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媒体微信公众号变身"搬运工" 如何破解同质化难题

2016-05-06 10:45:09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刘 峣  
视频加载中...

当“一大波”微信公号都在发同一篇文章——对此大家可能习以为常。毕竟“爆款”文章能有效“涨粉”,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合法转载,已成为微信平台的普遍现象。

当几十家媒体公号都在转发同一篇文章——看似平常,仔细端详却有点别扭。毕竟,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媒体机构,不好好“码字”,却偏偏去当内容的“搬运工”,着实有点不务正业。

同质化——这正是媒体微信公号面临的问题之一。公号内容究竟是选择“爆款”,还是坚持原创?媒体公号究竟是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抓手,还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服务信息和社会热点成“重灾区”

《多宝鱼、桂花鱼、花甲、蛏子被验出抗生素超标!这些东西你还敢吃吗?》——5月1日,广州日报微信公号推送的原创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在当日的报媒公号文章排名中名列前茅。几天时间内,这篇文章就被当地数家媒体公号以及外地十余家媒体公号转载。同日,环球时报微信公号刊登的《所有警察都怒了!这么干只会害了更多孩子》,更是有数十家同行公号转载。

“你转我,我转你”的现象并非孤例。有研究发现,除了媒体原创内容频频被同行转载外,健康服务类信息、社会热点事件等内容也是同质化的“重灾区”。在选材方面,时效性较弱的生活百科以及“心灵鸡汤”式的情感类美文往往备受青睐。“荐文”“夜读”等名称频频出现在深夜或清晨的推送中,出现在用户的朋友圈和聊天群里。

值得一提的是,与人人喊打的抄袭不同,媒体公号相对较为重视原创版权,大多都是在经过原作者同意或标注来源的前提下转发第三方媒体的内容。因此,很难从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上进行指摘。

另一种内容的同质化,是媒体公号“软文”的同质化。作为媒体在微信平台盈利来源之一,营销广告如今时常出现在媒体微信公号的推送中。不过,与不少自媒体或”段子手”以精巧构思将广告隐没在内容之中不同,大多数媒体公号的“软文”仍停留在传统媒体“简单粗暴”的直接呈现模式上,既缺少差异性,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可谓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