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5年第7期
www.fjsen.com 2015-08-28 11:29:10 来源:福建记协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用新闻价值填平“帮忙陷阱”

——浅析电视帮忙类节目的“工具化”风险

张晨

在新媒体、自媒体迅速崛起的市场背景下,地方电视媒体在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和定位过程中,已经将“帮忙类”节目视作屡试不爽的竞争良策。2015年,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全新改版,频道所属的帮忙类节目《爱心帮帮团》强势扩版,重磅推出时长为一个半小时的帮忙类通栏节目《帮帮团》,成为福建最长的民生新闻直播通栏。与此同时,在福州地面,还有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福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110》、福建电视台经济频道《热线777》等民生新闻节目,都把服务市民的帮忙类节目,作为整档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帮忙类节目,依据其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节目内容,尤其是其在帮忙解决百姓生活难题的实际“效果”,能快速俘获部分观众的“眼球”。以福建电视台今年全新改版的《帮帮团》节目为例,其“长时间、大规模”的帮忙,使其节目的知名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甚至连笔者所在的另一档民生新闻节目都常常被观众统称为帮帮团。另外,笔者对福州电视台一档民生新闻节目的观众来电进行了抽样统计,在抽样调查的3个月的热线记录中,有90%左右为帮忙类诉求,其余10%为各类突发事件、行业内幕爆料、责任单位不作为等。由此可见,帮忙类节目对群众的吸引力之大。

帮忙效果竞争 节目“工具化”倾向

在电视帮忙类节目的同城竞争中,节目内容、节目形态等过程性的因素,显得比较苍白。因为观众的诉求就是“解决问题”或者“促成解决问题”。因此,对于帮忙类节目,同城媒体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帮忙效果”的竞争,能解决问题,就是好节目,解决不了问题,节目就被诟病。由此产生的节目“工具化”倾向,引发了一系列违背电视新闻节目规律的相关问题。

1.报道选题重复度高,小众化比重大。

在现在的帮忙类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人化或小众化帮忙维权的选题比重较大。这样的帮忙事件很亲民,也很贴近,但并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没有典型意义,缺少新闻价值。另外,节目的选题相对来说比较狭窄,观众看得多了,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比如,刚报道了小区垃圾无人管,隔了两天,又一个小区垃圾堆积成山,内容大同小异。

2.报道浮于表面,方式单一

需要帮忙的观众,都是遇到了困难,而且大多数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此时的帮忙类节目,还有舆论监督的职责。但一些帮忙类节目对实践的分析往往止于表面,只重视帮忙的结果,不能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使节目的影响力受到限制。因此,帮忙行为需要记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能力,特别是涉及到行政程序和法律问题时,记者的水平决定了帮忙的效率和质量。如果事先没有了解相关程序和政策,盲目采访反而增加了工作量,造成被动局面。这就是说,记者有帮忙的愿望还不够,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政策和知识,才能帮好忙,帮对忙。

3.记者角色越位,职权越界。

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门的帮忙事件中,由于对帮忙结果的追求,很容易导致记者往往会有意无意越出自身的本位,借助媒体的力量,由事件的记录者和沟通者变成了当事人甚至执法者,再通过新闻报道形式公开传播。这种越位角色在公众心目中不断强化,使一些普通百姓把记者误当成执法人员,把媒体误当成政府机构。

重归新闻价值 打造广服务平台

针对如今电视帮忙类节目出现的功利性、工具化问题和风险,急需让节目报道重新归入新闻价值的考量,而不是仅仅只重视节目的帮忙结果,再通过线下活动,打造一个广服务平台,扶正、改善电视帮忙类节目定位和发展。

1.选题务必具有普遍性、典型性。

在帮忙类节目的前期选题策划过程中,把关人员务必要遵循新闻价值取向,坚持报道选题的普遍性、典型性。帮忙类节目虽然是“百姓节目”,以贴近性为宗旨,但并不意味着家长里短的琐事都可以不加选择地进行报道,要做到进一步强化知识点,在每个帮忙事件中梳理出能让观众有所感、有所悟的知识点,通过帮一个人来帮助一类人、一类事。对涉及到弱势群体的难事烦事要重视,帮忙到底;对个人帮忙的同时,要聚焦关乎大多数人利益的热点,从典型看一般,从个性看共性,帮忙一个,惠及一群;并要通过帮忙的事情来举一反三,从而促进节目与大众的互动。

2.去“工具化”,依法、依理帮忙。

在帮忙类节目的采访过程中,务必分析清楚帮忙诉求者的要求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大众利益,避免沦为某个人、某小众群体的工具。依法帮忙,依理帮忙,采编人员应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更不能为了节目的“热闹”和收视效果,制造甚至挑唆当事双方冲突,或者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暴露对方的隐私,侵犯他人的权利。

3.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广服务平台。

线上帮忙类节目遵循普遍性典型性新闻规律的同时,在线下可开展服务活动。定期走进社区、市民广场等公共场所,联合法律、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线下活动,针对社会大众完成相关知识普及服务,同时也可以针对个人、小众群体遇到的难题,开展帮忙服务,这既是对普遍性线上节目报道的补充,同时也是完成节目品牌推广,打造广服务平台的重要渠道。(作者单位:福州广播电视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