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福建新闻奖人物系列 (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奖名单

2014-06-23 10:56:01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2013年度福建新闻奖人物系列 (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奖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列)

方 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王 炜(海峡导报社)

王春潇(中央电视台福建记者站)

张永定(福建日报社)

陈永章(福州日报社)

林 忠(闽南日报社)

黄圣达(厦门日报社)

谢 凌(三明人民广播电台)

赖黎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阙林福(龙岩人民广播电台)

十佳风采

方凯:新闻启示 启示时代

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方凯同志一直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工作。从“基层记者”到“栏目制片人”,从“新闻报道”到“新闻评论”,虽然轮换了多个岗位,但一直没有脱离新闻工作的基层一线。

工作多年来,方凯同志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敬业奉献。2004年,方凯同志获得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第一届金鼎奖最佳记者提名。2005年,方凯同志开始在新闻评论部担任制片人,2006年与2007年,因为部门人员调整,方凯同志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同时担任新闻评论部两大重点栏目《新闻启示录》和《东南新闻眼》的总制片人,两大日播栏目工作一肩挑,数十名编导,每周十几期的节目协调管理,让方凯同志在短时间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经过这两年的蓄势,2008年方凯同志担任《新闻启示录》栏目制片人期间,带领栏目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大型宣传方面,方凯同志连续多年带领新闻评论部全国两会报道组赴京参与全国两会报道,牵头制作的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先行》、《履职》等节目广受代表委员和各级领导好评。2008年,更是其业务创作上的丰收年,其参与制作的节目《迷失的鼓浪屿》、《茶香忧思》包揽了福建新闻奖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两个一等奖,随后《迷失的鼓浪屿》又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的三等奖,论文《新闻评论——目标深度“105”》获得第十四届福建新闻奖二等奖。2009年,方凯同志参与制作的节目《记忆中的“鹰厦线”》获得2009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此外,方凯同志还在2008年获得“2006—2007年度”省广播影视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0年9月份,方凯同志当选新闻评论部副主任,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同时继续分管《新闻启示录》工作。在中心和部门领导的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方凯同志很快适应了新岗位,其与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使《新闻启示录》这一集团老牌的重点栏目焕发出新的生机。特别是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评论部、专题部策划的大型系列动态报道《跨越进行时》中,方凯同志认真负责,兢兢业业,通过连续加班等超常规的方式,带领大家顺利完成《跨越进行时》的采拍制作任务。这个系列节目生动展示了福建各地大干150天,集中力量打好“五大战役”的生动现场,又对九个设区市的市委书记进行了专访,节目质量高,效果好,栏目影响力再一次获得迅猛提升,成为《新闻启示录》全年工作的一大亮点。而在2010年,方凯同志与新闻评论部同仁们一起,积极参与突发事件报道,推进民生报道,栏目在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收视率也是节节攀升。2010年,《新闻启示录》1部作品获得全国大奖(《沉重的金山》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实现重大突破),栏目平均收视率至尾时已跃升至市网同时段排名第四,综合频道晚间节目排名第七。11月21日这一周《新闻启示录》周平均收视率0.5,11月份的最高收视率达到了0.6。2011年开春,《新闻启示录》栏目收视率继续屡创新高,出现了1.2的单期高收视率和0.8的周平均高收视率。在2010年度新闻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集团获得七个一等奖,其中有三个一等奖被新闻评论部、专题部夺得,依托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方凯同志也继续努力,不断进步。2011年,他获得“2007——2010”年度福建省新闻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2012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他带领栏目再次夺得五个全省一等奖(含《蓝领困局》),作品《熊胆之争》更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三等奖。

十佳风采

王炜:穿越海峡 踏浪耕耘

王炜同志1993—2006在海峡之声工作期间,历任军事部主任、记者部主任,作为一名军事记者,北至漠河、南到南沙、东至东方第一哨、西到阿拉山口,常年奔走采访在部队基层第一线。曾获包括一次中国新闻奖、四次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国家级政府奖)、一次全军优秀对台宣传作品特别奖、一次全国对台港澳广播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在内的全国、全军各类奖项20多次。

该同志2006年转业到海峡导报后,被聘为编委、台湾新闻中心主任,继续耕耘在采编第一线。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无论是作为“广播人”还是“报人”,该同志都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工作兢兢业业,思路开拓,不断创新,展现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策划、组织、采编能力,在开展有民间特色的对台报道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在导报期间,该同志参与采编的各类稿件与专栏,共荣获两次福建新闻奖一等奖,一次中国新闻优秀栏目,一次福建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两次福建新闻奖二等奖,五次福建新闻奖三等奖。同时,该同志所负责的台湾新闻中心,于2007年荣获全省新闻工作先进集体。

巧借台湾“名嘴”、“名笔”,打造导报的“金字招牌”

由于政治谈话节目风靡台湾,使得“名嘴”这一行业应运而生。如能让“名嘴”为导报说话,对导报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提高作用。为此,该同志于2006年10月9日策划推出《对话台湾名嘴》专栏。多年来,已有300多位岛内时事评论员和专家名流登上“名嘴榜”,其中包括台湾现任“副总统”吴敦义、现任“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一代大师李敖、电视名嘴胡忠信、张启楷、邱毅、张友骅,以及民进党创党元老沈富雄、林浊水和叶耀鹏等。

《对话台湾名嘴》专栏由于独具特色和在两岸的影响力,被评为2007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并于2009年被中国记协评为“中国新闻优秀栏目”。

光靠台湾媒体名人“动嘴”还不够,还要让其“动笔”。该同志又策划邀请一批有影响的岛内时事评论员和专栏作家撰文。如胡忠信、邱毅、蔡玮、陈凤馨、黄创夏、王丰、江素惠、钮则勋等,都成为了导报的特约撰稿人。他们的评论和专栏文章,让导报构建了一个汇聚两岸、点评台海的权威言论平台。

拓展人文关怀,延伸导报对台的社会影响力

作为大陆唯一一家以对台报道为特色的都市报,导报的功能定位,不仅仅是报道两岸新闻,还要进一步推动两岸民间的交流融合。

2009年,“莫拉克”台风来袭,造成台湾历史上罕见的“八八水灾”。该同志在报社领导的指示下,从8月10日晚,策划发起“南台水殇,台湾加油”的募捐倡议,得到了厦门各界的广泛响应,募集善款达1574万元人民币。这也是大陆首家向南台湾灾区伸出爱心援手的媒体。

海峡导报的爱心和善举,得到了海基会、台湾红十字组织的充分肯定,台湾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高度赞扬导报的同胞爱。台湾前“立委”曹原彰感动地说:“台湾记者能做的,你们都做到了!台湾记者做不到的,你们也做到了!”通过这样的新闻策划,导报的媒体形象在海峡两岸日益深入人心。《爱,涌向南台湾》这一组赈灾报道,荣获第十六届福建新闻奖报纸系列、连续和组合报道一等奖。

