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从小到大我都被一个个的故事、电影、电视剧感动着,为他们曲折的人生,多舛的命运而哀叹……2005年,我成为了一名记者,决心用文字来感动读者。虽然至今已写了很多的文字,但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足,也无法用很华丽的语言来描述,我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记者,要想让读者感动必须要先感动自己。 记者的生活需要感动 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吸引读者,让他们感动,必须要使自己的文章有感人之处,而要想使自己的文章有感人之处,必须要使自己首先被感动。否则,一篇连自己无动于衷的文章怎么能使别人感动呢?更别提让读者感动了。当今时代,广大记者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真诚的心体验生活,用细腻的笔触书写故事,不但记录下各个时代最生动、最精彩的瞬间,刻画出历史的深沉和时代的光辉,也记录下了繁琐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甚至这些感动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改变。 我深知,在每一篇激动人心的新闻报道背后,都蕴藏着记者自己被深深感动的经历。每个采访对象,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记者,召唤记者贴近、深入、探索、思考、感动。无私奉献的精神,平凡的事业,真挚的情感,艰难的追求,以至某些局部的阴暗与罪恶,最先震撼的,就是记者的心弦。它不但激励着记者的笔,而且锤炼着记者的心,甚至成为记者重要的精神财富。 我的感动经历 由于岗位调整,我做过很长时间的编辑,在我不长的记者生涯中,有一件事特别让我感动,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05年的4月份,我到报社来实习,那时候研究生没考上,工作也还没有定下来,每天心情都有点压抑。有次我跟随带我的记者出去采访一个突发事件,回来的时候他说顺便去探望一对因车祸而受伤的夫妇,顺便给他们买了一箱牛奶。我早就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那对夫妇的报道,也非常同情他们。刚走到医院门口,一股浓烈的药水味迎面扑来,我不禁在心里感叹:能不闻到这些药水味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啊!走到病房门口,我一眼就看到了那名受伤的女工,她双目紧闭,面色苍白,也许是生活的磨难加上病痛早已将她折磨得没有了生活的信心,她躺在那里似在逃避,也似在忍耐。照顾她的妈妈看见我们,立即感动得站了起来,殷勤地给我们搬凳子,她那感激涕零的样子让我觉得很是心酸。揭露丑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来是我们记者分内的事,现如今却让她们如此感恩戴德,这与有些人败坏的道德相比,真是一种讽刺。 我们关切地询问了他们夫妇的伤势发展情况,当得知都有好转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在交谈中,我们得知肇事公司只派人送了两次钱,没有任何相关人员来探望夫妇俩时,每个人都是义愤填膺的。但听到那位好心的北京人又汇来钱时,我们也被他的无私精神感动了。那对打工夫妇的悲惨遭遇感动了我们,我们的报道感动了读者,读者的行为又感动了我们……也许,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感动中循环着。但,一切的核心在于自己,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够感动读者,才能够让感动这个循环机制起作用。在这里,记者好比是发动机,只有发动机工作了,才能引发下面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本来应该得到的补偿无法获取,肇事司机根本不愿意付给他们医疗费用,由于没钱,那对夫妇不得不躺在病床上,靠社会好心人士的捐款度日,甚至有时候因为医药费而被停药。这对打工夫妇的事情被披露后,得到了广泛的同情,社会上的一些人士纷纷批评肇事司机的不道德行为,迫于舆论的压力,肇事司机所属的相关单位才派人送来了一些医疗费,而这笔钱用来支付他们的医药费是远远不够的。被报道后深深打动的好心人士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先有好心的北京游客、后有热情的四位花甲老人,他们的行动都深深地感动着我,让我明白感动也是一种财富。 仔细分析后我认为,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那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新闻报道。试想,如果报道写得平淡无奇的话,怎么会吸引读者,又怎么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和感动呢?在这些报道里,可以说包含了记者深深地同情和愤恨,对受伤夫妇的同情,对不负责任肇事司机的痛恨,正因为记者怀着这样一种复杂的爱憎情感在进行写作,把自己的各种情感都化为一个个的文字融入到文章中,所以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也融入到这种情感中去。这感动也许仅仅只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作用,但也许正是这种感动,成就了一段故事,留下一段佳话。 用心去感动 走近具体的人物,用心去理解他们的真实自我后,感动便会油然而生。曾看过这样一段描述感动的话,让我记忆深刻:这种感动,冲刷了贪婪,过滤了自私,汇聚成生命中一条被称为真善美的河流。它承载着人性中最本质的善良和纯真,潺潺地流向生命的远方,也强有力地激荡、叩问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让心存私心者悔改,让心地邪恶者汗颜,进而进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就像人们所说,感动并不一定需要慷慨激昂的舍生取义,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的舍己为人,只要你献出一点点力所能及的爱心就够了,也许这一点爱心就能够拯救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可以拯救整个社会,只要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感动的心。其实感动更多地来自生活中的平凡和普通:善良的情怀,坦荡的心胸,真诚的相助……每一个记者只有怀着这样的感动去采访,去写作,才能理解感动的真实内涵,才能将感动灌注到每一个文字中去,用这样的文字构筑的新闻稿件,才能够成为让读者感动的报道。 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餐化了,能让人感动的事也越来越少了,或者说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动了。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任何人都可以不会感动,但是记者不能,尤其是党报的记者。在我国,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尤其是在引导社会舆论,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党报的一名记者,也必须时刻保持健康敏锐的观察力,积极向上的精神,并怀着一种感动的心态,时时刻刻准备把这种感动化为一篇篇发人深省,感人肺腑的报道,感动自己、感动读者、感动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