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如何“变身”全媒体记者

2016-03-24 15:49:58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变身“全媒体记者”?不少人解释说,除了最基本的采访、写稿外,还要拍得了图、剪得了视频、写得了段子,这样才算是向全媒体记者转型。事实是这样的吗?央视记者韩冰通过自己在今年两会报道中为新媒体平台供稿的实践和感悟表明,答案似乎不像看上去这么简单。

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央电视台加大了开掘新媒体报道形式,建立了全媒体发稿机制,为包括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客户端在内的新媒体报道“集群输血”。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与报道的记者迅速“变身”成为全媒体记者。

即使准备充分也要随机应变

在我们前期内部的策划会上,就已经建立了新媒体发稿的团队,负责将报道内容在微博、微信、客户端上进行筛选、整合、推送。新媒体的团队甚至为每一位记者如何在现场使用手机进行拍摄,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制作完成一条微视频,在指定的路径中,完成上传、经后台审核、最终发布等流程,都编写了操作手册,帮助大家在上会前,尽可能克服技术障碍。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还是遇到了很大挑战。记者和摄像,一对一搭档,一个负责采访,一个负责录制,是电视采制新闻的传统方式;这些操作放在新媒体上,可能就行不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新媒体的核心是用户的选择,哪些新闻更有话题性,哪个委员的发言更新锐、更有冲击力,更适合在网络“发酵”,这些都需要记者临场的判断和操作意识的转变。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在现场调动其他拍摄工具,比如手机等,即便是在摄像机关机之后,仍然要“敏感”地抓拍现场鲜活的瞬间,有时,委员们结束采访时,在手机录制时,不经意的一句轻松解答,就可以制作成一条很生动的微视频,比如,我们的记者用这样的方式采访李稻葵、许进、白重恩等政协委员时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更快、更准确地提炼、放大可能引发广泛传播效应的观点和言论,而不仅仅局限于中规中矩完成一条电视新闻报道,也是对转型中的全媒体记者的考验。比如,在记者追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刘建超时,打破常规问题的设置,首先追问红通一号人物杨秀珠何时遣返等问题,第一时间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引起了高关注度。

即使同一内容也要不同呈现

两会期间,我们内部的新媒体报道团队,几乎每天会更新来自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的后台阅读量,让每一位记者清晰地看到,那些我们自以为在电视播出中的好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却不一定受到关注。 究其原因,全媒体的核心内涵是用户的选择,这不仅仅是改变了输送新闻资讯终端,或者是把原来在电视上播出的采访稿扔给微博、微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平台传播存在很大差异,同一条新闻在不同的传播载体上需要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因此,我们尝试联通电视平台和新媒体平台,把“两会解码”的热策划“圆珠笔的中国制造之问”的讨论场,从电视屏幕延伸到了网络平台;用微视频的方式回应了海淘救命药等热点话题,我的小伙伴们也在现场和政协委员的交流中,邀请他们加入微信群策群力,展开即时在线交流。

我们更深切感受到,需要了解不同传播平台的用户阅读习惯与需求,提供的新闻素材要符合不同传播平台的发布标准。比如,除了最基本的文字,还需要更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与视频;要找到与普通用户相关联的切入口并用接地气的方式对新闻进行解读,同时,要善于运用可视化手段把晦涩难懂的信息抽丝剥茧,让大家一目了然。

既要全媒记者更要全媒团队

我们常常自问,当移动端替代传统媒体成为新闻的第一落点时,对新媒体发布新闻的速度是不是还可以更快;当我们的报道方式更加丰富和多元,对报道品质的追求是否还能始终如一。 我们不仅需要全媒体记者,更需要全媒体记者团,如何分工、协作,使用多种工具和展示手段,第一时间利用官方微博展示新闻现场,并随时更新;再发回最新图文和视频信息,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最后形成深度新闻报道,在电视平台播出,做到一次生产,多元发布,形成比较理想的报道链条,这对每一位媒体记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在实践中积累转型的经验,更需要转型的意识,才能实现对新闻热点的引领和掌控能力,也才能不断紧跟技术进步,提升自己的复合能力,获得更大的职业生存空间。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