向南移、向下沉,深耕台湾中南部

近年来,中央提出“向南移、向下沉”的对台工作新要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该同志抓住导报与“南台湾两大报”之一《民众日报》的合作契机,于2009年策划推出“南台湾新闻版”,这也是大陆媒体对台报道的一个创举。

2009年3月,该同志作为导报第一位特派记者,前往台湾驻点采访。其间,他深入台湾中南部的县市乡镇,与各级民众广泛交流接触,积累下了深厚的人脉资源,并对台湾的基层民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011年,该同志主持完成的《台湾中南部民众对大陆的误区与破解之道》调研课题,荣获第二届中共中央台办优秀驻点调研报告唯一的一等奖;2012年,该同志主持完成的两个课题,又分别荣获第三届中共中央台办优秀驻点调研报告二等奖和三等奖;2013年,该同志主持完成的两个课题,再度荣获第四届中共中央台办优秀驻点调研报告二等奖和三等奖。

对于这几个课题,国台办领导高度评价,认为能深入底层,真实掌握岛内民众的所思所想,给中央领导的对台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入岛宣传新路子

在入岛宣传方面,该同志在报社领导的统一规划下,与台湾《民众日报》、《台湾导报》、《旺报》、《中华日报》、《金门日报》、《澎湖日报》、《澎湖时报》等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媒体合作形式、途径、平台、载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也探索出一条“媒体搭台,民间唱戏,以我为主,变相入岛”的入岛宣传新路子,并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2010年11月,国台办《对台工作简报》专题总结了海峡导报在入岛宣传上取得的新突破。2011年,海峡导报与新华社、人民日报3家平面媒体单位在国台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台文化交流工作的意见》中,被列入对台宣传工作的主要媒体。

先行先试,为绿营“登陆”开辟媒体窗口

自2008年台湾再一次出现政党轮替以来,该同志按照国台办与报社领导的部署,抓住民进党沦为在野党的契机,与绿营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接触,在坚持“于我有利”的原则下,与一大批绿营人士特别是中生代与智囊学者,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

其中,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郭正亮、林正杰,民进党中执委洪智坤,民进党组织部主任李文忠,陈水扁办公室前主任陈淞山,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吴子嘉,民进党台北市党部执行长朱政骐等都成为了导报的特约撰稿人。

2013年2月,苏贞昌赴日展开所谓“政党外交”,并提前放风将与石原慎太郎单独会晤。为了遏止这种丧失民族气节、损害民族利益的危险行径,该同志约请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撰文《会见石原,苏贞昌的大不智》,该文一经发表,海内外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并在民进党内部引发论战,苏贞昌不得不紧急取消与石原会面的计划。为此,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吴子嘉专门发来短信:“苏贞昌取消会石原,贵报发挥重大功能”。

国台办新闻局原局长杨毅曾表示,这几年,在导报开了一个口子,让绿营的声音可以适当的“登陆”,这个尝试是成功的。

笔耕不辍,努力成为专家型台海评论员

该同志长期对台海问题深入观察,从2008年开始,在导报开设评论专栏“一苇评论”,纵论热点时事,解读焦点话题。6年来,共撰写各类评论超过600篇,绝大多数为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凤凰网、香港大公网、星岛环球网、美国侨报网以及新浪、搜狐、网易等境内外权威网站所转载,影响日益广泛。

作者的评论以短小精悍的时评为主,强调“短、平、快”,角度巧妙,说理缜密,下笔辛辣,思想锐利,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言论风格。其中,评论《民进党因“台湾共识”陷入思维混乱》、《警惕李登辉之流的“卖国贼”》,分别荣获第十八届、第十九届福建新闻奖报纸评论三等奖。

十佳风采

王春潇:妈妈站长 侠骨柔情

2012年8月,她身怀六甲坚守在台风报道的最前线,被省长称为“最敬业的妈妈”……

2012年10月,她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临盆,仍旧出现在央视电视直播的屏幕上,为观众介绍首个高速公路全免费的黄金周,福建省如何从容应对……

2013年7月,她带着襁褓中的孩子从北京返回千里之外的福建,举家搬迁返岗工作……

2013年8月,她还是“喂着奶的妈妈”,连续几场台风都在最危险的一线给大家带来最鲜活的电视直播,副省长几次致电对报道进行认可和表扬……

这一切只是过去一年中,发生在这个同行眼中有些“工作狂”的“80后”女站长身上的几个“画面”。

她,出身军人家庭,大学入党,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政治素质过硬。自2002年进入工作岗位以来一直从事外采记者一职。在过去的11年中,其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通过不懈地努力得到了各界认可。在2009年新闻中心合并改组后的全台竞聘中,成为中央电视台福州应急报道点的首席记者。并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全国记者站站长竞聘中成为福建站首任站长,其也是目前中央台31个地方记者站中唯一一位“80后”的女站长。

自进入中央电视台以来成长迅速,在新闻现场报道方面表现突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名记者在面对每次重大灾害性报道时都会主动请缨、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一线,通过灵活的现场报道方式将精彩新闻第一时间传回。在9年记者生涯中,她曾担任突发事件专职记者,多次前往灾难报道一线。2005年湖南特大洪灾、辽宁阜新矿难;2006年江西九江特大地震;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西藏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2009年新疆“7·5”事件;2010年福建百年一遇洪灾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都有她风风火火的报道“身影”……特别是在其2009年成为福建驻站记者以后,因为岗位的变化,几乎每次的重大突发事件都会看到她的身影。不仅“守土有责”,在其担任福建应急点负责人期间还被抽调到甘肃、云南、广西、贵州、浙江等多个省参与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的采制。带着执着的新闻理想和追求,她以饱满的热情,忙碌并快乐地享受着这个不能与家人团聚,时常危险重重的职业。

特别是在2010年6月的抗洪报道中,在应急报道点成立仅仅半年多的时间,王春潇就带领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团队打了一场“漂亮仗”。

3路采访,7名记者,连续16天持续关注,31条新闻,33场直播,220多分钟时长,6条《新闻联播》,1篇《焦点访谈》……2010年6月,中央电视台福州应急报道点转战南平、三明、龙岩、泉州四市,展开福建抗洪全方位报道。仅仅10人的团队,不仅在抗洪报道中第一时间发回最新报道,同时根据省情、灾情,从各个角度用新闻的力量报道抗震救灾的优秀典型和感人事例,其中《挺进宝庄村》党员大营救的新闻开创了电视新闻直播的新模式……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从最初的只有她一名记者单兵作战,到现在记者站20人的规模,她所带领的记者站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等兄弟单位的呵护下成长壮大,如今记者站平均每个月产出新闻60余条,相当于每天在央视的主要新闻栏目中都有至少两条新闻亮相屏幕。而每当台风季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都会按照总部的要求:“两个小时内实现连线,四小时内实现视频发稿。”

