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北京市:专题评议 防止媒体报道“离题走板”
导读:北京市新闻道德委员会抓住报道中的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评议,在日常监督中注重发挥新闻阅评作用,并严惩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推动接受举报投诉制度化。
抓住倾向性问题开展专题评议
北京市新闻道德委下大力量探索开展了新闻专题评议工作。在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在社会突发热点事件的时候,在媒体报道偏离正确轨道“离题走板”的情况下,及时抓住媒体报道中的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确立专题,开展新闻评议。发挥道德委的新闻预警作用,引导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今年初,上海踩踏事故、亚航客机失事、哈尔滨火灾等一系列突发事件,搅动起媒体人兴奋的神经,一时间突发事件报道铺天盖地。而在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媒体对报道基调的把握、舆论导向的掌控上,却暴露出不少问题:一些媒体缺乏主动引导舆论的能力,片面强调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导致突发事件报道在立场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更有一些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卖点”,渲染暴力血腥场面,消费悲情、传播恐慌;有一些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不认真核实消息源,急于抢发新闻,对事件起因随意猜测,急于追究事件的责任等等。市新闻道德委认为有必要抓住这些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倾向性问题,进行一次新闻专题评议,向媒体发出预警信号,引导媒体回到正确舆论导向的轨道上来。
1月15日,市新闻道德委召开了第一次新闻评议会。经过评议,委员会认为: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所表现出来的媒体立场、媒体社会责任、新闻价值取向、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等问题,应该引起媒体把关人和编辑、记者的高度重视。就如何正确地开展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委员们达成了八点共识,其中包括:及时向社会公众全面、客观、准确报道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的应有职责;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尤其要坚持三个统一,不能失衡,不可偏废;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等。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抹黑英雄人物和革命领袖,恶搞红色经典现象泛滥横行。针对在大是大非面前一些主流媒体失声、缺位的现象,市新闻道德委召开新闻评议会。会后,我们把委员们的发言整理成了专题评议报告——“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根基”,并下发给市属各媒体。
报告认为,我们的主流媒体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好英雄事迹的宣传。面对抹黑风潮,主流新闻媒体必须敢于亮剑,主动出击,有所作为;有关部门需要系统性地梳理有代表性的英雄进行解读,挖掘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并在国家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有声势的集中报道。
针对本市一些媒体热衷于搞异地监督的问题,召开了异地监督问题专题评议会。对这个问题,与会委员在分析相关案例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关于解决异地监督问题的几点建议。
在就警法新闻报道召开的专题评议会上,委员们查摆了本市媒体存在渲染“暴力”、“血腥”场面,以“反常”吸引眼球;“听风就是雨”、急于爆料使报道失实;“未审先判”、“媒体断案”等问题,提出了改进警法新闻报道的对策与建议。
随时纠正报道偏差、格调“走板”
北京市记协常年编发着一份新闻阅评简报。新闻道德委成立后,在新闻阅评中加重了有关新闻道德方面的新闻阅评分量。把新闻阅评简报作为促进媒体新闻道德建设的一个日常性监督平台。
比如,我们的新闻阅评在纠正警法新闻报道问题时,仅今年上半年,就刊发了109条阅评意见。某报今年4月3日刊发题为《区伯:“犯了错,也有权利监督政府”》的整版报道。阅评员提出阅评意见,认为:市属媒体要不要参与采访、调查发生在长沙、广州的区伯嫖娼事件的真伪,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而就目前的采访调查结果来看,这是在越俎代庖。一是媒体干了司法机关应干的事,二是本市媒体监督了外地司法案件。这样的阅评直面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起到了警示作用。
惩治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不放松
在做好新闻专题评议和新闻阅评监督的同时,我们对惩治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一直没有放松,在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人员专门分工负责接受举报投诉。对接受投诉举报我们有一套制度化程序,要求做到件件有着落,有答复、有处理结果,受理结果尽量得到举报人的谅解和满意。自2014年9月16日市新闻道德委成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收到举报投诉53件。其中属于不应该受理的36件,受理的17件中,已结案9件。
本文摘编自北京市记协常务副主席、市新闻道德委办公室主任范三成在9月24日召开的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转发请注明来源。
上海市:强认识 明重点 抓创新
