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4年第2期
www.fjsen.com 2014-03-25 17:51:59 来源:福建记协 责任编辑:邓宇虹    我来说两句

在路上,以责任的名义

吴林玉

一张报纸能干什么?它为社会传递的能量能有多少?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职业记者又将如何安身立命,其责任使命与事业方向何在?这个问题经常困扰我,答案好像很多,又好像难着边际,但每天一早收到散发油墨香的报纸时,每次看到自己或同事辛苦采写的新闻跃然纸上时,每次看到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经过报道得到重视或解决时……对记者这一职业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便会加深一层。社会责任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当前最大的责任就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鼓与呼。实现中国梦,人人都可添把力,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做好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

白岩松说:“一个好的记者一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2001年7月的一天,晚报刚刚创刊一个月,也是我正式成为一名记者后的第一次独立采访,在去仙游县龙华镇金沙茶场采访路上偶遇一年过花甲的老人,烈日下他转车三趟来到金沙村寻访两位贫困生,给他们送上每人300元的助学金,这些都是老人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工资。看着浸透老人汗水的助学金,受助学生和他们的父母都哭了。感动之余,我决定暂停定好的采访任务,而是跟随老人继续走访贫困生,6个小时的行程,8家贫困生,2400元的助学款,夜幕降临后随老人回到他简陋的家,听到一个令人感动至今的爱心助学故事,晚报也破例以此刊发了这个老人的人物专题,这也是老人第一次以个人方式上报,见报后众多读者为老人默默无闻的奉献所感动,打进晚报热线要求参与助学的爱心人士络绎不绝。对这效果老人很满意,他说:“上报不是为了宣传我,而是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心助学的公益事业来。”很多年以后,老人获得的头衔越来越多,采访过他的记者上至中央台,下至基层报道组,不下百人,但偶尔看到记者还是能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乐呵呵地说句“你可是第一个给我做专访的记者。”这位老人就是曾德梅,如今已年逾8旬,也是全国闻名的“助学爷爷”、“爱心老人”。十几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仙游县18个乡镇、300多个村庄、200多所学校,行程近10万公里,先后募集助学款2444万元,使11139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其中毕业参加工作的就有500多名。媒体的争相报道,让老曾化作一个符号,一个充满爱心和希望的符号,因为这样的报道更多地激发了社会上强烈的爱心效应。

2011年六一节前夕,晚报策划了一个关爱特殊孩子的专题——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并联系一些爱心企业参与捐助活动。通过多方联系,记者来到陈小英的家,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因为双胞胎孩子都是兔唇患者,丈夫因此抛家弃子远走他乡,靠她一个人在服装厂打工养家糊口,一直希望能攒点钱或有人捐钱给孩子看病,但又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不让人知道,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她拒绝让孩子见报,但想到报道可能引起有关部门或爱心人士的关注,她又犹豫了,看她痛苦的样子,记者的心也纠结起来。经过和同事商议,我们最终没有让孩子“见光”,而是以内刊的形式把她的故事反馈给一个专门帮助兔唇孩子的民间慈善机构以及有关部门,也一再跟踪资助情况。一年后,两个孩子都得到了一次免费手术的机会,也有一些爱心人士给她捐款捐物,虽然离孩子康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陈小英非常感激,每年以自己的方式——给记者送一篮子自家产的龙眼表示感谢。

老曾的故事让我看到媒体彰显的正能量,看到了一种深刻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陈小英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任何一次新闻传播都要考虑一个责任媒体应有的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

我想,只有那些真心实意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记者,那些心甘情愿为新闻事业献身的记者,那些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记者,才能拥有和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眼下,不少记者受到利益驱使,不少假新闻见诸于报端,见诸于网络。在他们眼里,早就将社会责任感抛诸了脑后。2003年9月26日,在中国新闻史上,也许是个值得记下一笔的日子。这一天,新华社播发了山西繁峙矿难中的记者违纪案件事实,11名因收受金钱和礼品而“集体失语”的记者及违纪事实,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一事件从反面提醒新闻从业人员,增强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多么的重要。换句话说,倘若这11名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很强烈,想必面对那么多死难的矿工与金钱的诱惑两者之间,他们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13年的记者生涯对我来说是一段长长的跋涉,这期间,经历过爬山涉水寻找新闻的艰辛,烈日下守候新闻现场的迫切,彻夜改稿的疲惫……作为记者的我们同样要常常面临很多不寻常和困难艰险的采访,台风暴雨的时候要在第一线采访、深更半夜的时候还在奋笔疾书、严寒酷暑时仍然要坚持在外奔波,很多人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很风光,但是表面的风光背后,隐藏的是辛苦、牺牲、承受、责任和危险。但无论如何,多年的记者生涯让我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读者的需要时刻牵扯着我们的心绪,让我们时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待并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或者重大的变革。

社会责任感就是记者的灵魂,每一次采访都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光荣。新闻在路上,我们也在路上,在行动,以责任的名义。 (作者单位:莆田晚报)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