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5年第9期
www.fjsen.com 2015-10-21 11:35:04 来源:福建记协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一次难忘的跨省“走转改” 一次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

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谢永芳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次皖赣闽三省主流媒体“行走中国最美高铁线”的感受,我的体会是:“第一天觉得很长,最后一天觉得时间太短”。

速度与激情

这次联合采访的头开得比较“猛烈”,第一天,在合肥的启动仪式只有几十分钟,紧张地完成出镜,做好采访,拍完画面,大家立即上车,赶往采访点。当天上午共有三个采访点,午饭后,利用在休息室等待高铁的时间,摄像上传画面,另一位同事编辑画面,我抓紧时间听手机录的领导发言和采访,开写启动仪式的稿子。20分钟后,上车时间到了,大家肩扛手提大堆行李上了动车,我们迅速打开电脑继续干活。在火车到站前,当晚要播出的启动仪式文字和画面顺利地传回了家。然后,大家肩扛手提大堆行李上了汽车,开始了下午巢湖两个采访点的战斗……

在“行走最美高铁线”的联合采访中,这样的节奏几乎贯穿始终——每天早上8点半出发,白天赶路、赶采访,无午休,晚上赶稿,忙到第二天凌晨。电视需要大量的画面和同期声采访,需要组织各种场景,一旦错漏,没有时间和办法回头补救,而集体采访这种大兵团作战的方式特别不利于电视媒体开展工作,一方面,我们得提前做好采访预案,另一方面又要眼观六路,现场应变。在三十四、五摄氏度的高温下,你的脑子和身体得始终保持清醒,高速运转。采访进入后半程时,超强台风“苏迪罗”也跑来凑热闹,让联合采访团的记者们在这12天里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把“水深火热”。

采访中有好几位记者中暑,还有被蚊虫叮咬过敏的,脚趾磨破发炎的。尽管天气恶劣,大家仍然保持了高度的创作热情。我们江西团广电小分队分工合作,满负荷运转,行程中发稿14条,创下了跨省联合采访发稿量新纪录,而且做到了时政稿抢在当天播发,其他的稿件第二天播发,活动期间天天有稿子发。

从《安徽“智”造的速度与激情》到《婺源:当最美乡村遇到最美高铁》,从《福建古田:中国食用菌之乡迎来转型升级机遇》到《皖赣闽:放大高铁效应 促进“最美”融合》……我们用速度和激情沿高铁线完成了一次令人难忘的 “走转改”,采访团成员也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在一次又一次汗湿衣背的集体采访中建立了珍贵的友谊。

感动与振奋

这次采访收获很大,短短12天时间,我们观发展看变化,报道不仅关注了高铁之“美”,高铁沿途风光之“美”、历史文化之“美”,我们还重点关注了沿线群众建设家乡的情怀之“美”,三省在“高铁+”背景下,创新发展的智慧之“美”。

8月5号,采访团一行从黄山乘坐高铁来到婺源,只花了20分钟,我从来没有如此深切地感觉到,江西和合肥如此之近。这,就是高铁时代。高铁带给我们的变化,其实不只是拉近了时空的距离,拉近了我们和亲朋好友之间的距离,它还给了沿线的老百姓和沿线省市一个机会,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发展优势,重新进行产业布局的机会,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给沿线的每一个人,每一座城,带来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希望。

在宣纸之乡安徽泾县,50岁的汪息发每天要在50摄氏度高温的晒纸岗位上工作八个小时,这门看似简单的手艺需要三年的学徒期才能正式上手,而这种一取一贴一撕的重复劳动,汪息发在工厂一干就是近30年。我问他会不会觉得太简单枯燥,他回答说:“我是带着感情去揭每一张纸的,把它当作艺术来创作,就不会枯燥。”这种工匠精神,这份热爱和坚守令人感动。高铁开通后,汪息发和他们同事们承担得更多的,是在宣纸文化园通过表演绝活儿来宣传和弘扬宣纸制作这门技艺。游客多了,收入更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中保护的力度也更大了。

