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精彩观点 > 正文

“三大春晚”停办,既是谢幕也是开始

2014-01-21 09:16:11  来源: 福建日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每年文化部的春晚都是从五月启动,九月开始集中筹备,可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得到播出通知,今年的春晚不再办了。”记者近日从文化部艺术司演出管理处获悉,2014年文化部春节晚会目前已确定停办,1992年开始举办的这一台晚会,今年春节期间将作别观众。据了解,今年和文化部春节晚会一起停办的还有公安部春节晚会、民政部与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主办的双拥晚会。至此,“中国春节四大晚会”中仅剩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棵“独苗”。

应该承认,“四大春晚”各有特点和优势,多年来给人们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充实了亿万观众的春节文化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然而,走到今天,“四大春晚”疲态尽显。由于人们的文化选择日趋多元化——网上的内容丰富多彩,电视剧、电影好戏连台,旅游、聚会、民俗活动也被很多人所青睐,“四大春晚”在人们的节日选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同时,人们的审美品位越来越高,对各类春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各类春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即便是代表着最高质量的央视春晚也常受质疑和指责,日渐式微,其他春晚的质量难以同央视春晚相提并论,还存在演员、节目、主持人、风格等同质化现象,观众认可度更是堪忧。由是观之,这三台春晚的停办,顺应了春节文化市场发展的潮流,是明智之举。

“四大春晚”一般都从年中甚或上半年就启动,在年底前几个月就开始集中筹备,分别需要使用大量的演职人员——很多演员还是在校学生或儿童。这些演员排练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可能会耽误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另外,尽管几台春晚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即便有企业赞助、广告等收入,每台春晚邀请明星大腕、营造晚会氛围与打造舞台效果的花销都不少,在客观上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从这个角度看,合并春晚、精简春晚,让春晚走少而精的道路,改变春晚过多过滥的现象,显得尤为必要。

2013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三大春晚”的停办有据可依。其实,精简春晚和精简会议、文件以及控制三公消费、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等活动一样,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务实之举,释放了正能量,顺应了民意。笔者以为,“三大春晚”的停办,既是谢幕也是开始——对于泛滥铺张的晚会现象而言是谢幕,对于节俭清新的晚会现象而言则是新的开始。我们希望,“三大春晚”的停办能够产生良性示范效应,各类晚会都能多一些铺张浪费的谢幕,多一些节俭清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