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记者宋玉萌 苑苏文)“智障少年本领强,橡胶的胳膊能伸长,草帽之约心头记,立志要当海贼王!”“啪”一声醒木响,“今天给您说这么一段评书,叫做:海贼王。”你没听错,这是评书版“海贼王”的开头。
一说起评书,许多人会想起单田芳、田连元,想起父辈录音机里伴随童年的《水浒传》《岳飞传》。但有这么一群小伙伴,琢磨着把动漫“海贼王”也编成了评书。
作为评书版《海贼王》的幕后策划,“80后”的谢岩留着极短的板寸,外形颇似郭德纲,他声音洪亮,说起话来颇有相声演员“起范儿”的劲头。在老北京胡同里一所教外国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校里,担任曲艺老师的谢岩讲述了他和小伙伴一起把“海贼王”改编成评书,以及这些年想尽办法传播戏曲曲艺的事儿。
评书海贼王、相声说新闻、线下传艺一起来
谢岩有一阵儿一直琢磨着怎么把“七龙珠”改编成评书。在一次搞线下活动时,一个80后票友朋友跟他商量:“你说咱们先做个评书‘海贼王’怎么样?”哥俩儿一拍即合,一出即火。这个票友就是因为说评书“海贼王”出名还上了电视的张准。
评书“海贼王”在考拉电台社区一经推出便引发无数“围观”。大家都觉得这种新形式“太好玩了”。有网友留言:“从来没想过评书还可以说这个。”在考拉电台上,评书《海贼王》的点播量已达几十万次。不断有人在微博、微信上问,“海贼王什么时候更新啊?”
有了动漫评书的成功,谢岩又做了“相声说新闻”、考拉电台节目“全国相声小剧场联播”等好玩的项目,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除了线上项目,他还组织发起了线下的传习活动,开设京剧、昆曲、快板、京韵大鼓、单弦、京胡六门课,请业界资深老师和老艺术家来授课。
谢岩身上最新的标签是北京集贤弘艺文化中心理事长,第一期集贤弘艺文化传习活动大受欢迎。50多个学生里有十几个都是90后,年纪最大的50岁,最小的才6岁。来学习的有酒店主管、跨国公司的高级经理,甚至还有舞蹈学院的老师和同仁堂的大夫。“我们马上会办第二期。”谢岩开心地说。
从被当成“神经病”,到玩上新媒体
谢岩1983年出生于北京,他刚出生那会儿,戏曲曲艺还处在“好时代”,当人们看着孩童像模像样地咿呀说着,会觉得这是个学有所长的孩子。“我从小就喜欢这个。”谢岩说。
90年代末,谢岩进入北京工业大学读书,戏曲曲艺的黄金年代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远去,“那个时候是咱们戏曲曲艺最悲惨的一个时期。如果我在宿舍听相声,别人会觉得这人有神经病。别说戏曲了,当时连相声都是那种状态。”
当时,以北京曲艺团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院团纷纷改制,许多演员面临分流的境地。“那时候缺乏传播的媒介,想听的人没有地方听,电视上不播,剧场里也没有,网络还没有流行起来。”谢岩回忆说。
为了传播这门传统艺术,他在大学组织创办了戏曲曲艺协会,但那时候大学生已经开始感受到新兴互联网的诱惑,“当时的大学生一进学校就想着攒钱先买台电脑,玩网络游戏、看美国大片。”
从那时起,谢岩就萌生了用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的想法。毕业以后,他做了许多尝试,开办北方曲艺网,做曲艺的开心网、淘宝网,有成功也有夭折。
经过这么些年“折腾”,年龄不大的谢岩成了戏曲曲艺圈的名人。很多老艺术家、资深票友都愿意把他当成朋友,他组织的演出,很多国宝级的演员随叫随到。他用自己置办的设备,为很多老艺术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戏曲对于大众:隔着一扇虚掩的门
“李元霸勾黑金象形鸟脸,以对比新鲜的黑白色条勾勒出一幅尖嘴猴腮之相;印堂、两颊分画三处圆光,应‘天、地、人三才’之说。”这是“戏曲曲艺两门抱”的微信公众号上最新推送的脸谱研究,也是谢岩最近正在做的事儿。
公众号推出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收获近万名粉丝,让人吃惊:小众的传统艺术啥时候这么火了?
“首先要去适应大家熟知和喜爱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其二传播的内容还是要专业化、有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对于传统文化怎么传播,谢岩有自己的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解。
“戏曲曲艺两门抱”微信公众号背后,并非常人想象中的三两中老年戏曲资深票友,而是一群自小就对戏曲着迷的八零九零后。
“现在微信的团队有10个人啦。”谢岩一说起自己的团队就特别乐呵和满足,“你别看他们年龄都不大,都是打小就喜欢这个,有人专门研究京剧老照片,有人研究京剧老唱片,手中都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各自都有擅长的研究领域。”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必须有赢利点才有可持续性。”是否能促进艺术发展、进行市场探索和推动行业前进,是谢岩心目中是否有意义的三个标准。无论做网络电台节目还是全国相声小剧场,谢岩都坚持要盈利、可持续。
“现在和年轻人介绍传统文化,如果老唱特别老的故事,就不利于被接受。”谢岩说,“就像评书‘海贼王’一样,要留存下来的是艺术形式,内容是次要的。一定要突破传统的观念,形式才是艺术的精髓。”(王珊珊、顾雪琪对此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