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5年第8期
www.fjsen.com 2015-09-10 09:35:27 来源:福建记协 责任编辑:邓宇虹    我来说两句

社会新闻写作的角度、深度和温度

张小菁

社会新闻是指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由于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相对于其他领域新闻,社会新闻拥有更广泛的受众。

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与进步,媒体对时代的影响力正不断彰显,但另一方面,对新闻作品本身来说,其生命力却是脆弱的,在纷繁浩瀚的时代讯息中,在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闻事件中,一篇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往往只有几天甚至几小时,“易碎”已经成为它的常态。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记者,尤其作为杂志社记者,如何在与报纸、网络媒体的竞争中树立自己作品的生命力?这是我在进入社会新闻领域之初就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追求的目标。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客观、真实。在真实反映新闻事实的前提下,从哪个角度切入与挖掘,往往决定了一篇报道能否从同类报道中脱颖而出。尤其是一些集体采访的新闻宣传任务,面对相同的采访对象,更加考验记者的新闻洞察力和解读力。即便是“命题作文”,依然可以有各自的“题眼”,这就是社会新闻采写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角度。

2014年,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福建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得到全省上下的热切关注。作为9名获奖者之首,来自南靖的土楼“楼长”简良发的事迹很有代表性。这是个有故事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出镜率”高、被反复挖掘的老典型。我接到任务后查阅了多年的相关报道,大同小异的取材与讲述大都侧重其“土楼宣传员”的事迹,但在来到土楼后几天的采访接触中,我观察到作为基层文化协管员的简良发,多年来对土楼文化遗产保护的用情之深,其质朴而深入的思考也化作了行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正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以此为视角切入,写就《简良发:今生守护我的土楼》,将老典型写出了新意。此文后获2014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采写社会新闻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在某一突发事件后,媒体一拥而上围绕同一新闻“挖矿”,作为省属媒体,在资源占有与时效性上都没有优势时,有时不妨换个角度寻找相关话题的延展新闻。2013年1月,兰考的一场大火引发了国人对于流浪儿童与弃婴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大反思。在“袁厉害事件”成为国内众多媒体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时,我另辟蹊径,敏锐地发掘出流浪儿童救助的“福建经验”——泉州救助站与香港民间机构合作的成功救助模式,这一做法在全国并无先例,也是当下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探索,颇具新闻价值。在作了充分的案头工作后,我赶赴泉州泉源少儿培育之家,从多角度对流浪儿童救助的泉州样本展开深入的调查采访,并将视野延伸到全国,探讨如何完善和发展民间救助。《牵手NGO:流浪儿童救助的泉州样本》刊发后引发多方关注,被《中国社会报》、《中国民政》等多家媒体转载,泉州的流浪儿童救助经验也得到高层的关注与肯定。

一篇社会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往往来自于对采访对象的深度把握。深度,是新闻报道追问真实的要求,需要作者独立的思考与敏锐的判断,在挖掘深度时,应以“大”视角把问题放在历史坐标中去探寻;同时,也要有“小”的挖掘——基于扎实细致的采访。

多年前,我在参加省两会报道时,从一份呼吁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建议中发现线索,敏锐地发现被忽略的村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之忧”,以及乡村医生的生存困境。当时国内媒体尚未关注到这一普遍性问题,为拿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我历时两个多月展开调查,深入南平、建阳、武夷山、厦门等地乡村,包括偏远的自然村,采访了几十名村卫生所的乡医,以及当地村民、相关部门人士,将问题层层剥开,进行从历史到现状、从全省至全国的深入挖掘,在扎实调查并全面掌握了全省村卫生所现状后,写就通讯《乡村医生:不该忽略的真实》。此文发表后引起相关部门与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专门作了批示,而“重视加强村卫生所建设,研究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问题,稳定乡医队伍”也写入次年的全省卫生工作文件,推动了相关问题的逐步解决。该文后获当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而在扎实深入的采访中,往往能发现多个子命题,由于素材丰富,之后我又从其他角度为卫生部主办的《健康报》撰写了相关稿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加剧,因此,在采写社会新闻时,媒体记者要特别注意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不偏不倚,不夸大其词,以促进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以吸引眼球为目的。

