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动向 > 正文

19家新闻道德委员会怎样运行(附举报电话邮箱)

2015-01-29 14:30:56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经建立19家新闻道德委员会,包括湖北、河北、山东、浙江、上海、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江西、云南、辽宁18家省级新闻道德委员会和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新闻道德委员会旨在搭建一个依法管理、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四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新平台,推动行业自律长效机制建设。

   人员组成:非新闻界人士占比多

一般来说,各省级新闻道德委员会由20人左右组成,主要由新闻宣传部门,宏观经济管理和与民生密切相关行业,以及人大、政协、金融界、法律界、新闻院校等各界人士组成。

从人员组成看,非新闻界成员的人数通常多于新闻界成员人数。比如上海新闻道德委员会23名委员中,新闻界7人,其他社会各界人士16人。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19名委员中,除少部分委员来自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外,大多数委员来自质检、食品、农业、环保、教育、工商、金融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此外,陕西新闻道德委员会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院校专家、律师协会有关负责人加入,使社会各界委员人数达新闻战线委员人数的两倍。

工作内容:自律 他律

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推进两年来,各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围绕接受投诉举报、开展新闻评议、进行案件查处、案例通报、新闻队伍培训等几方面开展工作。

接受投诉举报方面,各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借助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网络等方式扩大社会监督媒体的通道,接受群众对媒体投诉举报。部分省市为了调动群众举报的积极性,还制定出台了有奖举报的规定。如河北省制定了《关于对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办法》。对于群众的举报投诉,各地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坚持依法依规办理,严肃查处落实。对部分投诉举报通过新闻评议的方式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同时,新闻道德委员会协助当地其他行政职能部门开展案件查处,并及时进行通报。

开展教育培训是引导新闻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强化行业自律的治本之策,因而也成为多地新闻道德委员会的重要工作内容。2014年7月,贵州省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走转改”等活动相结合,在全省新闻单位开展“新闻职业道德大讲堂”活动,搭建新闻工作者学习交流的平台。同年8月中旬,福建省以“融入时代、融合发展”为主题,举办全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新闻战线相关工作者近200人参加了培训。

工作流程:受理举报 案件评议 通报惩戒

部分省市案件查处情况

各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后,畅通举报渠道,调动群众举报积极性。通过举报电话和邮箱,一大批新闻界违规违法案件受到举报。同时,各地新闻道德委员会对受理的举报投诉,坚持依法依规办理,严肃查处落实。

河北:截至2014年12月,已接受新闻类事实举报15起,先后两次组织召开新闻道德委员会评议会议,查处并通报了《中国工业报》驻河北记者站副站长张某某违规采访和《张北报》违规发行出版案例,以及马雪鹏等人假冒记者涉嫌敲诈勒索案、李怀军假冒记者涉嫌诈骗案、姚易贵等人假冒记者涉嫌诈骗案等重大典型案件。

上海:截至2014年12月,涉及新闻道德员会的共61件,列入评议的29件,开展核查查处29件,通报10件;与传统媒体一样,新媒体同样需要执行新闻道德规范。2014年10月1日,一家网络视频媒体在对上海绿地申花队与江苏舜天队足球比赛赛事播报过程中,出现了解说员用不文明语言诋毁、歧视球员的情况,引起网上一片哗然。事后,当事媒体做出了开除相关责任人和进行微博道歉的处理,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积极进行督导教育,要求该媒体认真落实整改,得到对方积极响应。

浙江:近两年来,共接到各类投诉1800多件,通过调查核实、交办督办、处理反馈等方式,90%以上已办结。

福建:截至2014年12月1日,共收到举报百余件,经初步核查并研究确定核查的有13件,通报案例4起。

河南:截至2014年12月,收到相关投诉和举报案件19件,其中有14件已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查处。较典型的洛阳“8 23”假记者敲诈勒索案,查办过程中通过大规模排查确定了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身份,查清其打着《中国新闻通讯社》、中国社会民意调查网、《中国经济导报》河南记者站等旗号进行敲诈勒索案件27起的事实,一举打掉3个涉案团伙,关闭10家涉案非法网站,共起诉逮捕17名犯罪嫌疑人。

