济独立,并不一定要依靠官方或其他社会团体的资助的。

作为一份政论性刊物,《观察》周刊敢于对当时的国民政府进行批评,敢于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如刊登的《谁能替人民说话》《失败的统治》《我们所需要的法治》《中国政治上的四种矛盾》等文章,对当时的时局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为此,当时的国民政府多次警告储安平,并威胁要查封《观察》周刊。然而,在强大的政治压力面前,储安平独立办刊的精神没有改变,《观察》周刊言论的力度也没有丝毫的减弱。面对被查封的危险,储安平的态度异常坚决:《观察》周刊的编辑政策是独立的,不受外来干涉的,绝不会因外部的不同意见而改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看来,要维持完整的人格,必须保有独立的意志,这个原则是绝不能放弃的。

五、结 语

储安平创办《观察》周刊,目的在于以言论政,进行舆论监督,从而唤起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进而实现社会的繁荣昌盛。对于储安平来说,救亡图存才是他的根本目标,而创办《观察》周刊不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但是,由于储安平早年留学英国,深受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同时,囿于自身对国民政府反动本质和国家前途命运认识的局限性,试图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提倡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是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尖锐斗争,社会形势决定了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但是,储安平所主办《观察》周刊对腐败的国民政府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抨击,对学生学潮给予完全肯定,对美国对华援助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共产主义运动给予充分肯定,从客观上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提供了舆论支持。而储安平的丰富多彩的办刊实践以及提倡言论自由,以言论政、促进社会进步以及其客观、公正、理性的编辑思想,对于今天从事出版编辑的工作者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新颖编.储安平文集[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2]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 李小尉.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知识分子社会心态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

[5] 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