导读: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着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上海特点”的新闻道德建设新路子,在深化理论思考、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四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化理论思考,在新高度上形成思想共识
上海新闻道德委员会自2013年5月30日成立以来,坚持理论建设与试点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新闻道德建设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探索,在实践中深化思考,在思考中促进工作。
我们召开了“新传播格局下新闻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组织一线青年新闻工作者结合在全国出现的“虚假新闻”、“新闻敲诈”案例展开讨论。成立课题组开展了两个课题研究,形成了《上海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情况调查研究报告》和《十大传媒伦理事件研究报告》。通过理论探索,形成了以下思想共识:
新闻道德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加强新闻道德建设是坚持正确导向、提升新闻品质的内在要求,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改进新闻工作作风的关键举措,也是增强媒体公信力、树立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只有用道德底线支撑起来的新闻报道,才能成为社会正能量。
新闻道德建设是一项复合工程。新闻道德建设既靠自律,又靠他律。我们注重搭建自律与他律的复合平台,以他律促自律,使道德要求成为新闻传播业的铁律,使道德规范内化为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
新闻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重点抓好教育、自律、监督三个环节。通过教育培训,在解决思想认同上下功夫;通过制度建设,在加强行业自律上下功夫;通过多方联动,在加强社会监督上下功夫。
坚持问题导向,加大道德失范问题督查力度
探索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改落实、举一反三”的工作机制。具体做法是:
抓住要害,重点聚焦新老四大公害。对涉及新闻道德问题的举报查处,既包括原有的四大公害,即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报道和不良广告,又增加了网络格局下的新四大公害,即渲染过度、立场错误导致的暴力新闻;报网串通、以讹传讹造成的恶化新闻;不采访不核实、网来网去的剽窃新闻;损害被采访者权益的侵权新闻。我们把新老四大公害,作为投诉受理的重点范围,作为巡视督导的主要内容。
与时俱进,把握道德失范新领域新变化。在新媒体层出不穷、发展迅猛的情况下,对新媒体的道德失范问题,亟需研究与探索。2014年10月1日,网络视频媒体PPTV在视频转播上海申花与江苏舜天的足球比赛中,出现了主持人用不文明语言诋毁江苏舜天足球队员的情况,引起网上一片哗然。我们与市网信办联动,到该公司进行核查。此次事件启示我们,对新媒体新闻道德的教育引导,也应该摆上道德委工作日程。
建章立制,规范工作流程。我们制订了“一制度、二条例”,即《新闻道德委办公会议制度》、《投诉案件受理条例》、《评议处理条例》。还就受理、调查、核实、质询等环节,制定了相关工作流程。为强化制度的硬约束,对预警谈话、问责整改、停职检查、记过处分、撤职开除、移交司法等,制订细则标准。试点以来共受理投诉71件,经核查、评议、通报等不同环节,大部分案件都有回复和落实。
举一反三,发挥案例的警示作用。我们在前期编辑《新闻道德案例》基础上,正着手道德失范案例整理研究工作,从新老四大公害中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原因,研究对策,汇编成册,以教育从业人员,引导新闻实践。
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工作合力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体会到道德委试点工作必须依靠领导重视、各方支持、社会参与、合力推进。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由社会各界人士23人组成,其中新闻界7人,社会各界人士16人。上海社会各界和各主要新闻单位对试点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上海市委、市府13个委办局经过反复酝酿,分别推荐厅局级分管领导担任市道德委委员,上海主要媒体集团也推荐了各自分管领导担任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界人士代表也担任了委员。上海市道德委成员构成,具有代表性广泛、层次高、专业和知名人士多的特点。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委员来自16个界别,都担任各单位领导职务(或是社会知名人士),工作繁忙。为切实发挥委员的作用,我们采取了灵活的工作方法。例如,为委员配备联络员,由委员所在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联络员,发挥联络员承上启下、信息沟通的作用。在开展一些重要活动时,办公室上门拜访,当面征求委员建议。考虑到会议评议的诸多困难,我们事先采取书面评议的形式,其中在评议解放日报两个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时,由于采取了前期沟通、书面评议、集体研究的形式,确保了委员履职、发挥监督作用。
为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试点工作落实,我们重视在新闻界内外营造良好氛围。已经在东方网、上海报业网、解放网、文汇网、新民网和看看新闻网等上海6家主要媒体网站,长期公布上海市道德委举报中心通讯方式,受理举报投诉,进行有效监督,树立了新闻道德委的威信。
开展巡视督导,创新工作载体
今年5月27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组织召开“上海市新闻道德建设巡视督导工作启动大会”,对为期六个月的媒体新闻道德建设巡视督导工作进行部署。巡视督导工作具有五个功能:
一是发现问题功能,这是巡视督导工作首要功能。既要查找新老四大公害的问题,也要查找各单位在实践中与新闻道德相悖的新出现的问题。
二是社会监督功能,就是通过社会力量参与,对新闻媒体道德建设进行检验。
三是教育功能,就是以典型案例举一反三,以自律、他律为参照,使新闻行业、新闻从业者得到自我约束和教育。
