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12期
www.fjsen.com 2014-01-10 16:04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关于杂文多样化的通信

黄鲲致王仲莘

王部长:

谢谢您惠赠《我的档案第三集》一书,这些天我正饶有兴趣地拜读。

您的杂文平实中透着幽默,言之有理,有的放矢,我是喜欢这种文风的。宋志坚的序是一篇很好的评论,他着重说的是建设性杂文和批判性杂文的归类,我也同意,不重复了。不过,我觉得《闽游杂记》这一辑的23篇文章另有特色,不可忽略。

《闽游杂记》写于1993年,算起来,这大概是您从福建省委宣传部领导岗位退下前或刚离休时的作品,无失落之感,也无“悲秋”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轻松、喜悦和豪情。山川人文,涉笔成趣。情绪饱满,文笔优美。例如《和平的旗帜》一文,只有300余字,却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读后常使我想起湄洲岛的妈祖山上妈祖女神像头顶上那颗熠熠发光的明珠,这篇富于诗意的短文同样是闪着光彩的。

与此文同类的还有《赞大赤壁》等文。华丽的景象使作者情不自禁地用华丽的语言来描述这“飞彩流丹,霞光满目”的大赤壁,而“俯视水中倒影满湖红浸,摇曳飘忽,更加赏心悦目”。从而“我以为,百里金湖,……最有特色的景观,莫过于大赤壁者”。

作者如此放怀赞美山水景物,这与作者平素擅长写作智性思辨性杂文笔法是大相径庭的,但毕竟是杂文家,写景物也是收放有度,情中寓理的。写妈祖女神像的风采,紧接着“我感到她不只是一座弘扬妈祖文化的丰碑,从两岸关系而说,她也是一面和平的旗帜,一部统一的宣言。”二十年前作此论断,可见作者的真知灼见。

现在报刊上游记不少,但有特色的不多。有的类似广告推介或说明书,有的又过分抒情渲染,而缺乏理性思考。《闽游杂记》里的文章触景生情,情中悟理,如《三十六脚湖是一面镜子》,读来口味无穷。平潭的三十六脚湖是一个美丽的淡水湖,这篇文章关键在写这面“镜子”:“历史上也曾有人想把这个湖填掉,……想起我们工作中犯过的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错误,原来我们的前人也曾犯过。谢天谢地,‘观成万亩’的宏伟计划幸好没有实现,不然的话,今日平潭的供水岂不更成了问题?”读到这里,不但知道了三十六脚湖咸水变淡水的知识,而且知道了一点有关历史,以史为鉴,照了照镜子,引起思考。

《闽游杂记》是抒情的杂文,是风土人情的随笔。作者行走八闽山川、领略秀美风光之余,摄取最具特征意义的景物来表达思想感情,并由此思考一些问题,使文章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应。作者在20多年前曾提出过“妈祖文化”和“大武夷观”的建议,直到晚年仍然在观察思考这方面的事情,并认为走路和思考是晚年生活保持青春活力的一个办法。《闽游杂记》或许正是作者对自己的目标的一个实践。

以上看法当否?盼示。

    恭祝

大安!

黄鲲

2013年10月31日执笔

王仲莘致黄鲲

黄鲲同志:

10月31日来信收到,因事未能及时回复,希谅。你对拙著《我的档案第三集》中的《闽游杂记》情有独钟,说了那么多好话,不仅使我受到鼓励,也使我受到启发。

你说得对,这些文章是我刚离休时写的。1992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我跑了省内很多地方。这次跑和以往不同,在岗时下乡主要是抓工作,这次不带任务,重点是考察,考察各地的人文自然资源。一路上听到许多闻所未闻的民间习俗,看到许多见所未见的山水奇观,还有一些是正史上看不到的趣闻传说。所见所闻,都不是很显赫的东西,所思所想也不很复杂,要把它们写成一篇通讯或评论不够条件,要舍弃又觉得可惜,因此我就用这种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目的是为了保存资料。1994年出版《屏山札记》一书时,我把一部分杂记收入其中。

不料,引出著名学者、杂文家罗竹凤同志一大篇议论。他在同年8月9日给我的信中说:“拜读大作《屏山札记》后,对我的启发主要是杂文多样化问题。杂文不必是一种模式,即就一事发一通议论。……记得你过去赠我的一本杂文集《华林集》,内涵丰富,书中有不少游记,当时的感觉,这是一种新的突破,向多样化迈出了一大步……这次拜读的《屏山札记》,题材包括民俗、游记、外国观光等,花色品种更加齐全。”后来,罗老又写了《读〈屏山札记〉所想到的》一文,较为系统的论述了杂文多样化问题。说到书中的具体篇目,他说:“我最喜爱的是《闽中三女》一、二、三,尤其是惠安女最有趣。还有《土楼的故事》、《会说话的土楼》、《永定拉面》、《坎市三杰》等都是妙趣横生,浑然天成。”

罗老是大学者、大专家,他的这些话也不是随便说的,这一点我清楚。但是,我总觉得他对这些土里土气的东西有点偏爱,于是我也曾想过他对杂文的界定是否失之过宽。但是,对罗老提出的杂文多样化问题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这件事关系到杂文的社会效益和自身的兴衰。你的意见和罗老的意见是一致的。所以读了你的来信,我很自然的就想起19年前罗老写给我的信,以及他在《杂文报》上发表的那篇文章。

其实,从历史传统来看,文章多样化并不是什么问题。《古文观止》被称作古代散文集,这可以理解,但那里面有多少是杂文啊,仅以“论”、“说”、“序”、“书”、“诏”等等明显的言论体而言,也在三分之一以上。何况散文中也夹杂着精彩的评论,比如《陋室铭》、《岳阳楼记》这两篇文章,倘请专家点评,可能会说这是“带有评论色彩”的散文,但实际上它们在倡导简朴精神和为民情怀上所产生的影响,比两篇评论要大得多。如果把这些文章也都算上,那杂文所占比例则更大。现代杂文,可能品类没有先秦时期那么多,但是总的说也是多种多样的。鲁迅的杂文是多样化的,毛泽东的杂文也是多样化的。《人民日报》资深编辑、杂文家刘甲同志生前对我说过,他打算选编一本毛泽东杂文集,不知后来编成没有。其实,毛泽东的文章也是多种多样的。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早期文稿》中,收入他本人的作品132篇,其中有时评、论文、书信、读书批注、日志、纪事录、谈话、广告、报告、通告、启事、文电、章程、课堂笔记等。时评是杂文,其他文章中也有不少是杂文。毛泽东善于运用杂文的笔调撰写公文,从青年时期到晚年,一直保持着这个好传统。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的名义写的“命令”和“告台湾同胞书”,这些文告篇篇都是脍炙人口的杂文。

在我的印象中,五、六十年代杂文还是比较多样的。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从报刊上发表的作品看,杂文的种类、题材似乎不是在增多,而是在减少,杂文单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罗老所说的“就一事发一通议论”的杂文体,几乎占据了整个杂坛。原因我也说不清楚,但是作为杂文队伍的一员,总是希望杂文的情况能好起来。当然,首先是要有人写。一批老的杂文家谢世后,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希望年轻同志能够填补他们留下的空白。还有,就是媒体要支持。现在有的杂志规定,用书信形式写的文章不用,序言不用,书评也不用。这样的规定与多样化无益,值得商榷。

安康幸福

王仲莘

2013年11月30日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