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追悼会今日举行,是我省唯一赴抗日前线的战地记者 赵家欣(资料图) 9日上午9时许,我省著名的老记者赵家欣在家中辞世,享年100岁。赵家欣的追悼会定于今日上午在福州市殡仪馆举行。 作为我省新闻界唯一到抗日前线(台儿庄)采访过的战地记者,赵家欣采写的战地新闻对当时外界了解战事,对现在后人研究抗战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 赵家欣于1915年12月生于厦门岛的一个贫民家庭,初高中分别就读于大同中学、双十中学,这两所中学都是厦门名校,在这里他受到良好教育。 赵家欣生平很喜欢接触和结交进步文人。在作家郁达夫来厦门时,赵家欣就曾陪同他游览厦门,访问弘一法师;诗人蒲风来厦门时,赵家欣曾让他住在自己家里。而这些进步文人也给赵家欣带来有益的影响。 1938年1月,赵家欣的第一本书《今日的厦门》由厦门文化界抗敌协会出版。这本书记录了抗战之初半年间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厦门,也传达了一位年轻记者与家乡共患难、同荣辱的心声。随后,《星光日报》派赵家欣为战地记者去抗战前线采访。于是他来到战时政治文化中心武汉,并访问了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主任叶剑英会见了他。3月27日,赵家欣经郁达夫推荐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3月30日,赵家欣又迎来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首届代表大会。几天之内,两次盛会,一个“文协”,一个“青协”,赵家欣是福建参加这两次大会的唯一作家兼记者,这是赵家欣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作为我省新闻界唯一到抗日前线(台儿庄)采访过的战地记者,他采写的战地新闻对当时外界了解战事,对现在后人研究那段抗战历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品是散装的自传,罕有作家能如此结合 赵家欣的人生经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此相关,他的文学创作也集中在青年时期和晚年时期。 青年时期,他的作品多以纪实的通讯、特写为主,还有时评、游记、小品等。期间的《今日的厦门》和《沦陷区的故事》都是抗战通讯及特写。中年时期的赵家欣代表作有《怒吼了的鼓浪屿》、《血火中的旅行》、《夜行》等。以描写来推动叙事,并在描写中渲染离乱中的感伤或激愤的情绪,再现战乱中生活图景,通过对城市乡间人生及心态的描写,来传达抗战与生活的信念,是他那个时期的写作特点。 而在晚年时期,忆旧散文是赵家欣晚年的写作重点。他的记忆有两个重点,一是抗日战争,一是“反右”与“文革”,都是中华民族的苦难阶段。但他回忆过去而不陷入伤感,全因乐观态度使然。另一个重点是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以及生活感悟的一些随笔,如《走笔写人生》、《知人论世》等。 归结其一生,赵家欣的许多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散装的自传,也罕有作家能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创作结合得如此紧密。 本报记者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