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三项学习教育园地 > 正文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群众路线论述文献选编

2013-09-02 11:29:20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第二部分

一、李长春论述选编

1、文化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2003年6月28日)

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我们曾做了大量探索,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释放的能量有限。根本的问题是要创新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是文化市场的消费主体,群众通过市场来选择和实现自己的文化消费。面向群众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市场与面向群众是统一的,与坚持“二为”方向是一致的。解决两个面向必须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作保证,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调动积极性,才有创新的动力。因此,改革的着力点是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

(选自《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345-346页。)

2、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2003年12月6日)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利益而奋斗,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要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从人民群众最希望做的事情做起,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大力讴歌人民群众的英雄业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在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引导群众,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推进我们的事业。

(选自《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525-526页。)

3、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2003年12月6日)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更加紧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随着这一目标的逐步推进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深层次、高要求的特点,这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国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总的来看,我们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要。现行文化体制存在着政事、政企不分,轻视市场机制作用,法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还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选自《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531-532页。)

4、坚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2004年12月17日)

坚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就是要全面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选自《巩固成果,抓住机遇,努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497页。)

5、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5年10月26日)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只有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最终目的,以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为基本途径,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检验尺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选自《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2页。)

6、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在办好事、办实事上下功夫(2005年10月26日)

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在办好事、办实事上下功夫。要把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要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人民群众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选自《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