社会新闻采写较多地涉及人物题材,要写出深度,关键要挖掘人物的内心。2012年12月4日,福州市群众路小学校长吕榕麟去世,其献身教育事业的事迹广为传扬,他被追认为福建省先进典型,2015年又被中宣部列入“时代楷模”人物,福建省也对此组织了几轮宣传报道。过去,这类典型人物报道往往会流于模式化与腔调化,难以真正引起读者共鸣。从采访前各类资料的搜集到采访时亲友的描述,我已在心里勾勒出这一人物的轮廓,但斯人已去,如何探寻他的内心?在采访中我找到了一本由吕榕麟编撰的记录学校教学成长的未完成的书稿。在多数媒体急于应付“任务”忽略这一素材时,我逐字研读,从吕榕麟撰写的文章中探寻他的内心,捕捉到书中字里行间流淌着其思想的闪光点——“人本”教育。通讯报道《做学校精神的塑造者》展现了吕榕麟作为教育者的人文精神与理想主义情怀,在结尾我引用书稿中的一句话升华主题:“有人说我太追求完美、太理想主义,我也不断地反思自己。但我想,无论怎样,我们都该保持一种对美好教育的追求,如果连这点信仰都丢失的话,我们的教育明天从何而来?”吕榕麟的回答也正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在教育问题上需要反思的问题。此文在同类报道中因挖掘较深,得到读者的好评。

另外,对社会新闻深度的拓展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呈现方式。我在另一篇关于服刑人员子女成长困境的报道中,就尝试将新闻现场、故事、访谈、言论等几个部分架构在一篇报道中,如同浓缩的系列报道,呈现给读者一个立体的视角。

最后,谈谈社会新闻写作中常被忽略的要素——温度。

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其他领域的新闻相比,社会新闻讲究趣味性、生动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它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与普通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它本身是有“温度”的。但作为以客观、理性为追求的新闻写作,能不能有温度?能不能运用文学性的表达?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存在争议,也困扰着许多媒体包括《南方周末》。我十分认同《南方周末》在《后台》(新闻案例集)中所表达的观点:“倾注了个人情感但不违背新闻真实”的新闻写作是值得肯定的。“铁肩担道义”,新闻职业的社会责任决定了记者在作品中必定或显或隐地渗透了某种价值观的传达。在《南方周末》的许多新闻报道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温度”,进而引发共鸣与思考。我认为,在传统价值观面临全面挑战的今天,坚持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和对底层人群的关怀,在作品中传递温度,是尤其重要的。

对于新闻作品的评价,业内有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即: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缺一不可。新闻作品的“温度”也正是有赖于辞章,但我们通常会忽略“辞章”,只重视准确的传达而忽略或无法精彩地传达。

近些年,我采写了大量关注社会民生的稿件,从反映自闭症儿童康复困境的《让阳光照进自闭的天空》,到呈现留守、流动儿童生存现状的《生长,在城乡之间》,以及反映空巢老人精神抚慰问题的《求解“精神空巢”》、关注戒毒者回归社会等报道,都力求在穷尽事实的同时,在辞章上传递“温度”。《让阳光照进自闭的天空》以一位自闭症儿童母亲的诗为题记开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我省自闭症群体的康复、就学及养护的困境,全文既有扎实的调查数据,又倾注了充满忧思的表达。作品刊发后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省委办公厅信息处要求我撰写了福建省自闭症群体生存困境的内部专报件。之后我仍持续关注这一群体的境况,采写了自闭儿求学问题的图文报道,被腾讯网“中国人的一天”栏目采用。另一篇报道《生长,在城乡之间》,我采用了特稿的写法,对几名留守、流动儿童的生活进行了纪实式的呈现,运用白描写法和丰富的细节来刻画人物内心与生存状态。比如“平日里,欣怡有看中央台天气预报的习惯,特别要看看南京的天气,仿佛自己就生活在那座城市似的,因为爸爸在那里;最近她又迷上一本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书里写的是一双儿女出海寻找失踪的父亲,最终,勇敢的孩子克服千难万险与父亲团聚”……大量看似琐碎却耐人寻味的细节,让文章更有“嚼头”。当然,细节描写的运用也不是越多越好,要进行精选“提纯”,它是为深入地呈现事实而服务的。

人类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有温度的稿子有柔韧之力,同时也提升了报道的文本质量,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在语言表述上追求好看、生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度”的把握,表达应该中性化,特别是要避免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这是新闻报道客观、真实准则的基本要求。 (作者单位:《福建通讯》杂志社)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