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动向 > 正文

把握报道题材“时效性”

2015-01-13 11:01:35  来源: 新民周刊  作者: 体会  
视频加载中...

——“海水稻”报道是怎样炼成的? 

提要:和采访对象交朋友,帮他排忧解难,才能拿到最鲜活的新闻素材。好的新闻题材,就像山里的草药一样,要想药效最好,就不能过早采摘,而要耐心等待良机,报道题材的“时效性”并不是越快越好……本文作者在对“海水稻”的报道中,总结感悟出多个方面。

关键词:海水稻 报道经验 采写体会

□ 文/张永幸

海水也能种稻谷吗?能!10月19日,我采写的消息《海水稻 湛江“造”》在《湛江日报》见报后,“湛江用海水种出水稻”这条新闻,被100多家国内纸媒转载,各大主流门户网站置顶头条,新华社、广东卫视等媒体记者闻讯到湛江深入采访,“海水稻”不仅成了微博微信、网络搜索热词,还被列入百度词条……

4天后,《湛江日报》推出一篇通讯《风吹稻花香两岸,誓把海洋变粮仓》,对陈日胜“28年育种海水稻,矢志攻破盐碱地种稻的世界性难题”进行深度报道,再次引起各界关注。

那么,“海水稻”报道是怎样炼成的呢?报道中的故事和细节,是怎么采访到的呢?

一年前,海水稻“浮出水面”

我是怎么认识陈日胜并跟踪采访一年的?事情从2013年12月说起,当时,上海《新民周刊》记者赵进一率先对陈日胜及其海水稻进行了报道。我以关键词“湛江”进行微博搜索时,无意中发现这一报道的链接,陈日胜是湛江遂溪人,于是我拨通遂溪县新闻秘书电话,请求协助找到他的联系方式。

很快,我联系上了陈日胜。但他正在北京办事,短期内无法见面采访,但他提到一件事:几月前,他放在廉江某仓库里的12袋海水稻种被盗。

为此,我承诺帮他解决,几天内多次致电受理案件的当地派出所询问,并说明稻种的价值。所领导获悉后,加派警力侦查,但最终还是没能破案。整个过程,我都向陈日胜“报告”,尽管最终没找回稻种,但我们成为了朋友。

12月底,陈日胜回到湛江,讲起接受《新民周刊》采访始末:10月初他的稻种被盗,这是耐盐碱海水稻的良种,更是他培育20多年的心血,因为担心被别人盗去种植,然后声称发现新品种,他不得不主动联系《新民周刊》记者赵进一接受采访。

此前,陈日胜的海水稻一直不为外界所知。2011年,因为多年投入海水稻、资金短缺,他将收藏的奇石拿上北京卖,随身带了一本农村合作社报告,其中提到的“海水稻”被一名奇石爱好者看到,他告诉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教授周长林。

周教授获悉后,邀请陈日胜出席研究院的会议,并现场讲述海水稻。与会者听到海水稻可以种在盐碱地里、靠海水灌溉、长得比人还高后,都表示不可置信。

当时,《新民周刊》记者赵进一恰好在场,会后他找到陈日胜表达采访意愿。此后3年,尽管他一直致电,但陈日胜出于保密考虑,婉拒对方到湛江采访,直到海水稻种被盗。

历时近一年的追踪采访

《新民周刊》2013年底的报道,导语先声夺人:一个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盐碱地里,用海水种水稻。然而,报道并未引起轰动。

究其原因,该报道是采风的形式,消息源单一,缺乏专家“认证”,“海水种出水稻”传播力有限——只有等到国家级水稻专家考察认证,才能让海水稻的报道有更大的影响力。

为全面了解海水稻,今年3月3日,我坐着陈日胜开的皮卡,到了廉江营仔下洋村的海水稻种植基地,当时那里还是野草丛生的盐碱地,水牛打滚过的水洼里残留着锈红色的水,用手指蘸一下水尝一口,又咸又涩!“这种死水还能种出水稻?”我质疑,“过几个月,再带你过来!”陈日胜说。

8月23日,我来到下洋村故地重游,5个月前的“死水”里,已是一片绿油油的海水稻;一望无垠的稻田,两年前还是毫无生机的盐碱地!当时正值退潮,一个农民还说,涨潮时海水稻被淹至顶部,三四个小时都没事,退潮后长势更旺。

我还去到遂溪虎头坡,陈日胜的老家,了解到一个月前2名美国专家前来考察,3小时拍摄海水灌溉的过程;放在陈日胜家里的5罐泥土,是他在全国盐碱地试种海水稻的见证。

陈日胜还透露,9月份将有农业部专家来湛江考察海水稻,袁隆平也有可能过来!

