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方汉奇:“好记者不是一锤子打出来的”

2014-03-19 16:09:35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五老评热点】

编者按

近日,有媒体作了一项调查,在当今外表光鲜、实则艰难的职业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记者、医生和律师。曾经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而如今这个职业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当前的新闻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操守?一个好的记者是如何炼成的?

聚焦以上热门话题,光明网有声互动节目《“五老”评热点》采访了从事新闻学教育和研究60余年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本版将访谈内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我们的新闻学教育出现了问题

新闻工作者应该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职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些记者已经或被动或主动地忘记、迷失甚至背弃了自己当初的新闻理想,做出背离社会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情。

出现这种现象,一部分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记者利用新闻采访权、舆论监督权寻租的机会多了。但是,出现这些问题也不能全部归咎于市场——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有很多年了,他们的记者大多还是能够通过自律和他律来约束自己的新闻采访行为。

出现新闻道德缺失的问题,从一个层面证明了我们的新闻学教育出现了问题。日本新闻教育家小野秀雄认为,新闻学专业有两门功课必不可少——一个是新闻史,一个是新闻伦理。

方汉奇:“好记者不是一锤子打出来的”

  方汉奇

学习新闻史会涉及新闻道德的内容,但是上课的时候,却可能是老师言之谆谆,学生听之藐藐。学习新闻史就是要教会大家以史为鉴,继承好的传统,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比如,哪些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这在新闻史上都曾经出现过,学生可以从历史案例中得到启发,用以指导自身实践。

除新闻史外,新闻伦理课程涉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尊严和本分。在市场经济时代,来自社会上的诱惑很多。新闻职业受人尊重,站在道德制高点,如果连记者本人都失去了底线,怎么可能做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