四是引导功能,就是发现和总结新闻媒体在新闻道德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领新闻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是互动功能,就是加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互动、新闻管理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互动、社会各界和新闻界的互动。
为开展巡视督导工作,市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了由委员组成的巡视督导组,以4-5名委员为一组,每组配备3-4名工作人员。工作方式主要有:前往新闻单位实地观察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查看相关工作材料。邀请基层新闻单位一线编辑记者参加新闻道德专题座谈会,发现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到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中了解社会对新闻单位道德建设的看法。把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及时反馈被督导单位,促进被督导单位整改落实。
巡视督导开展以来,已经到上海7家媒体单位开展工作。被巡视督导单位高度重视,把接受督导作为一次有益的“体检”,自觉对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认真梳理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本文摘编自上海市记协主席、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宋超在9月24日召开的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转发请注明来源。
浙江省:发挥“负面案例清单”的倒逼作用
导读: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细化举报查处、案例评议、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通过建立“负面案例清单”,严肃查处、通报惩戒,强化自律、形成约束,同时,注重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初步形成了新闻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制定了《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办法》,建立起评议制度、协调制度、通报制度、追究制度、警示制度、评估制度和监督制度等七项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协调制度的运行使新闻道德委与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新闻机构主管主办单位能够一起协调解决查办举报投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调查和处理的协作配合问题,确保了举报查处和典型案例评议落在实处。
从2013年5月成立起,就向社会公开举报投诉热线。这条常态化的热线,成为接受社会各界对新闻界投诉的有效渠道,也成为广大群众反映社会问题的舆情窗口。
抓住典型案例,建立“负面案例清单”
始终把违反新闻道德的典型案例作为重点监督内容,建立“负面案例清单”,严肃查处,通报惩戒。试点以来,已将11个典型案例提交新闻道德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评议,提出处理意见。这些典型案例涉及报道价值导向失当、报道倾向低俗、报道细节失实、评论论据失据、不良广告等。这些典型案例列入“负面案例清单”后,警示倒逼媒体记者编辑认清道德底线、增强道德自觉、提升职业素养。
加强联动统筹,提高综合治理效应
把浙江省首创的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制度纳入新闻道德委的管理之中,形成覆盖全省媒体的社会监督网络。这支拥有500多名社会监督员队伍具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坚持批评和点赞双管齐下,除丑与扬善两箭齐发,有力地维护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成为新闻道德建设中一支重要队伍和得力助手。
狠抓道德自律,彰显媒体社会责任
2013年的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和浙江省记协共同起草制定了《浙江媒体新闻道德自律公约》,这个自律公约得到了省内媒体的积极响应,共有151家新闻单位签署该公约,共同向全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坚持正确导向,忠实履行使命;坚持服务人民,大力改进作风;维护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恪守职业伦理,打击新闻敲诈;注重传播效果,抵制低俗之风;加强媒体自律,重视社会监督。
加强理论探索,夯实记者思辨功底
2014年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浙江省记协和浙江传媒学院联合举办了“媒体道德和社会责任”研讨会,通过对一批新闻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典型案例为样本,由专家学者和编辑记者组成典型案例剖析研究团队,探讨新闻敲诈和“新闻四害”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讨成果结集出版《守护与敬畏》一书,发放全省媒体学习参考。
本文摘编自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来颖杰在9月24日召开的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转发请注明来源。
福建省:典型引路 惩戒引导并重
导读:福建省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融入工作大局、深化典型引路、坚持惩戒引导同举并重等有效措施,让道德委工作有地位有舞台,有抓手能落地,有养份入脑入心。
融入工作大局,让道德委工作有地位有舞台
