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4年第3-4期
www.fjsen.com 2014-05-26 15:30:26 来源:福建记协 责任编辑:邓宇虹    我来说两句

厦门日报社:构建新闻工作社会监督大体系

“开门办报”是党报的一项优良传统,但真正把这四个字落到实处,或者说能长年如一日地抓好这项工作,并且推陈出新者却是少而又少。厦门日报社这些年始终坚定理念,坚持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自己,化被动为主动,变外部压力为内生动力。在多年的不断摸索、持续积淀下,形成了一套“大监督”的新闻工作社会监督体系,组建了独特的工作架构和模式,报社也因此得到健康地发展。

为此,厦门日报社的新闻社会监督工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的表扬,2011年,中央“三教办”还把厦门日报社的相关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给予推广。

一、内外有联动:形成“大监督”体系

厦门日报社的社会监督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内外组合,内外联动,形成了一套“大监督”体系,通过“办好内刊、用活外脑”等有效手段,进行“广开言路”和“兼听并蓄”。

对外,多渠道倾听群众声音。为了更好地收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厦门日报社运用多种刊物为载体,全方位推进社会监督工作。目前主要架构是以《评报与监督》为主,辅以《报业之窗》、《采编参考》等三份刊物,它们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交织成一张强效社会监督网。《评报与监督》创办于2004年,刊登厦门日报专门从各个领域选聘来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工作社会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采编参考》的编辑经常走入大学校园,了解年轻读者对厦门日报的看法,选登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报业之窗》也常常向社会名流和资深人士约稿,收集他们对办报的意见和建议。2005年起,厦门日报在报纸上开辟了“我来评报”栏目,接受更广泛的读者意见。这些评报员和监督员是报社的活跃外脑,借助着他们,报社拓宽了外眼,更好发现问题、寻找差距。2010年前后,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针对这一系列刊物,多次作出批示,鼓励厦门日报继续办好内刊,更广泛地汲取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反映市民百姓的心声,思考广大读者的意见,把厦门日报办得更权威、更好看。

对内,推行上下结合的内审评报。这个做法,报社自己称为“第三只眼”看自己,包含三块内容:一是报社领导天天评报。自2001年起,厦门日报就正式推出了“天天评报”制度,报社领导必须天天评报,除非遇到出差、开会、值夜班。厦门日报社党委书记李泉佃同志率先垂范,每天坚持亲自评报近千字,为报社的评报制度作了最有力的巩固和推动。二是编委部门轮流评报,各编委、各部门也参与以周为单位的轮值评报。三是质量监控小组集体评报。报社专门成立一支质量监控小组,成员都是富有多年新闻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老记者、老编辑,他们每天对当天出版的厦门日报进行质量监控,从版式审美、文章选题、版块组合、标题制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定。当天评出来的好稿件、好版面、好标题、好版块当天公布,并予以物质奖励。这一系列内审制度,在报社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有效地激励采编人员自觉提高新闻业务能力。

二、执行有制度:严格执行不走样

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可供对照执行,时间久了,工作难免会走样。因此,报社在组建新闻工作社会监督员队伍之初,就制定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厦门日报社新闻工作社会监督员工作条例》。这份条例详细规定了开展社会监督工作的目的、社会监督员的条件、聘期和工作内容,明确规定社会监督员有权收集和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以口头或书面等方式,向厦门日报社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或提出批评和建议。《条例》要求社会监督员不仅要对厦门日报社系统的报纸、杂志和网站的新闻报道、图片版式、舆论导向进行“评头论足”,还要对厦门日报社系统的行风建设、廉政建设以及全体员工遵守宣传纪律和新闻道德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2007年,厦门日报又对老版本进行修订,增加了对监督员工作量的规定,要求每位监督员每月至少提供一篇评报或监督稿件。

这份制度在报社一直被严格地遵守着。报社指派专人负责社会监督工作,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工作人员不仅要负责引导和督促监督员按时按量履行工作,还要负责即时解答监督员的疑问,并在第一时间将监督员的意见转交给相关部门。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按照制度要求,负责召集每季度一次的座谈会,定期编发的《评报与监督》刊物等。而且,在各个细节的执行中也决不含糊。比如,制度规定社会监督员的任职有条件要求,那么选聘人员时,也是符合条件者才能被聘用。即使熟人介绍的,达不到条件也不能入选。再如,制度规定新闻工作监督员每人每月至少提供一篇评报或监督稿件,经常不写稿者,就按照制度条例,清出报社监督员的队伍。这些年来,因不能每月写稿而退出队伍的,约有三四个人,对其他监督员队伍形成一定的拘束力。

三、机制有活力:常变常新不僵化

厦门日报社从2004年起,组建新闻工作社会监督员队伍,到2014年刚好是十个年头,这项机制依然保有生机勃勃的活力。这除了执着的坚持外,还有与时俱进和常变常新的理念。

首先,从新闻工作社会监督员公开选聘制度说起。报社采用面向社会公开征聘的方式选聘人员,而不是指定。在公开征聘的方式下,自愿报名的应征者均是对报社怀着深厚的感情,而且通常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好的政治素质、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较广的群众联系面,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自觉把评报当作必修的功课。同时,报社规定每届社会监督员聘期不超过两年,聘期一到,及时更新换届,吸纳新鲜血液,确保社会监督员队伍的整体活力。十年来,报社从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先后聘请了几十位新闻工作社会监督员,在紧密互动中,监督员自身的评报水平和文字能力也获得了成长,有一些还升格为市一级的新闻阅评员。

再者,刊物也进行不定期改版,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和工作需要。这些年来,刊物历经多次改版,每改版一次,就变换或增补一次专栏名称,用专栏的变化来引导监督员的关注点转换。比如,近些年报社增辟的“热点众议”、“法眼析文”、“行风评议”等,引导监督员关注报纸的系列报道、大型策划以及稿件中的法规盲点,监督采编人员的职务行为,成效十分明显。

四、工作有创新:举办活动立品牌

厦门日报社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读者的想法,倾听读者的呼声,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举办活动,只求把厦门日报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2010年下半年,厦门日报社受人民日报社的启发,也举办了自己的读者开放日活动。虽说一开始是借鉴而来的开放日,但厦门日报社更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厦门日报社举办的每一场读者开放日活动,坚持每次重点推介一个名专栏,或一位名记者、名编辑,让走进厦门日报社的读者零距离地报纸的采编人员亲密接触,面对面地说感受,提建议,备受读者欢迎。读者提的建议报社也乐于接受。每次活动,厦门日报则腾出大版面,刊登活动当日读者提出的代表性意见和建议。报社领导还在评报时指出,读者的意见很专业,很精到,要将其运用到办报中去。

近些年来,厦门日报社“走出去”,与工青妇、团委、学校、部队等单位团体合作,“请进来”机关干部、公司职员、优秀党员、先进劳模、青少年学生等各类读者代表六七百名,举办活动三十多场。在广泛收集读者意见的同时,厦门日报社在读者中的知名度持续稳步提升,厦门日报党报品牌由此更加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厦门日报在每年进行改版和调整之际,还采用入户发放调查表、在报纸上刊登问卷调查表、在网上开辟专门页面等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性别等等读者,展开广泛调查,征求读者对改版的意见和建议,吸纳读者的合理化建议,从而赢得了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开门办报”,意在高远。这些年厦门日报的品牌力量愈发彰显,不能不说这多种形式开门办报,有效地提高了办报水平,巩固了报纸的品牌,确保了自费订阅的市场份额。由此,“开门办报”其实已经变成报社的内在要求和内生动力,厦门日报必将不懈坚持和努力创新。(王彪 李莉琴)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