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经营堂 > 正文

探析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的发展之路

2014-05-16 11:34:13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贾红分  
视频加载中...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的“微时代”来临,不仅使微小说、微博、微信等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微视听的文化消费形式微电影也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微电影俨然已成为当今最火爆的新媒体形式。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预测,三五年内,微电影将形成千亿元的产业规模,成为文化产业新的重要增长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微电影给予关注和研究,本文将从对微电影定义的界定着手,分析新媒体对微电影的影响和微电影兴起的原因,指出微电影未来的发展与方向,并针对微电影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传播特征;产业化

一、微电影是什么

对于微电影的诞生业界还没有一个绝对的界定,2010年12月27日,汽车品牌凯迪拉克与华人影星吴彦祖携手打造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一触即发》全球首映,宣传语中号称这是中国首部微电影,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而在2005年胡戈创作的《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在网络中也引起过极高的反响,后来网络视频短片在全球风靡,如2010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在优酷网首播,短短几天便创下几千万次的点击率。这些在现在看来似乎都是微电影的范畴,那么,到底什么是微电影呢?笔者结合了很多学者对微电影的解读得出以下几个观点:

1.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传统电影院主要是通过影院模式放映,微电影是借助新媒体的播出平台,主要是通过网络、手机等模式播出,这改变了传统电影高高在上的姿态,拉近了电影和受众的距离,使微电影的普及程度更高。微电影的这些特征都充分体现出了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

2.微电影不等于传统网络视频短片。一部电影诞生的背后,是一条庞大的工业流水化作业生产线,编剧、导演、演员、摄影、服装、置景、收音、特效,再加上剪辑、配音、洗印等复杂的后期制作工序,所涉及的财力、物力、人力都不是常人所能轻易应对。同样,微电影的制作在技术上和艺术上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这些专业化的要求上微电影并不等于传统的网络视频短片,微电影更偏向商业化的专业影视制作,而视频短片更多的是一种分享式的自娱自乐。

3.微电影不等于加长版视频广告。微电影不能等同于加长视频版广告,某种程度上微电影可能是因广告而生,但是它不应是为广告而生,它不能将诉求的重点和目的直白地表现为为商品和品牌宣传。微电影的制作者应该认识到只有以好的故事打动人,以独特的手法吸引人,才能使作品获得生存的空间,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谈及对品牌的宣传效果,才能找到微电影实现盈利的机会。如吴彦祖主演的微电影《一触即发》被媒体和业内人士称为“不是广告的广告”,这个案例取得的成效就充分体现了微电影与商业广告的巧妙融合,也证明了微电影不等于加长版广告。

二、新媒体对微电影的影响

1.新媒体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传播环境。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一般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新媒体的特征有移动性、即时性、互动性、自主选择性,这符合人们碎片化的娱乐需求,人们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1]。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88亿,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3.50亿人[2]。优酷网有报道称,许多网民接受并尝试在线上付费观看电影及微电影,新媒体数字院线网络发行平台正在以超低的价格、高清的品质获得越来越多网民追捧。微电影正好符合了这一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发展为微电影的成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新媒体的受众特点成为微电影成功的保证。伴随着新媒体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他们熟悉各种手机软件的应用,懂得运用网络,喜欢体验各种新鲜的娱乐方式。新媒体具有的移动性、即时性、互动性、自主选择性等特征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受众可以在网络上找寻自己喜欢的微电影。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传播活动更高效,更即时自主,传播的内容也更具吸引力。有数据显示,新媒体受众在网络上观看微电影的比例高达95.4%,所以,新媒体的受众特点对微电影的成功传播提供了保证。

三、微电影兴起的原因分析

1.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微电影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兴起的,它通过网络渠道得以广泛传播和观看,成为符合受众需求的一种新型娱乐方式。微电影借助网络向受众传播主要是得益于3G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宽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流媒体技术、Web2. 0等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电影固定的播放平台,也改变了受众的思维方式和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使网友之间能够彼此评论、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种平等的传受模式,这种新型的模式增加了受众的自主性、参与性、互动性[3]。另外,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使微电影的收看方式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收看微电影,这符合受众即时消费的需求,人们可以利用生活中各种“碎片”化的时间,用手机或电脑,感受一场青春的故事,旁观一段令人凄美爱情或是嗔笑一个有创意的无厘头幽默等等。