相关领导及时传达重要文件精神和相关宣传要求,并组织道德委的同志学习;部署年度宣传工作,将道德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组织重大主题采访活动,同步安排专题新闻评议;做好突发敏感问题和灾害事件舆论引导,让省新闻道德委全程跟进,评判得失、查处失范;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虚假新闻专项行动,让道德委作为重要力量参与;组织媒体骨干学习培训,把道德建设列为重要培训内容。
深化典型引路,让道德委工作有养份入心脑
在抓好行业他律的同时,注重让新闻职业道德扎根新闻工作者心底,内化为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最终实现行业自律这一目标。
一是通过教育培训深化道德认知。广泛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三项学习教育”,举办新闻战线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全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通过教育培训,让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建设高素质的新闻队伍的需要,是新闻工作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是适应当前形势和针对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道德失范案例,部署开展警示教育。并通过“走转改”,让大家在实践锻炼中转化好教育培训成果,筑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浩然正气,纯洁灵魂操守。
二是通过榜样示范滋养道德情感。在全省新闻战线持续开展向范长江、穆青等我国新闻界榜样以及林白水、赵家欣等我省新闻界前辈学习活动。从全省新闻战线遴选出13位“道德模范”,在媒体上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大家向新闻界前辈和身边的典型看齐,牢记党性原则,坚守新闻理想,筑牢道德防线,强化社会责任,培养专业精神,切实提升新闻道德水平。通过典型的示范激励,既增强了对道德委的信任度向心力,也在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心中滋养了道德情感,唤起了荣誉感和自律精神,形成了自觉砥砺自我、加强修养,自觉恪守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浓厚氛围。
三是通过关口前移培育道德养成。把刚入职的年轻记者和高校新闻院系学生作为新闻道德建设的重点对象。所有刚入职的年轻记者,在正式上岗前都要集中上“道德”课,明确党的宣传纪律和政治纪律。与此同时,通过部校共建加强与高校新闻院系互动合作,让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内容同步进入高校新闻院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毕业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些关口前移的做法,让年轻新闻工作者和“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职业道德有较高的认知和理解,重视道德行为的养成,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惩戒引导并重,让道德委工作有抓手能落地
受理举报和查处。通过建立“提供新闻服务必告知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工作制度等,广泛宣传新闻道德委员会。制定了《福建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办公会议制度》、《受理举报投诉案件工作办法》、《举报投诉案件评议处理办法》,协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完善了日常值班、案件调查、联动查处、情况反馈等制度,做好投诉举报的记录、转办、核查、通报等工作。截止目前,道德委共收到举报投诉182件,经过筛选后确定核查了52件,公开通报具有典型性的案件15件。
开展新闻评议。从退休新闻工作者和高校新闻专业教师中选聘组成省新闻评议小组专家组,同时统筹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各媒体自身的阅评力量,将新闻评议工作和阅评工作有机对接,形成了覆盖媒体点、线、面的评议队伍,并对全省21家重点媒体进行日常阅评、评议。建立了每日快评、每周评议、每月总评、专题评议、联合评议、比较性评议、面对面评议等评议制度。通过印发《福建新闻评议》简报,分享经验、总结教训,通报案例、做好引导。截止目前,共编发新闻评议快评短信600多条,组织开展周评议会30次,围绕每月宣传重点、媒体不足和结合举报查处召开月总评会6次、专题评议会7次、面对面评议会1次,编发评议简报15期。
本文摘编自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记协主席、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蔡小伟在9月24日召开的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转发请注明来源。
湖南省:定规矩 刹歪风 明导向 养正气
导读:湖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按照“举报查处为重点,惩治引导相结合”的思路,在加强领导、建章立制、举报查处、案例评议、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建章立制定规矩
湖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于2014年4月成立后,制定、审议通过了章程,初步建立了联络协调机制、举报查处工作流程、新闻案例评议细则、教育培训工作方案等规章制度,明确了新闻道德委员会人员构成、职责、工作机制、内容评议及责任追究等具体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新闻道德委员会专题会、通报会、座谈会、评议会等会议制度,通过会议、电话、信函、约谈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征求和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研究处理违反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投诉等事项。
举报查处刹歪风
