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6号下午3点,5位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了主题为“政协委员谈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记者会。我想写的不是现场,不是嘉宾,因为这些在网上都有视频和图文直播。我想写写本场发布会的记者,我的这群同行,他们就在现场,却往往在镜头之外。
全能型记者 一部手机搞定摄像主持
“自拍杆林立”的场景在本次发布会现场并没有出现。大会尚未开始,工作人员对现场提出要求“请收起自拍杆”。可是真的能挡住自拍吗?NO!
发布会开始前和结束后,不少记者一只手举着话筒播报,另一只手举着手机现场录音录像。看得我们这些背着包的文字记者瞠目结舌——这速度,人还没有出门儿,工作成果都已经和观众见面了,而且单兵作战!真是全能型选手。有带着大型设备的摄像大哥自黑道:“哥们儿悠着点,这么干,以后我们该失业啦。”
一位连续上会近十年的同事在微信群里感慨 “刚开始跑现场,带个笔记本,老牛了。过几年,带个ipad和能上网的小盒子,也很拉风。现在带着些都out了,一部手机走天下。”
虽然这话有些夸张,比如我,还是背着将近20斤的设备,穿着统一发放的冲锋衣,从大北京的东三环(单位)乘坐地铁到西五环(驻地)——里面有笔记本电脑、iPad、相机、上网卡、资料、通讯录、水壶和各种充电器。因为用手机写一篇千字的稿子毕竟不如电脑方便。而且因为会议日程紧张,我要保证随时随地都能把这些设备支起来写一段话,不背着这些不踏实。但是,趋势看出来——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将轻松的只带着一个小小手机,背着秀气的坤包,形象光鲜地就完成任务呢。技术改变生活、改变工作、改变形象、改变一切。
外媒记者太紧张 一句“感谢提问”成为“笑点”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成为本次记者会的唯一“笑点”。这位挺帅的小伙子其实是本场幸运儿,他是发布会唯一一个获得提问机会的外媒记者。不过,亮点不在这里。他太紧张,说完问题之后顺嘴就说了句“感谢提问”,现场当即爆发出一片笑声——当然,我们都懂的,他想说的是“谢谢您给我提问机会” 。
会后,我找到那个小伙子,他正被一位中国同行搂着拍合影,同时好几个记者排着队,举着录音笔等着采访他。小伙子的中文有点磕磕绊绊,他说他只是一时“说错了”。
40度高烧 直播台坐着重病号
39.5摄氏度——这是我的一位同事的体温 。他当时就在坐在现场的直播台,嘴皮有些发干。因为进入会场的记者证是提前办理好的,不能临时换人,他还是支撑着到现场。而且从头至尾完成了本场发布会直播工作。
微信真好,即使谁也替不了他,我们还能在工作群里给他集体点赞,为表示对他的敬意,大家纷纷给他发红包,“祝病号早日康复”。
我记得学新闻的时候,一位教授教导我们:当记者需要基因、兴趣和理想,少一样就算了。我真的很高兴,虽然要求这么高,还是有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放下身段时,乌压压地蹲了一地;代表形象时,站起来光鲜靓丽。(记者李婧)
原标题:发布会上的记者:招笑的、被点赞的和全能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