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物 > 正文

蔡雯:记者的职业价值永远存在

2015-10-30 15:59:5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作者: 涂桂林  
视频加载中...

一张小型办公桌、一台电脑、两个沙发、两个书柜,这个简朴静雅的房间便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蔡雯的办公室。

10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如何培养职业新闻人”的话题,对蔡雯进行了采访。

面向全社会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人大新闻学院一向注重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新闻传播人才。蔡雯认为,在媒体融合和转型的时代,人类的信息传播在不断发生改变。

如今,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能上网发声,整个社会呈现全民参与新闻信息传播的状态。对此,蔡雯说:“无论媒体形态怎样变化,社会都需要专业的新闻记者。专业记者应该比普通公众具备更高的思想文化水平,更有社会责任感,坚持新闻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且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需要,在新闻传播中起到示范效应。”

网络传播中难以避免一些不理智的言论,出现一些不良内容,甚至虚假信息。蔡雯说:“面对众声喧哗的传播环境,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加强对专业新闻人才的培养,还要加强对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为此,人大新闻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传播理论基础等课程,从以往主要面向新闻学院学生的传统专业教育,走向通识性的素养教育。通过这些课程,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新闻信息传播的伦理和规范,引导他们理性地参与传播活动。”

近年来,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不仅有专业的新闻媒体,一些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也主动与人大新闻学院寻求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蔡雯认为,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面向更为广泛的人群,这对提升人类新闻信息传播的总体水平具有推动作用。

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场由信息技术推动的传播变革中,很多处在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还没有找到有效的经营模式。一些记者产生了职业危机感,出现职业疲惫,不少人开始跳槽转岗,甚至进入其他行业。

蔡雯认为,记者跳槽转岗本不是一件坏事,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是,新闻院校需要在这场变革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媒体融合表面看来需要的是人才的技术适应性,实际上更需要的是人才的内容适应性,需要的是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这样的专才仅靠学院的教育资源难以培养,也无法靠一般性的通识教育来完成。她介绍说,人大新闻学院从2009年开始与人大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合作,开办了双学位实验班,探索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媒介融合的新时期,新闻记者不能仅限于文字表达,还要掌握多媒体报道技术。蔡雯说:“我们现在进行的一项改革,就是加强对学生传播技术能力的培养,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媒体技术。学院还聘请新闻媒体的专家组建‘跨媒体实验指导专家委员会’,定期对学生的跨媒体实验进行指导。”

新闻工作要坚持职业道德

在技术的推动下,新闻传播的载体和渠道在不断发生变化。蔡雯认为,有些媒体坐等观望,不及时改革创新,最终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那些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新媒体。

但是,不管传媒业怎么变化,人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永远不变,新闻记者的职业价值永远存在。蔡雯谈道,专业新闻记者未来依然是内容生产的主力军,尤其是高质量的新闻内容,需要组织化、制度化的媒体团队,持续性地进行新闻生产和传播。这也对专业新闻工作者的知识储备、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眼下市场上有些媒体生存处境堪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读者提供的新闻内容水准太低。蔡雯说:“作为一个专业媒体,你做出来的东西是普通大众都能做的,那你存在的价值就会不断弱化,你的赢利模式也会受此影响而变得滞后落伍,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一种必然。”

在蔡雯看来,新闻工作是一种需要正义感和牺牲精神的职业,需要一批有理想的人来做。蔡雯希望,每个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人都能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坚持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对推动社会进步有更多的担当和贡献。(记者 涂桂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