2.市场化下商业利益的驱动。在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下,如何将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成为众多艺术家思考的一个问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也定会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一些微电影跟商家合作,成了企业品牌的宣传和推广片。据统计,仅仅在2012 年前三个月,已经有数百家企业推出自己的定制微电影,而正在制作中的微电影也有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微电影具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喜爱微电影的多是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微电影有着很好的传播效果,它能唤起观众一定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对产品产生信任,再配以整合营销的策略,就能实现良好的商业目标。

3.新的媒介环境下受众的需求。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产生,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也改变着各种信息的传播方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人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的信息需要时,人们便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4]。于是微电影这样简短、灵活、轻松诙谐的形式满足了现代人的收视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这种快餐文化消费需要。另外,微电影有着极强的互动、参与性和自主性,这不仅能引起受众个性的张扬并且还能引发观赏的热潮。在微电影传播的过程中观众可自由参与评论,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将自己对电影的评价发布在微博、论坛和博客上,也可以参与豆瓣网、时光网等网站的影评活动。

四、微电影的未来方向

1.以剧本创意求发展,真正做到以“内容为王”。微电影制作中剧本的创意是微电影能否获得生命力的核心,剧本是影视创作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决定影视作品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高质量的剧本和剧本创意是当前微电影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5]。由于片长的限制,微电影的剧本写作要求要有高度的浓缩型,在最短的时间内讲出一个内涵丰富的故事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创意,这就对微电影的编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微电影的编剧不仅要有传统剧本编剧的叙事表达能力,还应考虑到年轻受众群体喜欢运用的网络语言,应有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从传播学上讲,内容和创意本身就是传播的核心力量,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一定要能打动人们的内心,既要有对现实的批判、有对生活的领悟,又要有对人性的叩问等。

2.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微电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的区别是参与的广泛性,但微电影如果仅仅被演绎成一场“草根秀”的狂欢,那就必将形成一种尴尬的局面,这将会影响微电影的健康发展。“草根秀”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它容易导致创作的低俗化、庸俗化和媚俗化。所以,微电影的创作团队一定要运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当前的微电影在创意和运作上已经有了专业化团队的影子,已经有了专业的制作人和名人导演的加入,如姜文的《看球记》、徐峥的《一部佳作的诞生》等等;在首届微电影节中张艺谋、冯小刚等导演对微电影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示将会拍摄微电影。另外,就是微电影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由于微电影的快速发展,微电影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各大影视制作公司和视频网站可以通过组织微电影大赛,举办微电影节等活动发掘新人,扩大微电影的影响力,以便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微电影,以实现微电影的良性健康发展。

3.产业化经营,创新盈利模式。微电影是集新媒体、电影和广告于一体的商业化模式,它的盈利方式目前还比较单一,如果作品只重视它的广告价值,这势必会影响到微电影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因此,微电影一定要实现产业化经营,不能只依托广告、点击率获得盈利,也应注重其衍生产品的开发。例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在受到热捧之后,其主题曲《老男孩》也以单曲形式发行,并取得了很好的销量,这是微电影在拓宽收入渠道上的取得成功的一个案例。另外,微电影也可以改编为动漫、小说,使其获利方式更加多元。在其他途径上,微电影也可以打破只与网络视频媒体合作的局限,增加与电视媒体合作,以扩大版权收入。例如:陕西卫视开设的栏目《华夏微电影》。还有就是微电影付费模式的开拓,2012年11月20日,国内首部收费的微电影《身度》上映,这又为微电影的商业盈利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

微电影的产生是新媒体形势下微视听文化消费产品受人欢迎的反映,它是新媒体环境下电影发展的一种新产物,它开拓了电影新的表现形式,丰富和拓展了电影的内涵。当然,目前的微电影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对微电影没有建立相应的审查制度,没有相应的产权保护机制,以及盈利模式仍不清晰等等。因此,我们对微电影规范发展的探索仍将会继续,相信随着业界和学界对微电影的不断重视,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

(作者简介:贾红分,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学影视批评研究。)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2012-07-19.

[3] 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5).

[4] 微时代来临,更多表达更多浮躁[N].新华日报,2011-05-18.

[5] 向北.微电影营销来袭[J].市场观察,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