守土有责,让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将福建声音通过央视的屏幕第一时间呈现,而更值得自豪的是,目前由福建记者站负责拟定的台风报道手册已经成为全台分享的台风报道手则;与此同时,记者站“深耕海西,用心记录”,自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记者深入山区海岛,完成走基层报道近百篇,其中《厦门公安蹲点日记》、《泉州农民工子弟异籍高中调查》和《新春走基层海岛行》等选题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

“大事不落空、小事往深挖”,作为中央驻闽媒体的一员、作为团队的带头人,这个年轻的“80后”始终秉承服从央视和省委宣传部的双重领导。“接地气,下基层”,用双脚丈量福建的每一寸土地,用央视的新闻眼睛完成自己的“喉舌使命”。

十佳风采

张永定:聚焦民生 图说大爱

张永定同志2005年进入福建日报社工作,九年间先后在厦门记者站、摄影美术部、时政采访部屏山记者站等部门工作,其间还曾参与《晋江经济报》的创办,经历了多岗位的锻炼。他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踏实,业务能力较为全面,在报社各级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下,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张永定同志主要从事新闻摄影报道,但坚持摄影、文字两手抓,擅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完成深度报道。其中,他拍摄的新闻图片获全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一次,省新闻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四次;他独立或参与撰写的文字稿件获得过省新闻奖一等奖、中南地区省级党报新闻奖二等奖、华东九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闻竞赛三等奖等。他还曾获得2008年福建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2年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恪守职业道德,积极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张永定同志虽然不是新闻科班毕业,但从事新闻工作以来积极学习新闻理论知识,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报道原则,恪守职业道德,不摆拍、不对新闻图片作任何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后期修改。

在报社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下,他逐渐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思辨力,以“政治家办报”思想从事新闻报道,尽量做到新闻真实与舆论导向相结合。在时政采访部屏山记者站工作期间,他负责省委书记、省长的新闻图片拍摄工作,要求高、压力大。一方面,他认真完成既定岗位要求,参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福建考察活动及我省几乎所有重大时政活动的新闻报道,从未在报道中出过差错;另一方面,他积极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工作思路,力争拍出反映当下工作重点的新闻作品,得到了历任省委书记孙春兰、尤权的肯定。

张永定同志牢记身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在新闻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并多次将稿费捐赠给被报道的困难群众。他先后近十次采访厦门翔安一所孤儿戏校,并与老师孩子们一起生活了三天,用摄影专题、通讯等多篇报道引来多个国家级新闻媒体的跟进,让该校孤困学生得到了全国的关注和帮助;他撰写的《“让我多活一个月吧”》报道了肝癌受孕母亲为生下孩子放弃治疗的消息,全国多家媒体跟进采访,在社会各界力量帮助下,最终母子平安;他撰写的《姐弟俩的生死约定》报道了白血病男孩因为家贫无法继续治疗的困难,该男孩最终得到了省红十字会和众多读者的资助,并恢复健康。

二、摄影、文字两手抓,业务能力较为全面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张永定同志坚持摄影、文字两手抓,新闻业务能力较为全面,这让他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灵活结合文字、图片的优势,虽然这常意味着更多的工作量。他多次独立完成图文专题报道,摄影及文字作品均曾获得省新闻奖一等奖。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正在龙岩采访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张永定同志第一时间随同福建省抗震救灾队伍进入四川震区。15天时间里,他辗转多个受灾县市并深入震中汶川采访。在报社赴川报道组需要分头采访时,他独立一路,发挥摄影、文字“双栖”的优势,发表图片报道30余幅、文字报道5篇。其中,摄影报道《火线救援》获得省新闻奖二等奖,文字报道《理县之途》获得中南地区省级党报新闻奖二等奖,他个人也获得我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永定同志认为,向同事、同行学习是提高个人新闻业务水平的最重要方法。他长期与同事、国内外新闻摄影界同行保持业务交流,定期浏览国内外最新的优秀新闻图片,积极学习新形势下的新闻理论,并在实践中积极尝试创新。

在时政采访部工作期间,他发现政类新闻图片囿于各种因素常常显得呆板、严肃,于是积极向报社领导、同事请教。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他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和鼓励下提前介入,用一个月时间拍摄了环卫工谢智波从福州到北京的履职故事,形式内容较为新颖,刊发的摄影专题报道《主席台上的环卫工代表》受到全国人大、省人大、省工会的好评,获得第23届全国人大新闻奖摄影作品(组照)一等奖。

三、工作作风扎实深入,坚持“三贴近”原则

张永定同志工作作风扎实,采访深入,贴近基层。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每逢有台风、洪灾、冰冻灾害等突发新闻事件发生,他从不畏难甚至主动请战。为获取最鲜活、最真实的新闻现场影像,他坚持工作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在采访中受过伤流过血、爬过百米高塔吊、蹚过齐大腿深的污水、睡过农舍汽车帐篷,但从不抱怨,表现出一名记者应有的职业素质和对新闻事业的极大热情。

2007年春节期间,他前往永定县抚市镇贝溪村采访灾后重建工作,新村没有住宿条件,为拍摄大年夜村民的生活场景,他就和衣睡在冰冷的车内。

2010年6月,在遭受洪灾的南平市采访时,他蹚着没过大腿的洪水进入被淹厂区,被污泥中的铁钉扎伤脚底,打了一针破伤风继续工作;为报道一处险情水库的排险,尽管当地交通断绝,他仍想方设法抵达现场,途中乘车、乘采砂船、冒雨在泥泞山路中步行了两个多小时。

2013年6月7日傍晚,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发生,他得知消息后连夜赶赴厦门。他先后前往事故现场、医院、案件分析会,争取拍摄了一系列新闻影像,一夜未眠,第二天又继续到事故现场采访市民悼念活动。

张永定同志认为,只有长期、深入的采访观察才能接近新闻真相。他长期坚持用相机记录社会变迁,且将镜头与笔触对准了基层群众和民生话题,切实践行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

在首批省派驻村干部的系列报道中,他与同事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走访了全省40多个偏僻的驻点贫困村,行程近万公里,全面展示了下派驻村干部制度的成效;为报道一线消防官兵的风采,一年多时间里,他随消防官兵出动了十余次救灾抢险任务,并与消防部队官兵同吃同住近一周,拍摄了数千张照片,最终才发表摄影专题报道《火一半,水一半》;为了解一家颇具争议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学校,他先后与40余位农民工和老师访谈,阅读了多本相关书籍和十几万字的材料,笔记写满了两本采访本,最终发出5000多字的长篇大通讯《“吾齐教育”试验:让农民工走上理想之道》及评论《善待农民工尚需“爱”》,时任副省长李川拿着刊载此报道的《福建日报》在该校召开现场协调会,并指派工作组前往该校调研。