“国家级认证”成就海水稻报道

考察一再延期,最终敲定在10月18日。

因事务繁忙,袁隆平没有到场,而是委派助手、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马国辉赴湛考察;中科院院士、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也来了。

两位国家级水稻专家到场,这场“农业部海水稻专家现场考察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专家组认定,能让外界确信海水稻长在盐碱地里,靠海水灌溉,那无疑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见报后的强烈反响,证明了我这种预判是准确的。

专家组首先来到海水稻发源地——遂溪虎头坡燕巢村。我一路紧随谢院士,留意他的言行。他站在田埂上,捧起稻穗仔细打量,发现谷粒上带着长长的芒刺后,说了一句“果然是野的”,这表明他初步认定海水稻的野生属性。考察会上,他作为考察组组长,最终拍板通过认定海水稻价值的评议。

考察会上,我全程录音,包括马国辉表态支持海水稻国家立项,谢院士肯定海水稻价值和稻种不能传到国外的言论。同时,我向主办方索取到“海水稻项目介绍”上百页的资料,对海水稻发现过程、发展进展和未来计划有了全面把握,对今年成立的海稻国际公司有了初步了解。

18日晚上,我精心写出1000字内的消息《海水稻,湛江“造”》,并配合夜班编辑反复修改稿件,一直持续到深夜24点。

消息出来后,紧接着推出通讯。因为题材重大,报社四大部门紧密配合:21日,视觉中心派出摄影记者,跟随陈日胜到廉江拍摄,拍到海水稻比人高的震撼照片;采访中心在初稿基础上,安排补充采访,使架构更严密;22日下午,要闻中心与产经中心协调,将广告腾到其他版面,预留出两个整版做跨版报道;22日晚,要闻中心安排资深美编设计版面,值班主任、责编和我轮流改稿,将通讯精简到3800字内,奋战到23日凌晨2时,版面才签印。

23日8时许,通讯《风吹稻花香两岸,誓把海洋变粮仓》出现在湛江新闻网头条和电子报上,面向国内读者。

采写心得和经验总结

和采访对象交朋友,帮他排忧解难,才能拿到最鲜活的新闻素材,这是我历时一年跟踪采访陈日胜的最大感受。

在这一年里,我帮助他报警寻找被盗的稻种,办理户口簿遗失声明,出面争取到皮卡车免费维修……,正是如此,我成了他无话不说的朋友,提前得知农业部专家来湛江考察的消息,并得以走进他的家中,看到大厅里装着各地盐碱地泥土的玻璃罐,看到电脑里的海水稻项目资料,看到2米多高的海水稻标本。

好的新闻题材,就像山里的草药一样,要想药效最好,就不能过早采摘,而要耐心等待良机。对海水稻来说,最佳报道时机莫过于权威专家认可和国家级认证,历经一年的等待,才终于盼来“海稻86”品种权进入农业部公告阶段,等来中科院院士和袁隆平助手到访考察——此时推出消息和通讯,才有说服力和权威性,才能用专家意见回击外界质疑,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为了防止泄密和专业术语出错,我把初稿给陈日胜和海稻国际公司高层过目,根据对方意见不断修改,这不仅让报道经得住考验,也取得对方信任,为下一步追踪报道奠定基础:国家水稻专家已将海水稻样本带回北京鉴定,是否为野生稻近期将见分晓;明年“海稻86”品种权将正式获得通过,意味着水稻出现新品种;遂溪虎头坡有望建成国家级野生稻保护区……

海水稻报道仍有不足之处,消息《海水稻,湛江“造”》的引题和导语过于生硬,忽略“用海水种水稻成功”“袁隆平委派助手前来考察”等抢眼球的信息,主稿没有凸显谢华安院士的权威性——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母”,并培育出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

海水稻报道出来后,外界质疑声不断:该稻种真是野生的吗,如何证明?是不是陈日胜首先发现?在全国盐碱地都能长出稻谷吗?为了回应这些疑问,我的海水稻报道还要继续走下去……(作者单位:湛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