为有效遏制新闻敲诈和虚假新闻等现象,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后把受理群众举报、查处新闻道德失范行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主要措施有:
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渠道,包括电话举报、网络举报和来信来访等,省内各主要媒体均在显著位置长年刊播受理投诉举报的联系方式。
明确专人负责。专门安排一名同志协调相关部门处理群众反映情况,并建立管理工作台账,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在事情调查处理完毕后,及时回复举报人。
开展专项整治。在全省广泛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虚假新闻和假媒体、假媒体机构、假记者(简称“三假”)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以新闻舆论监督为名进行新闻敲诈、强拉广告、索要赞助、约稿收费、“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虚假失实报道等违纪违法行为。
督促核查处理。针对工商、食药部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违规违法广告,我们及时在新闻例会上对刊播单位给予严肃批评;对于个别广告刊播违法率居高不下的媒体,我们约谈媒体主要负责人,责成整改并督查落实。通过举报查处和专项整治,打击了歪风邪气,整肃了新闻队伍,维护了良好社会形象。
案例评议明导向
案例评议是推动新闻行业治理、促进新闻行业自律的有效抓手。湖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后,把新闻暴力、剽窃新闻、侵权新闻等列为评议范围,积极开展新闻评议工作,并将评议内容及意见以专报形式发放到全省新闻媒体,以教育警示全省新闻采编人员,延伸拓展了评议效果。
以相关报道是否遵守了有关新闻宣传管理规定和纪律,是否坚持了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是否把握了正确舆论导向,是否正确履行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应该如何改进和规范新闻报道行为作为评议重点,召开案例评议会。会前,新闻道德委员会办公室将案例相关材料分送各位委员审阅;会上,先播放相关视频,由新闻道德委员会办公室介绍被评议案例的基本情况,然后由诉辩双方陈述各自意见,再请委员评议,最后由主持人综合点评;会后,新闻道德委员会办公室编印《案例评议情况通报》,在省内新闻界进行内部通报。通过以理服人、深入浅出的案例评议工作,引导媒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新闻报道行为。
教育培训养正气
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三项学习教育”、“走转改”等专项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闻从业人员乐于参与的教育培训工作。
比如,举办全省新闻单位总编辑台长培训班,邀请新闻宣传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授课,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新闻界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阐释剖析。组织以“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通过讲亲历故事、说内心感受、谈新闻理想,在全省新闻战线掀起了“人人争做好记者、个个都有好故事”的热潮;组织优秀演讲人到市州和省内高校新闻院系巡回演讲;编辑出版《好记者讲好故事》一书,供各新闻单位学习。组织开展编辑记者下基层实践锻炼活动,通过选拔青年编辑记者到乡镇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了“三贴近”能力,夯实了群众基础。通过开展系列教育培训工作,引导新闻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强化行业自律,这是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
本文摘编自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记协主席、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孔和平在9月24日召开的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转发请注明来源。
陕西省:强化评议 坚持“一事一办一销号”
导读: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创立“一事一办一销号”工作模式,确保查处工作落到实处;下一步还将开展“社会评媒体”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媒体,不断探索研究新闻道德建设的新方法。
坚持“一事一办一销号”工作模式
为了切实解决社会对新闻从业人员投诉问题,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建立了登记入册、初步研判、启动核查、分析评议、通报结果、归档销号、办结回复等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畅通社会各界监督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投诉监督电话,并在省级主要新闻网站长期进行公示。截止目前,共接到群众来信和上级转办有效投诉案例48起。其中投诉内容涉及记者采访行为失范、报道细节失实、涉法报道时机不准、不良广告等方面的问题。新闻道德委员会对群众投诉的问题通过调查核实、处理回复等方式,群众投诉案件的办结率达到90﹪以上,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