十佳风采

陈永章:夜班太阳 披星戴月

陈永章同志1965年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1984年8月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参加工作。从1989年10月至今一直专业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从事新闻工作25年,有幸参与了《闽东报》《石狮消息报》《福州日报》3家报纸创刊号(复刊号)的编辑工作,在做好编务工作的同时采写了大量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福建日报》、《福建通讯》、《闽东报》、 《泉州晚报》、《石狮消息报》、《福州日报》等各级报刊发表了百余万字的消息、通讯、言论等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

1998年8月到福州日报工作后,一直从事夜班编辑工作,是福州日报上夜班时间最长的一名员工。在福州日报工作这些年,撰写、编辑的作品有40多篇(次)获福建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其中一等奖12篇(次),二等奖14篇(次),主持编辑的“党报热线”被评为首届福建新闻名专栏。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陈永章同志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恪守新闻纪律与职业道德,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与责任意识,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先创优,曾被评为福州市双十佳新闻工作者和福州市第32届劳模。

一、坚持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人民,把好宣传导向,为福州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鼓劲呐喊。

在福州日报工作16年时间里,他编辑和审改的版面有1万多个,从未出过导向问题。陈永章参加了福州日报这些年来一系列受到好评的重大报道的编辑工作,如1998年10月1日创刊号,1999年5月有关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和许杏虎、朱颖夫妇生前福州之行的独家报道,1999年国庆50周年特别报道,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报道,2000年迎接新千年报道,2000年福州旧屋区大搬迁报道,2001年7月14日北京申奥成功报道、2001年11月11日中国入世报道、2002年6月世界杯足球赛报道、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报道直至2010年的世博会报道、第五届全国特奥会报道等。

陈永章同志还采写和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深受好评的重大报道活动。他深入基层采写的反映金山开发重要突破的《挺进金山》、表现福州改革开放新思路新发展的《路,福州2005关键词》、报道平潭大桥建设的《大桥咏叹调》等重头报道,都受到了读者好评。

2007年初他主导策划了与人民网联合开展的“共同见证喜人的‘十一五’开局”系列报道活动,组织本报记者采写了反映我市“十一五”开局突出成就的《福州打造我国重要电力能源基地》、《福州临海工业两翼齐飞》、《福州大手笔构建大交通》、《福州民营经济更上一层楼》、《榕台交往谱新章》、《福州新农村建设“百花齐放”》等六篇报道,在人民网上推出《喜人的“十一五”开局:福州篇》的同时,在省党代会期间在福州日报连续转载,为塑造福州“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的形象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得到领导的肯定。

2008年1月中下旬省市召开“两会”期间,陈永章策划了岁末盘点系列稿件,在福州日报一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栏,连续9天推出了精心策划的《福州农民日子越过越好》、《“平安福州”保平安》、《着力民生得民心》《更大更美更宜居》、《“居者有其屋”的福州解读》、《社区卫生服务:把医院设在家门口》、《教育惠民得民心》、《厚植民生之本 夯实稳定之基》、《喜看文明花常艳》等9组报道,每组报道由“工作盘点”、“新闻回放”、新闻图片、“百姓心声”四部分组成,从不同侧面丰满地展示了福州在“海西”建设中打基础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的良好形象。因为这一系列报道特意选在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云集福州的“两会”期间刊发,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收到了特殊的宣传效果。

2008年他策划的福州日报正式出版10周年“为福州添福”系列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2008年底和2010年底,《福州日报》两次改版,他积极提出建议和方案,得到了报社领导的肯定,并在具体实施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新推出的“视点”“民生”等新版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010年10月19日全国第五届特奥运动会在福州开幕。会前,他提前对版面进行精心策划,从版面内容、文章采写、图片选择、社论配写、版面设计等方面作了详细安排。由于准备充分,第二天见报的福州日报一版,以别具一格的面目受到好评,被评为第十七届福建新闻奖版面一等奖。他为这个版面配写的社论《爱是阳光 照亮生活》被评为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二、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努力争先创优。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在新闻宣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永章同志在编辑工作之余,有意识地学习全国重要媒体评论,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写出了一批立意新颖、手法创新,受到专家和读者好评的新闻评论。这几年他写的新闻评论在福建新闻奖评比中连连获奖,《众手写大爱》《大热天吃冰淇淋》分别获得2008年度和2009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四位一体”抓贯彻》《用发展破解难题》分别获得2007年度、2004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省新闻界前辈、原福建日报总编辑黄种生同志对评论《众手写大爱》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文章题材重大,入笔角度新颖,行文激情充沛,语言生动有力,完全摆脱三段式写法的老套”。2010年陈永章写的评论《大家都好才是真正好》,抓住福州调控菜价这一新闻热点,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心声,为政府叫好发自内心,为百姓呼吁敢说真话,较好地做到了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这篇评论发表后,引起许多读者的共鸣与好评,并获得当年的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陈永章同志主持编辑的“党报热线”作为一个以新闻舆论监督为主的版面,由于坚持从新闻规律出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结合起来,得到了党委、政府与社会、群众的双重好评,2003年获首届福建新闻名专栏奖。

三、热爱新闻事业,长年坚持上夜班,兢兢业业编报纸。

陈永章同志到福州日报工作的十多年时间主要从事编辑工作,一直工作在夜班第一线,也是报社唯一从日报创刊至今一直在上夜班的员工。1998年8月到2005年10月,在福州日报编辑部担任编辑和副主任的这7年时间里,上夜班时间多的年份在240多天、少的年份也有180天左右;2005年10月通过公开竞聘担任总编室主任后,作为带班编委依然在上夜班,每年上夜班的时间在百日左右;2010年4月调任福州日报编辑部主任后,每年上夜班的时间又达200多天。这些年,许多节假日他都是在夜班岗位上度过。

他曾在一篇题为《夜班的太阳》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报社的夜班编辑是项披星戴月的工作,每天上完夜班走出编辑室已是凌晨2点左右,仰头望天,抚慰我们疲惫身心的往往是温柔的月光和星光。当太阳冉冉升起时,我们多半已进入沉沉的梦乡。” “在那些上夜班无法看到日出的日子里,我们心中始终怀着一颗太阳,那颗太阳就是时时鞭策我们做好工作的始终不渝的信念:通过我们在黑夜里编辑的报纸,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让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十佳风采

林忠:瞬间精彩 艰辛付出

从事新闻工作20年里,他始终冲在新闻摄影第一线,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认真真、勤勤恳恳,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新闻摄影任务。多年来,他有30篇独立完成的新闻摄影作品荣获中国地市报、省新闻奖,其中福建省新闻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12件;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银奖2件、铜奖9件。