陕西:在2014年开展的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中,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共查办新闻敲诈勒索刑事案件11起,25人被判处6个月至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打掉了一批假冒媒体敲诈勒索、流窜作案团伙。此外,先后接到群众投诉举报典型案例38起,全部按照“一事一办一销号”制度全力协调解决,目前已办结28起。

各地有高招

河北:有奖举报

制定《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受理投诉举报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对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办法》等。对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及奖励办法(实名举报经查证属实的,给予500元至1万元奖励)、案件调查、联动查处、情况反馈等作出规定;编辑出版《新闻道德建设工作手册》,免费发给新闻单位;对重点工作,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省记协等部门还成立联席会议,定期研究协调督导;公布省内媒体和中央驻冀新闻机构名单和持证记者名单,并公布了举报电话、群众信箱和网上举报平台;编印《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30问》,发放到基层党委政府和重点企业,帮助基层干部群众提升抵制新闻敲诈和虚假报道的能力。

上海:重点抓“新四害”

在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媒体格局下,新闻道德领域出现“新四害”:即渲染过度、立场错误导致的“暴力新闻”;报网串通、以讹传讹造成的“恶化新闻”;不采访不核实、网来网去的“剽窃新闻”和损害被采访者权益的“侵权新闻”。围绕“新四害”,新闻道德委员会加强理论探索,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抓好新闻道德建设。2014年,新闻道德委员会还发布了两项课题成果——《2013年十大传媒伦理事件研究报告》和《上海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为完善新闻道德理论夯实了基础。

浙江:建立“负面案例清单”

把违反新闻道德员会的典型案例作为重点监督内容,建立“负面案例清单”,严肃查处、通报惩戒;聘请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500多名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员,形成覆盖全省媒体的社会监督网络。

福建:定期组织召开新闻评议会

聘请专家评议员、协作评议员和媒体自评员共同组成新闻评议小组,制定新闻评议工作方案,以每日快评、每周评议、专题评议、比较性评议、联合评议和面对面评议的方式对典型案例进行新闻评议,评议对象为全省范围内的所有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包括中央、境外、外省新闻单位驻闽机构和省内新闻单位。对福建日报、福建广电集团等17家重点新闻媒体,每天开展点对点的短信评议。同时,对受理投诉举报查处情况和评议员日常评议中发现的成功做法、突出问题、典型案例等开展评议,同时编发《福建新闻评议》简报。

山东:用网络平台实现新闻监督

开设新闻道德监督网,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以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评议,并公布省新闻道德委员会的处理意见。

湖北:聘请30名社会监督员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和省记协制定了《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社会投诉查处工作暂行办法》,聘请了30名新闻道德社会监督员,并组织社会监督员与新闻媒体交流互动,让媒体和监督员从“背对背”转为“面对面”。还在宜昌市成立了市州首个新闻道德委员会,发起新闻界千人签名,承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贵州:搭建“监督台” 开设“大讲堂”

以贵州记协网站为宣传平台,搭建“新闻职业道德监督台”,开设知识讲座、监督看台、监督举报等专栏,在网上开通专门的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在全省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中展开宣传;在全国首创了“新闻职业道德大讲堂”等活动,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发扬优良作风”、“新闻人与法律的关系”等话题请专家学者给学员授课,形成常态化培训学习机制。

陕西:设群众反映情况管理工作台账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按照“举报查处为重点、惩治引导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把接受群众举报、查处新闻失德失范行为作为重点工作。安排专人协调相关部门处理群众反映情况,并建立管理工作台账,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在事情处理调查完毕后,及时回复,做到“一事一办一销号”,确保每条举报线索都得到处理。

产业报行业报:建立道德失范行为不良记录动态分析表

梳理分析近两年全国性行业类报纸被查处的典型案例,建立道德失范行为不良记录动态分析表,为风险预警提示打下数据基础。目前已有22家媒体被列入不良记录,其中3家已被吊销出版许可证。(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