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三项学习教育园地 > 正文

汤华:大力弘扬新华精神 引导记者坚守报道原则

2014-05-15 11:59:36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汤华  
视频加载中...

根据中宣部贯彻落实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的要求,我们坚决支持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新闻行业规范发展。

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是新形势下加强新闻队伍建设、解决新闻界突出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统一部署,近期以整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为重点,有利于纯洁新闻队伍,刹住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歪风。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新华社一直注重加强对采编人员的新闻职业道德培养,始终强调把履行新华社职责、维护新闻真实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对于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履行党和人民“喉舌”“耳目”职能的基本前提。新华社党组明确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虚假报道,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教育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大力提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水准,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着力完善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确保新华社社报道真实、客观、准确,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切实维护新华社的权威性、公信力。

从发扬新华社宝贵精神、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看,坚持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一代代新华人始终不渝的新闻理想和职业追求,形成了弥足珍贵的核心价值。这是新华人的立身之基,是新华精神的鲜明底色,也是使我们事业得以不断传承的红色基因和不竭动力。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永远保持新华人的品格、风骨与尊严,十分珍惜新华社的良好社会声誉和新华社记者的良好职业形象,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敲诈、有偿新闻与虚假新闻。

二、不断强化纪律意识、法律意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新华社社先后制定并严格执行《新华社党组关于确保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七条规定》《新华社关于确保新闻真实、防范虚假新闻的意见》《新华社关于防范新闻报道失实的采编操作办法》《新华社采编工作防堵差错责任》等规定,严格发稿流程,明确签发责任,切实落实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有偿新闻、有偿不闻与虚假新闻等违规违纪行为。

这些规定要求,对以新华社记者或工作人员身份在社会上“帮忙”“牵线”“平事”换取利益等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严禁以采写内参或公开报道的名义搞“有偿新闻”、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取利益或进行经营活动。严肃查处新闻信息产品营销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坚决反对并查处营销活动中出现影响新华社履行职责的行为。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对新华社采编、营销人员进行监督。坚决打击冒用新华社名义欺诈、侵权的行为。同时,加强国内分社重要采编岗位人员选配,更加突出对工作经历和政治表现的考察筛选,对不适合在采编岗位工作或发现有有偿新闻行为的人员,坚决调离采编岗位。

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依法惩处通过互联网恶意散布不实言论的不法分子后,新华社修订《新华社工作人员开设个人网站和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新华社工作人员开设个人网站和使用社会化媒体,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新华社声誉和利益,积极传播健康内容”,不得“发布和传播虚假、未经证实或易引起社会公众争议的新闻信息”。禁止擅自打着“新华社”旗号或以“新华社工作人员”身份在各类场合发布不当言论。

三、不断加强队伍教育培训和自律管理,深化“走转改”活动

在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中,要认真查找本单位存在的隐患并加以解决;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虚假新闻等违纪违规问题。

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培训中,结合加强新闻道德建设和行业自律的新要求,加强新闻队伍职业规范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辅导讲座等形式,引导采编人员增强法律意识、明确行为边界。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及时发现、大力宣传坚定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记者编辑,让“好记者”讲述“好故事”、发出“好声音”,推动全社上下树立保持良好风气。

深化“走转改”活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关乎媒体的形象、声誉和权威性、公信力,是必须坚守的职业道德底线。新闻记者的天职就是追问真相、探寻真知。然而,真相往往隐藏在扑朔迷离的表象甚至假象之中,故了解真相首先必须用“脚”走近新闻事实,即深入现场采访,掌握一手材料,通过去伪存真,达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目的。同时,对新闻记者来说,仅了解“真相”还不够,还应当掌握“真知”,故还必须用“脑”解析新闻事实,通过去粗取精,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后者对于新华社发挥中央智库作用尤为重要。

调查研究是新华社的优良传统,也是一大优势。新闻工作说到底是调查研究的工作,我们要在深化“走转改”活动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紧围绕中央、省关注的重大问题,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立足于世情、国情、省情,深入实际加强调研,使调研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和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似是而非、真假难辨的种种庞杂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的“国家队”,新华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以专业化的操作手法,真实全面客观准确地报道真相,有效回应社会关切。要确保内容真实、材料详实、情节属实,坚决防止道听途说、任意拔高,甚至主观编造。努力维护新闻真实性,坚决杜绝虚假报道。

加强自律管理,坚守报道底线。大力弘扬新华精神,引导记者坚守“客观、真实、公正”的报道原则,规范职业行为,恪守职业道德;强化把关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对违反职业道德导致不良后果行为的逐级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新华社福建分社党组书记 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