一、认真学习,增强新闻业务能力。政治理念、新闻理论是新闻工作的先导,是做好新闻摄影工作的基础。为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新闻业务素质,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新闻理论,为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三贴近”、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打下坚实基础。

二、爱岗敬业,全力做好主题宣传。闽南日报社芝山记者站主要负责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作为芝山记者站首席摄影记者,20年来,他连续参加三次市党代会、四届十七次市“两会”、十五届的海峡两岸花博会等重要采访。每年的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和国庆节等大的节日,他总是无法像常人一样好好休息。为了及时报道好市领导春节走访慰问等活动,他连续多年没在家里吃过一次安稳的年夜饭;平常双休日,也很少有时间陪妻子和孩子,他从无怨言。

多年来,他围绕市委、市政府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深入企业、项目建设一线,以生动鲜活的新闻图片,宣传和报道“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海峡西岸港口大市、工业强市、生态名市”、“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实现千亿百亿目标”、“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等,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的声音,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海西建设的工作热情。这几年,漳州市“五大战役”激战正酣,他“五加二”、“白加黑”,既完成好各级领导到各地检查工作拍摄任务,又主动到建设工地、生产车间采访。古雷石化、福欣特钢、联盛纸业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工地,经常有他忙碌的身影。2011年盛夏,他到被誉为“福建第一桥”的厦漳跨海大桥的建设工地采访,为了更好地展现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他不顾危险爬上几十米高的主塔拍摄;为了拍到更多素材,他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及时捕捉建设者们挥汗如雨、焊花四溅的动人场景。照片见报后,强烈的冲击力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

三、挑战自我,勇于担当重大任务。越是任务重、难度大的采访,报社领导总是想到要让这个让人放心的记者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漳州、外国元首访问漳州等向来都是报社的重头戏,采访拍摄的任务基本上都落在他的身上。他每次都能不负领导的重托与信任,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抓拍技巧,拍摄出一幅幅让各级领导、来宾都满意的新闻照片。

2010年春节前夕,他有幸作为漳州新闻界唯一获得拍摄资格的记者,参与胡锦涛同志视察漳州的采访工作。1999年,汤加国王陶法阿豪·图普四世访问漳州,这也是外国元首首次来漳。国王的礼宾车队长达二、三十部,而采访车被编在最末。这样每到一处,车子尚未停稳,他立刻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包,手握照相机,跳下车快步向前冲,汗流浃背地赶到现场抓拍。拍摄时,人高马大的国王警卫时不时地对记者们推推挡挡,他只能用满脸微笑和友好的手势语言与他们沟通交流,取得信任与支持,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2006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到龙海马崎村寻根谒祖。连氏宗亲们不时眺望远方,盼望着连战早日到来。这时在马崎连氏祖祠前,一位小女孩正从刻有大大“连”字的石碑后探出头。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瞬间,形成的摄影作品《翘首以盼》反映连氏宗亲们对连战先生期待之情和骨肉亲情,荣获第十三届福建省新闻奖三等奖。2011年,他还出色完成了菲律宾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莅漳谒祖的采访任务。

四、不惧难险,一线采集精彩瞬间。他十分热爱新闻摄影事业,为了完成好各项新闻采访任务,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忠职守。为了选择一个好的角度,为了有一个好场面,为了让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具有更强的新闻性和视觉冲击力,他迎难而上,不顾生命危险也要完成好采访任务。

2006年,漳州遭遇强台风袭击,暴雨倾盆,大量房屋倒塌,灾情十分严重。他迅速背上摄影包,披上雨衣,卷起裤管,投入到抗灾抢险第一线。此时,超过11级的狂风怒吼着,特大暴雨狂泄,全身湿透的他,只顾着频频按下手中的相机快门,拍下一幅幅我市数十万干部、群众心连心,肩并肩、手拉手抗灾救灾动人场景。2001年,在拍摄法庭依法强制拆迁时,“钉子户”点燃房中的汽油,汽油迅速燃烧,如果边上的液化气瓶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现场围观的群众一片混乱,在场的几名法官奋不顾身将木墙撬开,冲进火海,将惊惶失措的户主救出,并送往医院。随后赶来的消防官兵将大火扑灭,并冒着生命危险将正在漏气的液化气瓶拎出进行处理。至始至终,他不顾自身安危,一直在现场抓拍。这瞬间的画面化成的新闻作品《法庭依法强制拆“钉子户”竟纵火抗法》荣获第八届福建省新闻奖三等奖。在2003年“非典”疫情严重时期,漳州的解放军175医院成为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医院的43名医务人员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号召,毅然赴京决战“非典”。在那段日子里,总往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跑,亲朋好友很不理解。但是为了展示新时代军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精神风貌,以及后方的战友们和家属们全力支持前方战士抗击“非典”的动人故事,他毫不畏惧。当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奋战55天,圆满完成任务的43名175医院医务人员胜利归来,抗“非典”的勇士与亲人们,战友们尽情地拥抱在一起,眼泪尽情地流出来,在现场的他及时按下快门,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定格成新闻作品《勇士凯旋!》,该作品荣获第十届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从事新闻摄影20年来,他以出色的表现,得到历任市委主要领导和报社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漳州市知名记者。1999年他荣获漳州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并有8年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多年的新闻历练,他已锻炼成长为闽南日报社摄影部副主任、芝山记者站首席摄影记者。他常说,是新闻工作给了我这一切,我只有更加努力工作、做出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才能回报读者的关心支持、回报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信任。

十佳风采 

黄圣达:创新拓展 探路前沿

从业十多年来,黄圣达同志在“最严肃”的党政报道和“最都市”的社会新闻领域“跨界”实践,无论是做新闻还是带队伍,始终坚持“走转改”和“三贴近”,努力打通“党性”与“都市化”的“任督二脉”,在追求新闻可读性与宣传效果双赢的道路上跋涉。

一、勇于创新,改进政务新闻报道

黄圣达一度同时肩负党、政、军、警、团等诸多口线的报道。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他负责主跟市委书记,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创下了连续六年无出错的纪录。他的工作,获得了两任市委书记郑立中、何立峰的高度肯定。

他坚持党性原则,在“寿宁信访局长下跪上访”事件中,撰写了新闻评论《尊重事实 尊重法律》,及时为公众解疑释惑,迅速平息了事态,获得时任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苏树林高度评价,被视为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一个典范。文章获得2012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时任市公安局长王小洪评价:“一篇评论可抵数百警察。”

他积极尝试用“都市化”的眼光,改进政务新闻报道。2011年他主撰《六区区委书记平均年龄46.8岁》一文,分析了党的干部年轻化、高学历、接地气的新趋势,开了《厦门日报》政坛观察类新闻先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积极求变,开办个人新闻专栏

