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物 > 正文

江宛棣:职业精神来自热爱

2015-10-30 16:10:58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作者: 魏芳  
视频加载中...

  江宛棣希望继续为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贡献力量。

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与江宛棣联系采访事宜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惊讶:现在还有媒体提出“记者的职业精神”这样“正经”的主题。在她看来,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已经很少有人在谈理想、精神这样形而上的问题了,但职业精神是记者这份职业最重要的支撑。

在这位出生在新闻世家、有30余年新闻工作经验的老记者看来,每个职业都需要一定的职业精神,但新闻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许多行业都同样辛苦,同样需要艰苦付出,可是,没有一个职业像我们一样承担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压力。”江宛棣对记者说,新闻业是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崇高职业,新闻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之沉重,是没有一个职业能比的。追求真理、追求真相的出发点,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和编辑内容的严谨的工作作风,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人生态度,组成了记者的职业精神。

对记者职业热爱与生俱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宛棣离开部队到国家级英文周刊《北京周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她认为自己走上新闻工作岗位以及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影响。她的父亲曾是战争年代新华社军事分社记者。解放战争中,他随部队先期渡江,分别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解放上海。江宛棣说:“直到今天,我每次去上海,走过外白渡桥,就好像看到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官兵们为了不打扰上海市民,在雨中露宿;看到父亲和士兵们,在雨中骑着自行车,为了赶紧发稿而循着电线寻找电报局的情景……在我们的家庭相册中,父亲在老乡家借着昏暗的油灯,蹲在地上编稿子的老照片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

江宛棣的姐姐江宛柳也是一名优秀记者。在2003年非典期间,作为《解放军报》记者的江宛柳扎在小汤山医院采访,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我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江宛棣如是说。

1999年至2006年,江宛棣担任中国网副总编辑从事网络外宣工作,2006年后又回到北京周报社任常务副总编辑。近两年,江宛棣离开新闻采编第一线,到今日中国杂志社负责本土化项目——《今日中国》土耳其文版的工作。

记者工作不能计算得失

多年从事一线新闻报道和担任新闻机构领导职务,江宛棣始终认为,记者是一个不能计算得失的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江宛棣曾跟踪报道中国治理荒漠化的工作,跟随治沙专家到乌兰布和沙漠采访。半个多月里,她每天跟着专家实地考察,看着工人们在茫茫沙海中埋草方格和造林。回到北京之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又建议她再去采访多位相关的科学家。江宛棣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就去了位于颐和园后香山路的林科院。而之后为了弄清楚更多技术问题,江宛棣就这样骑行一个多小时,在单位和林科院之间来来回回跑了10趟。

“如果一个采访需要我跑10趟,我绝不会跑9趟。”就是这么不计成本地付出,在联合国一次关于荒漠化治理的大会上,这篇图文并茂的深度稿件成为我们的外交官向世界说明中国治荒历程和成就的有力佐证,维护了国家形象。

希望继续精确解读中国

在江宛棣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采写、报道和编辑过数不清的有关国家大事的新闻。她曾7次作为上会记者报道全国两会,也采写过很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她认为,作为一个负责对外宣传的记者,承担着向世界说明中国、解读中国的重大责任。她和同事们力求每一篇稿件的内容准确、观点清晰、外文语言精到。

上世纪90年代,国外对于中国还不是很了解,对于中国的误解和偏见较多。1994年,当时的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著名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使全世界都对中国这个欠发达的人口大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惧。针对这个舆论,江宛棣分别采访了经济学家胡鞍钢和林毅夫,在《北京周报》上连续发表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驳斥了布朗耸人听闻的观点,用令人信服的事实和数据,影响了国际舆论。20多年过去了,“谁来养活中国”已经不言自明。可是江宛棣仍然认为,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个阶段,让外部世界及时准确地认识和了解我们,都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江宛棣还希望能够为自己奋斗半辈子的外宣工作再做点贡献。她现在负责《今日中国》土耳其文版的本土化出版项目。记者发现年逾花甲的她介绍自己工作的时候,还是充满了激情。能看得出,这是一个人在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时才会呈现的状态。(记者 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