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物 > 正文

王亮:做新闻是良心活

2015-10-30 16:00:12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作者: 杨骁  
视频加载中...

  2012年,王亮赴金三角水域跟踪报道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

他被光环笼罩,年仅35岁,工作11年,6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

他被使命召唤,汶川特大地震,随救灾部队敢死队冒死挺进映秀镇,是全世界最早到达震中发出报道的媒体记者,发挥应急广播作用,为中央抗震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神舟六号返回的直播报道中,他最早报道返回舱着陆消息,并开创中国广播空中直播报道新模式。

他对职业热爱,信奉“好的报道就是成功抵达”,现场报道嫦娥一号发射、人民海军舰艇首次访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大西南抗旱、黄海渤海抗冰,以及联合军演、军事外交、维和行动……

他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记者王亮。他同时是一位现役军人,中校军衔,在南京政治学院新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在中国传媒大学获博士学位。

记者越有名气越好

“成功的人虚怀若谷,并且无所畏惧。”这句话用在王亮的身上再恰当不过。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感慨王亮如此年轻而工作经历却这般丰富时,他谦虚地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有个好传统——把机会多留给年轻记者。我得益于这个传统,才有这么多采访急难险重任务的机会。”

虚怀若谷从王亮的回答中可见一斑,而无所畏惧就要从他的工作中说起。“5·12”汶川地震后,山体滑坡,通往震中的国道213线被切断。大雨瓢泼,去往震中的直升机更是6次起航6次铩羽而归。王亮与300名敢死队员一起坐在沿岷江逆流而上的冲锋舟上,冲锋舟仿佛急流中的一片树叶,大家随时有葬身水底的危险。带着海事卫星电话的王亮坚持先保障救灾之用再报道新闻,从始至终没有用它给父母打过一个电话。父母通过电台听到儿子声音才知道他还活着。

钦佩王亮崇高职业精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谈到他获得6次中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认为得奖应该辩证地去看,首先得奖是对你的肯定,不要妄自菲薄。比如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各路记者都在现场,这就是命题作文,你能够得奖,说明你的作文分数是比较高的。其次也没有必要妄自尊大,任何一种评奖都有它特定的价值尺度,没有获奖的记者,不能说明他们的作品不够优秀。”

王亮至今记得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蔡惠福将军对他说过的话:“干什么吆喝什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要遮遮掩掩。假如你以后从政,那么我就祝福你,你的官当得越大越好。你的官当得越大,对社会的影响力就越大,你的抱负就越大。如果你是正直的人,你就是正能量。如果你做生意,我祝福你赚钱越多越好,因为你创造的财富越多,对社会的回报才能越多。如果你当记者,当主持人,我希望你的名气越大越好,这个名不是坏东西,也不是功利心,当记者就是为了传播。衡量传播效果,衡量新闻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就靠你的名气和作品的名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新闻人不乏精彩的人生,但从波澜壮阔回归平静之后,记者如何保持初心,保持激情,不倦怠?对于这个问题,王亮认为,当记者最根本的动力是好奇心和传播欲。“记者是桅杆上的瞭望者,新闻最大的功能之一是社会预警。我们看到地震发生或是有人受到不公正不公平的待遇,不要觉得这与我没有关系,这是社会的少数。不要忘了,每一个人在不同事件中都可能扮演少数。少数人的利益也要维护。新闻事件能够和你的生活或是别人的生活建立联系,这是产生好奇心并追问下去的原动力。”再说传播欲,王亮用敬一丹《我遇到你》一书中描述白岩松的状态“不传播毋宁死”来回答,他认为:“就是你要堵我的嘴不如砍我的头。”

王亮说:“干新闻是良心活,新闻的投入是无底洞,有的时候会推倒重来,有的时候会否定自我,这会很痛苦。但这个职业值不值得付出,舍不舍得付出,也是在拷问良心。”

汶川地震期间,直到第三批救援队伍撤离,王亮才肯走。离开成都的那个晚上,这个平时不喝酒的男人喝醉了。因为他的内心非常痛苦,连死都不怕的铮铮硬汉竟号啕大哭起来。他说:“我跟着救援队员救援,19天竟然没有见到一个活着的人被救出来。我宁可一篇报道不发,宁可一个奖不得,也希望能在这些天里发现一个活着的人,能与他们一起搬砖头,抬板子把这个人救出来。”汶川采访之后心里这个石头一直压着他,直到玉树地震他在采访过程中看到救活了4个人,心里的这块石头才有了松动。王亮说:“那一次救援不仅把4个人救活了,也把我的内心救活了。”(记者 杨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