在报社领导的支持鼓励下,黄圣达创办了厦门日报社首批以记者名字命名的专栏之一——“圣达搜案”,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叙事风格,广受读者好评。

“搜案”在省内媒体中最先提出“外来务工人员第二代”的概念,市委政法委根据报道专门组织了对这个群体的调研;披露了隐藏在银行“发卡大战”背后的金融风险,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集金融管理部门商讨对策……“小说化叙事”和“挖掘式报道”的架构,让“搜案”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又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2006年,厦门日报社专门为黄圣达召开了一场“成长报告会”,这也是报社历史上第三场个人成长报告会。

三、能打硬仗,善于组织新闻战役

2010年起黄圣达调任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四年来,他带领团队打下了一场场硬仗。从杀警悍匪胡益华的落网,到“英雄三兄弟”见义勇为;从小鑫炫事件的追踪,到为“血疑女孩”文青寻亲……仅在去年,黄圣达和他的团队就经历了芦山大地震、“5?16”暴雨袭城、台湾南投地震、厦门BRT纵火案等一系列报道战役,年轻的团队承担起急难险重的任务,坚持党性原则,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黄圣达在任期间,社会部荣获了“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厦门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四、拓展领域,丰富社会新闻品种

黄圣达带领团队不断丰富新闻品种,拓展新闻报道领域。他牵头撰写了《三个出逃富豪的双面人生》一文,开创了《厦门日报》“社会经济新闻”的新格局。两年来,社会部在金凌龙、璟成行倒闭等一系列重大经济事件中快速反应、深入调查,撰写了一系列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

关注医食住行等民生新闻,做有深度、有角度、有温度的社会新闻,黄圣达带领团队,不断拓展新闻视角,关注边缘领域,丰富社会新闻品类,满足了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

五、创立品牌,实施栏目带动战略

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厦门日报社实施栏目带动战略,打造新闻精品。

现场新闻是报纸的生命所在。黄圣达和他的团队成功推出“搜视”栏目。“有图有真相”的现场还原式报道,成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在浅阅读时代抢占了新闻制高点。

深度报道是报纸高度与厚度的集中体现。黄圣达带队倾力打造“新闻纵深”、“深度调查”栏目,在寻找新闻“第二落点”、挖掘新闻背后故事、探寻事件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业内广受好评。

面对纷纷扰扰的网络流言,社会部开办了“记者求证”栏目,帮助市民拨开迷雾、明辨是非。“人物”、“背影”、“都市潮人”……年轻的团队不断推出崭新的新闻产品,为报纸提供新鲜元素。

六、情系大众,凸显新闻人文关怀

情系大众,凸显新闻人文关怀,是黄圣达恪守的准则。

在为被绑架遇难的小鑫炫痛惜的同时,黄圣达恪守新闻伦理道德,不盲目追求吸引眼球。特别是以《如果能够换回他的生命 我们情愿一切新闻归零》为题的报道,传递了人文关怀,赢得了读者和同行的尊重,获得了2012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黄圣达带领团队热心公益,为民解忧,先后发起了“为白血病患儿小谦谦寻找熊猫血”、“向五胞胎困难家庭献爱心”、为“血疑女孩”文青寻亲等一系列慈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七、激浊扬清,发挥舆论监督功效

黄圣达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曾多次遭到不法分子威胁,甚至几度遭到“法轮功”邪教组织恐吓,扬言“你已经被列入海外明慧网恶人榜,若不悔改将对你和家人不利”。但是,他从未因此停止舆论监督、激浊扬清的脚步。

他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阻力,完成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调查。包括中石油“山寨门”事件、中石化“搭售门”事件在内的一批重磅监督,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促成了相关单位的整改。特别是“山寨”镇江陈醋系列调查,捣毁了“黑醋地下工厂-中间批发商-终端销售市场”一条龙产销体系,数万瓶已流入或即将流入市场的黑醋被截获。与此同时,社会部麾下的“监督在线”栏目继续发挥舆论监督“尖刀”作用,捧回了福建省新闻名专栏的“金杯”。

八、紧盯前沿,做新媒体的探路者

进入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生产流程和传播流程正在产生深远的变化。黄圣达和他的团队始终紧盯前沿,努力做新媒体的探路者和“报网融合”的实践者。

他主动请缨,创办厦门日报社微博工作室,开设《厦门日报》官方微博。仅用半年时间,《厦门日报》官方微博就成长为厦门平面媒体影响力最大的官博之一,以“新闻发布最及时、报料平台最完善、投诉求助最有效、互动活动最给力”广受网友好评。他还倡导设立《厦门日报》官方微信,并参与了微信推出前期的调研与筹备工作。

把握网络时代的脉搏,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党的新闻事业。利用微博与微信,黄圣达和他的团队密切监控网络信息,从中获取了一批优质新闻线索、发展了一批金牌报料人。同时,他们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推送信息,进一步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为党委和政府开拓了发声渠道和网络阵地。

十佳风采

谢凌:大局责任 坚守奋进

谢凌,女,1968年7月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200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法律专业,主任编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新闻采编与宣传管理工作。她1994年任三明电台新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12月任电台社教部主任,2006年至今任电台总编室主任。在24年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无论是作为一名专职的新闻记者、编辑还是部门负责人,她始终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她先后获得“福建省双十佳新闻工作者”提名奖、首届“福建省十佳女新闻工作者”提名奖、“三明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三明市新闻报道积极分子”、三明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05年4月她获得主任编辑专业技术资格。

新闻舆论导向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国家政权是否巩固的一项重要工作,“讲政治、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是对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她始终高度重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方面她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学习,参加了三明市委党校科级干部进修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新闻政治敏感;另一方面她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她认真组织好采编播人员政治学习和业务练兵,协助台里拟定了“杜绝虚假报道、抵制低俗之风”的规章制度,完善了广告部管理,实行了严格的稿件审签制度,播出管理制度,收听监听制度、奖励惩罚制度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了采编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她能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三明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严把舆论导向关,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和过硬的业务素质、组织策划好新栏目,并带领大家积极改版创新,做到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她开辟电话连线互动直播节目《青春走过六十年》、《我和我的祖国》、《爱祖国、爱三明、爱家乡》、《红色经典阅读》等等,选择全市12个县(市、区)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人物,以百姓的视角述说对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认知和感受;她还策划了全国特残运会三明火炬传递仪式流动直播、《三明市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现场直播,当时三明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夏钢亲临直播间,解答听众朋友提出的各种有关公安工作的问题,节目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她还策划了《三明市纠风热线》、《三明电力行风热线》等节目,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展示三明广播的实力和魅力。

