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三项学习教育园地 > 正文

【海西传媒讲坛进高校】访谈我省资深电视新闻人翁星

2015-12-09 14:25:41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刘莉  
视频加载中...

17岁参加工作

30岁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新闻系毕业

32岁任福建电视台新闻部主任

34岁任福建电视台副台长

47岁任福建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53岁任福建省广播电视局局长

......

二十余载春秋芳华,他与电视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一名记者,他获得过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作为管理层,他促进福建台传播影响力进入全国省级台三甲。

他多次担任中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长江韬奋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等权威奖项的评委。

借由海西传媒讲坛进高校系列讲座之机,我们有幸对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资深电视新闻人翁星老师进行了专访。

谈早年:当过工农商学兵,电视新闻最称心

1979年高考完,翁星选择了电视新闻专业,用他自己的话说“没太多可挑的,电视新闻感觉还不错”。高考前,他已经工作了八九年。17岁起,翁星就辗转工作于建设兵团、糖库、油库,当时适逢“文革”,工作流动性大,可以说“‘工农商学兵’样样都干过,却都不正规”。学业上,“两头紧,中间松,小学六年是正规的,大学四年是标准的,中间是空白的”。选专业时,他琢磨自己生性好动,不适合研究文史哲。多年的劳动经历锻炼了他不怕苦,不怕累,肯钻研的精神,在他看来电视新闻是可以啃下来的新兴事业。当时的中国电视才刚开始普及,但是翁星了解到外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势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翁星预见到电视媒体在中国的繁荣前景。

 谈大学:“占茅坑”苦学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新闻教育与现在有着很大的不同,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基础原理性的学习被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当时就读于胶片摄影专业的翁星,光化学课就占了两个学期,曝光原理、色彩饱和度、胶片冲洗、洗影液、定影液的化学成分等基础学习十分扎实。因为材料贵,“当时的实践课,一卷胶卷2分钟得拍出1分钟的新闻,基本上不能有废镜头”,“当时这个工种非科班不行,一个镜头摇过去还要变镜头,跟现在的手机摄影摄像完全不能比”。为了练好专业技能,当时的学生非常勤奋专注,所思所想都是专业知识,抄一本学习辅导本,占茅坑偷学的例子并不少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翁星的毕业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放,那是一条反映福建海岛学生的体育活动的新闻专题。对于将走出校门的翁星来说,这是极大的鼓励和肯定。

谈工作:扎实内功立标杆

1983年,翁星被分配到福建电视台。科班出身的翁星拍摄的第一条电视新闻是全省职工游泳大赛,因色彩还原度到位,得到同事普遍认可。从此台里验收洗印机,合格标准就是看翁星的作品洗印出来的色彩还原度行不行,“反正厨师的水平不容置疑,菜好不好吃就看锅了”。凭借着突出的工作表现,翁星很快脱颖而出,工作4年后,年仅34岁的他升任副台长。在电视界可谓一骑绝尘。他管理福建电视台的期间,福建台的影响力进入全国省级电视台三甲。《银河之星大擂台》、《开心一百》等精品节目享誉全国。对此,他谦虚地表示,“策划是别人做的,我作为领导仅是支持他们而已”。回忆往昔,他唯一遗憾之处是,“我们的节目没有造就品牌主持人”,他认为,品牌节目和品牌主持人相互依存,两者相得益彰才会博得满堂彩,与《快乐大本营》等节目相比,当时我省省台的几档精品节目质量不相上下,而在对主持人的塑造上略微遗憾。

谈电视:仍大有可为

作为电视媒体从崛起到繁荣的黄金三十年的亲历者,翁星谈到对电视媒体的发展时潇洒地说道,“管它去,我过我的”。在他看来,电视作为发送新闻信息的主渠道的地位不会动摇。坚持内容为王,电视依旧会立于媒体之林的高端。谈及新媒体对电视媒体造成的冲击时,他举例道“三年以前,电视广告以每年20%的比率增长,而去年是负增长,流失的广告额主要投放到新媒体”。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翁星认为必须把媒体做到极致,“卫视前五名拿走了所有省级卫视广告总额的一半,整个电视业的地位没有被削弱,但是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将更激烈”。当电视行业垄断资源不再直接导致垄断利润,翁星寄语厦大新闻学子,练好内功,是唯一的生存和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