坚持依法依规受理案件。在接到群众投诉情况或上级批转来的信件后,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性质情况,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工作有关规章制度,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在受理过程中,不管是调查处理还是督办、转办,都能做到深入调查精心精确。同时积极与当事双方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对于群众反映的情况,经确认确有违规行为的,及时向当事人单位和当事人及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会同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行为恶劣者和严重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专人负责登记入账。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群众投诉和研判分析工作。接到群众投诉后,均能在第一时间报送新闻道德委员会负责同志,根据反映情况性质,启动核查处理机制,对符合受理范围的案件,立即协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专职人员负责对每一件的举报投诉案件进行登记入账,建立比较完整的档案资料。专人负责登记入账,保证对群众投诉的案件能及时归纳总结、分析研判,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坚持一事一办一销号。针对群众投诉的案件,不断细化案件处置办法,坚持一事一办、及时回复、归档销号工作流程,在受理、核查、问责、归档程序后,把回复群众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力争给群众有一个满意的答复,合理的回应,在工作中形成闭环,推动新闻道德委员会的工作不断改进完善。2014年10月份,在调查一件群众投诉电视台不履行广告合约纠纷事件的过程中,一位群众反馈说,没想到省记协的同志会给他打电话,了解他投诉的事情,并做进一步解释工作。我们这种积极的处理态度也促使事情很快得到解决。
加强评议和通报制度 促进整改
抓住典型案件及时通报。结合中央九部门联合开展的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活动,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扫黄打非办”等部门,在2014年12月30日召开了全省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对我省查办的11起涉及敲诈勒索触犯法律的案件,25人被判处6个月到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情况进行了通报。同时,对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主要工作和接受群众投诉的38起典型案例向全社会进行通报,在全社会起到震慑作用。
强化评议制度促进整改。每季度将群众投诉案件,挑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分送各委员,广泛征求委员们的意见,并对意见进行梳理,形成专门报告,通报各相关单位。2014年,我们主要对“兴平市贩婴案裁决”报道和“千万购车合同上演罗生门”报道进行了评议。对评议的情况,省新闻道德委员会进行了梳理,形成专报下发各新闻单位,促进其改进不足汲取教训,在单位新闻采编队伍中进行整改。
及时归纳总结分析研判。每半年对群众投诉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认真查找新闻队伍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形成简报,分发各新闻单位。并收集各单位的反馈意见和整改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形成专报,呈送各级部门领导参阅。去年,我们就对媒体出现的涉法涉诉案件的报道时机、媒体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在由省级新闻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新闻通气会进行通报,较好地防止了新闻单位的失范行为。
创新手段 推动工作再上台阶
加强基础教育。今年,省记协、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在全省新闻战线组织3次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达600多人次。参加教育培训的既有来自采编一线的编辑、记者,也有各媒体、网站的负责人,课程涉及马克思新闻观、红色革命传统现场教学、新闻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有效形式,积极引导采编人员自觉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恪守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采编工作中守住“底线、红线,”坚决不碰“高压线”,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树立正面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力量,以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为核心,树立正面的新闻道德标兵,带动整个队伍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开展记者节庆祝活动和年底考核工作,广泛开展年度新闻道德示范标兵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提升全行业和全社会的认同度,不断提升新闻队伍的道德建设水平。
加大社会评媒体的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推动整个新闻行业道德的建设。在借鉴以往建立行风监督员的基础上,扩充人员扩大范围,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开展社会监督,净化行业风气。下一步工作中,陕西省记协、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将开展“社会评媒体”活动,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围绕大局意识、社会责任、政治意识、行风建设等方面,分门别类对中央驻陕和省级所有新闻单位进行评价和问卷调查,将评价和调查结果适时向全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推动新闻行业道德整体水平的建设和提高。
本文摘编自陕西省记协主席、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薛保勤在9月24日召开的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转发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