她还勇于创新,注意研究广播发展规律和趋势,在节目创新方面做了许多大胆有益的尝试。2002年她积极配合三明市及各地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把广播办到农村墟场,策划组织了大型对农广播节目《走进墟日》;这是一档广播直播互动节目,整档节目有信息播报、人物采访、现场互动三大板块,集各种与农民朋友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法律信息于一体,内容丰富,加上现场农民朋友提问和专家解答,互动性强、参与面广,不仅烘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热烈的场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现出广播直播的独特魅力,是农村广播宣传的一大创新。多年来三明全市近百个乡镇留下了《走进墟日》直播组的足迹,真正达到“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节目宗旨, 2005年《走进墟日》栏目被评为福建新闻名专栏。如今《走进墟日》节目在各地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06年三明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百个墟场广播工程,明确指出要转播该节目;2007年三明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百乡千村公共广播工程,也提出要以《走进墟日》节目为主要宣传内容,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

她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次承担急、难、险、重宣传任务。以对业务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的广播宣传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主创的作品80多件在全国、省、市获奖;其中新闻专题《农民依法罢村官》荣获1998年度“福建广播奖”一等奖、1998年度中广对农委员会特等奖、1998年度中广对农优秀节目一等奖;对农节目:《农村天地》荣获“福建广播奖”一等奖;她策划、负责的《走进墟日》荣获第二届福建省新闻名专栏奖;作品《防控禽流感 发展养禽业》荣获2005年度“全国优秀农村广播节目奖”二等奖、2005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栏目《平凡人生》荣获第三届福建省新闻名专栏奖;作品《还魂草——三明已故诗人范方和他的诗》荣获2006年度“福建广播文艺奖”一等奖;作品《校长妈妈》荣获第14届福建新闻奖一等奖等等;她2009年起至今每年都担任福建新闻奖的评委,还被福建省广电学会聘为福建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广播文艺评奖会的评委。2010年她负责的电台总编室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先进单位。

十佳风采

赖黎萍:屏山巾帼 时政骄子

赖黎萍同志2000年7月大学毕业,先后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屏山记者站从事采编工作。

从业14年来,赖黎萍同志始终奔跑在新闻第一线。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赖黎萍同志能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自身思想道德、业务水平的提高,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刻苦学习,兢兢业业。在前辈的引导下,赖黎萍同志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经过广播、电视的编辑、采访、出镜记者等不同岗位的磨炼,该同志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已成长成为一名能胜任重大采访任务,具备较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编辑、口播、制作能力的“多面手”。

14年来,赖黎萍同志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足迹已踏遍省内数十个县(市、区),用青春和汗水在新闻工作中书写出优异的成绩。赖黎萍同志曾先后被省妇联、省公务员局授予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称号;被省委宣传部、省妇联等单位评为福建省首届十佳女新闻工作者;被省人事厅等单位评为科普宣传先进个人;被省直机关团工委评为“省直机关200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被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科协评为“福建省科技活动周先进个人”;被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授予金鼎奖优秀广播记者称号。

2001年至今,赖黎萍同志每年均有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和福建省各类新闻奖,其中一等奖4件,二等奖6件,铜奖1件,三等奖11件。其中,参与创作和编排的《早新闻(2001年7月1日)》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1年度广播新闻奖评选中获节目编排二等奖;参与创作的现场直播《海峡西岸行》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现场直播铜奖、荣获2006年度福建广播电视奖一等奖;录音新闻《表达心声 反独促统》荣获福建省第十届宣传人民政协制度好新闻一等奖;电视特写《两会进行时·履职》获福建省第22届人大新闻奖一等奖;录音专题《新形象 新成就 新跨越》获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好新闻一等奖。

一、满怀热忱、勤勉刻苦,努力做“采编播”合一的“多面手”

2000年赖黎萍同志大学毕业来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任编辑记者。由于大学里学的不是新闻专业,她虚心向前辈学习,总是保持敏感和认真的态度,尽量不让每一个即将发现的新闻线索从自己的手边、眼前,甚至是脑海里溜掉。2001年11月,在公交车上无意中听人谈起开学初各个学校都说要实施国家提出的学生饮用奶计划,可两个月来这一计划并没有实施。赖黎萍立即着手对相关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等进行了采访,并制作播出了录音专题《学生饮用奶计划流产引发的思考》,使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了第一个关注此事的媒体。稿件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省里相关领导批示各有关部门要对学生饮用奶计划加以重视,提出切实安全可行的实施方案。还有《考场拒绝答案词典》、《惠氏学儿乐奶粉为何难觅踪迹》等一系列具有服务性的稿件,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受到了好评。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期间,赖黎萍多次参与了省两会、高招、“9·8”投洽会等大型报道。在报道中与同事团结协作,认真完成任务,即使加班到深夜也毫无怨言。2001年7月正值建党80周年,赖黎萍与同事通力合作,精心策划采写了2001年7月1日早新闻,反映中国共产党80年光辉历程与业绩,展望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向建党8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这组早新闻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1年度广播新闻奖评选中获节目编排二等奖。2003年4月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改版后推出了一档全天候、每天不间断播出的《直通现场》栏目,要求每一位具备口播能力的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通过手机直接连线直播间,第一时间口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赖黎萍总是在接到新闻线索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认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力求在新闻事件现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充分认识新闻事件的本质和面貌,尽量用最简洁到位的语言表述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不懈的努力下,一些直通报道得到好评,很快成为了《直通现场》栏目的骨干记者。2003年7月“森拉克”台风正面袭击福建。作为唯一一名被派往台风前线的女记者,在那样恶劣的天气中,赖黎萍没有胆怯,没有退缩,与一同派往现场的另几名男同事受命组成流动直播室,顶风冒雨在泉州、厦门、晋江三地来回奔波,途中,在险象环生的情况下,及时与中央台连线,发回最鲜活的现场报道。

二、苦练内功、默默坚守,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时政记者

2004年2月赖黎萍成为新组建的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屏山记者站一员,主要承担部分省领导活动和会议的新闻报道。赖黎萍严格按照时政新闻采访的规范要求和领导的要求进行工作,做到认真细致,负责严谨。每个月采写的时政稿件都在25篇以上,及时准确报道了所负责部门的时政要闻。在屏山站这十年来,赖黎萍在工作中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勇于克服困难,不断学习完善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善于与同事们团结协作,以极强的责任感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完成了历届“全国两会”、“省两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 “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省党代会”、“省委全会”、“海峡论坛”、“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拉练)”等重大时政报道和日常的时政报道任务。并多次在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省两会”开幕直播中担任(广播)现场主持人,圆满完成任务。尽管时政报道任务重,赖黎萍还多次深入到福州、三明、南平的最基层,到工厂码头、田间地头采访在那里发生的可喜变化。由于素材生动、详实、颇有深度,因此回来后制作的广播节目收到较好反响。

