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告诉你:同题材作品PK怎样才能胜出

2015-11-30 11:31:1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周世康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在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评选中,有两篇参评作品都是报道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的。经过全体评委的无计名投票,最终中国青年报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而另一篇作品被淘汰了。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今天,我们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江苏省记协主席周世康来给大家“解剖麻雀”、细作分析。

这两件文字系列参评作品,从题材上看均是报道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的。其中一件是中国青年报的作品,主要是集中于报道赴新疆且末支教的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而另一家媒体报道的则是保定学院的整个支教群体。通过对比分析,我认为这两件作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差距——

主题选择

中国青年报的作品是大主题小切口,只报道了在新疆且末的支教群体,三篇报道分别从选择、为师、扎根等不同侧面展开。人物集中,事例集中,关键处可以放开笔墨描述,有血有肉,作品感人。

  2000年7月3日,奔赴且末前,保定学院2000届15位毕业生在母校门前合影

另一家媒体的作品主题宏大,报道定位旨在回答:为什么保定学院能产生这样的西部支教优秀毕业生群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了西部?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持他们坚守?系列报道也分三篇,标题分别是:《百年校魂“红色”传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爱坚守情洒西部》。这么大的主题和结构,必须从百年校史写来,纵向梳理大事,又要横向涉及德育、智育、师德等诸多方面,触及广泛。结果表现在作品内容和叙述上,就成了抽象概述多、具象描述少,呈现的事件人物多、聚焦于支教群体中的此人此事此场景少,理性概念多、撞击人心灵的情感少。即使是第三篇落笔支教群体,但又覆盖新疆和西藏,还是有点分散。报道显得干巴空泛,可读性不强。

构思角度

中国青年报是“故事思维”为先。作为首个赴新疆且末实地采访这一群体的记者,作者往返行程一万多公里,乘长途客车横穿塔吉拉玛干沙漠,来到南疆民族地区进行了9天的深入采访。其间与在且末的保定学院历届毕业生共24人一一座谈,在采访他们的家人、学生、同事和有关领导的同时,还到琼库勒乡克亚克勒村走访学生家长,到阔什萨特玛乡了解农村教育情况。通过深入而扎实的采访,记者掌握了大量故事,在被深深感动的基础上去梳理、聚焦和提炼,在事实为主的前提下形成篇章结构。“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稿子没有高谈阔论,却能催人泪下。

2014年4月12日,在且末工作的保定学院2000届部分毕业生合影

另一家媒体在构思整组报道的框架结构时,是“逻辑思维”为先、理性思考为主,即在这样的大主题下,必须有什么样的分主题,然后以此为提纲进行采访。

文字表现力

报纸的优势,除了版面上呈现的视觉美感和冲击力外,就是文字和行文节奏了。准确而优美的文字,如临其境的描述,变化有度的节奏,常常会使作品增加感染力和影响力。

中国青年报的这篇作品采用白描手法,平实而又生动,细节丰富,采用的人物语言精当而有个性,十分可读。标题也吸引人,特别是第一篇作品的标题——《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诗情浓郁,饱含哲理。

上述三个方面的差距中,最主要的是第一个:对主题的选择。新闻,背景可以宏大,价值可以深远,但切口不能大。作品取材要聚焦,落笔要具体,要以事实说话,特别是以生动的事实说话。(周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