在合福线沿途,类似的变化比比皆是:来自三省重点景区的统计数字显示,高铁开通一个月来,沿线主要景区游客量增长了20%到50%。资本呈现出向旅游业聚集的态势:汽车生产企业奇瑞探路房车露营休闲度假游,地产商深业置地转轨做温泉旅游项目……快旅时代如何留住游客慢游,各地纷纷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基因,打起了文化牌:武夷山在《印象大红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场名为《水秀》的演艺项目;江西德兴的工业旅游打上了铜文化烙印;安徽歙县开发起了系列学生游学产品。

高铁效应对现代服务业是一大红利,同时激活了高科技产业的协同创新。在科大讯飞公司、在安徽北大生物经济示范区,在黄山现代服务产业开发区、在福建自贸易区,我们非常振奋地发现,高铁是一场革命,带动着交通格局、经济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的嬗变。高铁来了,在产业布局上面,二、三线城市跟一线城市,包括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的连接更紧密了,前者可以打破行政区划,完成与后者的无缝对接,实现大产业链的合理分工,更深度地承接一、二线城市大产业外溢带来的便捷、好处和高效。

思考与启发

这次皖赣闽三省主流媒体跨省联合采访,不仅是一次“最美”线索的再发掘,同时创造了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媒体资源和新闻资源,提高主流媒体新闻宣传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新模式,实现了几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一、整合 这是三省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首次组织跨省联合采访。

本次联合采访以“行走中国最美高铁线”为主题,三省省委宣传部、沿线三省相关地市、上海铁路局与南昌铁路局参与其中,这是社会资源整合;将中央媒体和三省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集结成队,联合采访,这是媒体平台资源整合;梳理和报道三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和特点,这是新闻资源整合。三省的各种资源有机结合,在各省的主流媒体同时播出,形成发布矩阵,提高新闻资源的利率,达到1+1+1>3的宣传效果。为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样本,为传统主流媒体提高传播力、影响力提供新模式。

二、融合 这是一次由传统媒体引领的全媒体采访。

主流媒体肩负着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要使命,目前,每家主流媒体都拥有自己的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武器。虽然这次的采访,每省只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三路记者参团,但发稿载体囊括了报社、电台、电视台、移动电视、手机台,网络,实现了多屏全媒体发布,并被广泛转载,百度“行走中国最美高铁线”可以找到26万个相关页面,报道有声、有色、有图、有文、有真相,构建了全媒体的舆论宣传攻势,同时提升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打造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可持续的活动品牌。

为了提高报道的感染力,我们在本次采访中突出体验式报道:记者在车站、在高铁线上、在企业、在农村现场出镜;同时大量采用现场同期声,通过讲人物故事,看细节变化,导入场景,来充实内容、丰富画面。为了让电视表达更为个性化,我们还特意带去户外运动摄像器材Gopro,在运动状态中拍摄记录宣纸抄纸工艺、最美旅途,捕捉到了最身临其境与互动性最强的影像,这些画面在《探访中国宣纸之乡——泾县》、《三清山对接高铁时代的加减法》等新闻节目当中得到呈现。

三、契合 这是一次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深度调查。

皖赣闽三省地缘相近,人文相亲,高铁线将皖赣两省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连通,为三省的合作共赢带来新的机遇。当前,各省都面临着经济新常态下,调结构、稳增长的压力,都面临着改革创新的任务与挑战,都面临着爬坡过坎期,此次采访全面鲜活地展现了最美高铁给沿线群众生活和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以及三省创新发展、绿色崛起、改革开放的生动图景,主题契合了中央精神,契合了各省的中心工作,契合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契合了社会热点,是一个以新闻生产力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探索。皖赣闽之间有什么可以优势互补的地方,有什么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在乘坐高铁,观发展看变化的过程中,在这场与最美高铁的不舍约会中,答案渐渐明朗。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