当时政记者不易,作为一名女性时政记者更加不易,在工作中要克服更多的困难,需要得到家人更多的理解支持。2009年,赖黎萍同志成为了一名母亲。当产假结束后,她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她在跟随省领导的会议、调研中,认真记录不错过,捕捉精彩语句,研究领会领导意图,把握报道重点,努力在规定范围内完成广播录音特写,稿件得到了省政府办公厅有关领导的肯定。同时,赖黎萍同志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努力扮演好不同角色,争取家人的支持,也得到了领导的信任。2012年6月热带风暴“泰利”向我省逼近,苏树林省长前往一线部署防御工作,赖黎萍跟随报道,采录了丰富的现场音响,制作了时政录音新闻《一线的干部群众你们辛苦了》,生动展现了苏省长靠前指挥,紧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稿件播出后收到了听众的好评;2012年7月跟随苏树林省长赴港澳访问,采写了大量稿件,创作的录音特写《一曲闽乡情 满堂赤子心》,记录了苏省长与闽籍港澳乡亲话亲情议发展的现场,充分展示了福建省代表团的风采,稿件获第十九届福建新闻奖三等奖。赖黎萍在做好广播时政报道工作的同时,积极学习电视编辑业务,接受中心领导的调度,参与电视编辑和出镜记者工作,进一步提高和拓展了自身业务能力。创作的电视新闻特写《两会进行时·履职》获福建省第22届人大新闻奖一等奖;创作的新闻特写《履职》获福建省第20届人大新闻奖二等奖;参与创作的现场直播《海峡西岸行》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现场直播铜奖、荣获2006年度福建广播电视奖一等奖,受到了有关省领导、集团领导和广大受众的肯定和好评。

十佳风采

阙林福:士兵本色 百姓视点

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阙林福同志具有高度政治性与敏感性,在广播电视新闻单位担任多年新闻部门的负责人,他始终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编辑、采写的新闻始终与党和政府的声音保持一致,坚持做到“只帮忙不添乱”, 做到宣传工作与新闻工作协调一致。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多年来,每年能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宣传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年的宣传工作任务,所带的部室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编辑的《龙岩新闻联播》曾获2006年福建省广播电视优秀栏目,在担任龙岩电视台新闻部值班主任期间,新闻部也被福建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新闻工作先进集体”。作为《百姓视点》制片人,2007年度被评为“福建新闻奖新闻名专栏”。

二、勤学苦练、奋起直追,迅速完成从“军人”到“记者”的转变

1993年,该同志才从部队转业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原隶属县级龙岩市)、龙岩有线电视台。尽管他在部队期间就写过报道,拍摄过电视片,但他始终究认为自己是半路出家,与广播电视队伍里的大多数同龄人相比,已经慢了一步。也正是这“慢一步”的思想,他在新闻战线上勤学苦练,奋起直追。经过努力,很快成为了台里的业务骨干。第一年的作品获得了市级奖励,第二年的作品获得了省级奖励,第三年还被聘为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有线电视台“两台”新闻部副主任、主任。

1997年底,调到市级台工作。曾一度成为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电视台每月自采写新闻最多、省级媒体采用最多的记者。1998年初,台里准备开办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安排他去策划准备。通过调查,他给台里提交了一份以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倡导新风为宗旨的栏目方案——《百姓视点》,该栏目确定播出后,他也成为这个栏目的编导。这一年他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采写了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事件,在观众中引起极大反响。这一年,本人主创的节目,有二篇获得了福建广播电视奖专题类一等奖,一篇获得福建广播电视奖新闻类二等奖,三个市级一等奖,三个闽西首届文化奖。

三、以顽强的毅力和工作作风,坚持奋战在新闻一线

他不仅有良好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还有军人顽强的工作作风。相对于许多同志来说,他年纪算是比较年长的,但他仍坚持奋战在新闻一线。特别是在2008年2月,在前往台里制作参评节目的路上,腿脚摔伤,经医院检查是右膝前后交叉韧带撕裂,医生建议要马上住院治疗并做进一步检查,可他叫医生帮他把腿绑上支架后,又叫人背到台里四楼编辑室,坚持要把参评节目剪辑完成才去住院。住进医院后,又在双腿被固定的情况下,躺在病床上修改文稿。当年,他个人主创的节目,获得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1件,三等奖2件,获得福建新闻奖二等奖1件,三等奖1件。2009年电台与电视“两台”分开运作,由于刚分开,人手紧张,他既当主任,又当一线记者,常年一个人值班,坚持每天审核十档新闻、一档专题,审听二档节目。遇有较重要的采访任务都是亲自或带队采访。特别因腿伤又二次住院,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就回到单位上班,经常带着腿伤去采访新闻。

四、敢于实践 在新闻的道路上不断突破

善于“小题大做”,把看似一件很小的事件放眼到当时的大环境、大背景去分析,把一个普通的新闻做深、做透,做得更有新闻力度、更有感染力。如:2003年,一位老乡无意中给他说,他们单位的一位同志发明了一项新式立交桥,获得了国家2个专利。获得专利本不是什么新闻了,而他通过进一步交谈,得知这位专利获得者是一位下岗职工。当时国家一直在鼓励下岗职工要转变观念,自谋职业,自找门路。他立即意识到这条新闻可以做得更深一点,于是就找到那位专利获得者,并写了一条《下岗职工刘克勤奋应邀参加北京奥运交通论坛》的新闻。新闻播出后,全国许多媒体进行转载或来龙岩采访。这条新闻,也获得了当年度福建省广播电视奖广播新闻一等奖、电视新闻二等奖。

善于“大题小做”,从大处着想,小处着眼,重视根据政治和社会大背景,在一个新闻事件中用一个细节做新闻。如温总理2006年11月到龙岩永定灾区慰问,他根据总理主动邀请一因救人而英勇献身的人的家属照相的细节,发了一条《温总理:我跟你们一家照个像好吗?》的新闻。这条新闻在福建省广播电视年度评奖中,受到评委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最后被评为当年度福建省广播电视广播类新闻一等奖,并成为当年度福建省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的二篇广播作品之一。

善于“无中生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今采访新闻,不能光等新近发生事件,应该学会“无中生有”。这几年的实践中,他不断提升和突破。如:2008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期节目,西藏“3·14”事件后,以CNN为代表的西方媒体集体对中国进行了歪曲和偏向性报道。一上杭籍青年在北京建立反CNN网站,并发出公开信,号召大家“收集整理西方主流媒体作恶的证据,发出中国人民自己的声音”。阙林福同志以记者的职业敏感,迅速与上杭有关单位部门联系,打听他的家乡,找到他的家人,找到这位小伙子的联系电话,及时进行连线采访。采写的新闻《他要告诉世人拉萨事件“真相”背后的真相》,这一条新闻获得了第十五届福建新闻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