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最重要的转型,是重新理解记者的本分 刘思扬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海量信息的便捷获取,自媒体遍地开花的现状,不断改变着既有的传播格局;新闻从业者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职业精神和专业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对新的传播格局,记者到底应该如何作为? 像前辈范长江一样,刘思扬和他的团队也试图在中国的西北角,用脚步丈量社会,用探索寻找答案。与其说这是重走前辈的路,更不如说是以一种特殊方式,探寻专业记者的出路。在新传播格局中,这个出路就是更加扎实的采访作风,以及更加专业的职业素养。 《地球绿飘带》的采访历时3个月,报道团队涉及新华社总社到分社各个部门百余人,共发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报道近百篇;长篇通讯《“三北”造林记》从采访到写作,历时两个月,行程1.1万公里,采访200人,笔记50万字,资料300万字,修改近十遍…… 谈及采访作风,刘思扬严肃地说,“当下最亟需改变的,是工作作风。深入采访、调研,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前提。任何新闻报道,不去采访、不去调查,就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新技术革命确实对报道时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同样也对记者的采访作风、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那种不去现场采访,不到实际调查,从网上扒材料,东拼西凑写稿,甚至跟着网上传闻走的现象必须坚决摒弃。新闻工作者只有站在时代高点,把准社会脉搏,深入基层调研,反映人民心声,才能正确引导舆论,有效影响受众。” 另一个所要坚守的,是记者专业化的职业素养。将扎实的报道与新媒体移动终端的接受习惯对接,将深度报道与信息碎片化有机整合,这也许是自媒体普遍发声的当下,主流媒体人脱颖而出的法宝。 “越是信息碎片化的传播,越需要强化我们采访调研的基本功。越是信息芜杂的舆论生态,网民对你报道的权威性、公信力就越有期待。谁去完成它?只有主流媒体去完成它。”刘思扬提出:“要适应信息碎片化的需要,也要看准碎片化传播中的深阅读市场”。 “内容碎片化传播是当下信息传播一个突出特点。它的长处是信息量大,短板是情感性、思想性不够。我认为,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并不表明深度报道、长篇通讯没有受众。当各种真真假假的碎片化信息充斥微博、客户端,人们需要有判断力的思考,愿意静下来阅读好的作品。我认为关键是两点,一是你的深度报道和长篇通讯是否有吸引力、感染力;二是你如何包装,将深度报道和长篇通讯推送到受众面前,方便受众阅读。” 信息爆炸时代对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刘思扬认为,改革、转型对人的冲击难以避免。“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看到,转型,是人的转型,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能力水平的提高,如果不在这方面改变自己,那早晚会被边缘化,甚至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