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三项学习教育园地 > 正文

蔡小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牢牢把握正确导向

2013-09-02 11:25:56  来源: 福建记协  作者: 蔡小伟  
视频加载中...

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在改革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多样多变,互联网上众声喧哗,一些商业网站片面追求利润发布信息,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背景下,党委、政府对新闻宣传的要求更加明确,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引领主流舆论和主流价值观,提供权威信息的期盼越发热切,因此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任务更加光荣而艰巨。党和人民的期待和需要,是我们坚守阵地的核心竞争力和不竭的动力。

在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新闻媒体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新闻媒体应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按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把好导向,深入实际,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闻战线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相一致的,与把好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相一致的,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相一致的,与坚持我国新闻管理制度是相一致的。

1.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党管媒体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本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媒体不是个人的工具,也不是哪个部门的工具,它只能是党的工具。这点我们要保持清醒。我们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党的基本政治路线、重大原则问题、重要方针政策,必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准确地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要在组织上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着眼形势任务需要不断提高新闻媒体领导干部的舆论工作水平。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媒体的领导人要“有两把刷子”。党管媒体的要求要落到实处。对新闻单位干部的任用、管理、晋升要与执行宣传纪律挂钩,对政治立场和政治导向上出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党管媒体的要求贯穿到市场化运作的都市类媒体和商业网站,强化其社会责任和导向意识。

2.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事业对新闻宣传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出发,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以大事要事难事宣传为重点,主动融入大局,推动实际工作。

新闻实践中,影响大、反响好的新闻宣传战役,首先是选取的主题紧扣中心工作,切中时代需要。主题选准了,角度找对了,文章就比较好做。近期,各地各新闻单位要精心组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三个必须”宣传,组织好经济形势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建设美丽福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改革、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等主题宣传,积极配合实际工作进展,挖掘典型案例,多形式、多侧面地跟进报道,将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舆论先行、舆论推动的作用。围绕大局要有中心观,策划选题时,要充分考虑报道的社会效果是不是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是不是符合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要求。

要深入基层找大局。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是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集中体现,大局根植于基层和实际,不是高高在上的。中央和省委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必然在基层的火热实践中体现,在基层干部群众的努力和奉献中得到体现。大局既是努力方向,又体现在一个个基层的新鲜事物中;大局是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人民群众的诉求、心声。我们要上下结合,吃透两头,把国计和民生结合起来,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以小见大、短中见深、由点及面、以事喻理,既宣传好党的主张,又反映好人民群众的心声。福建日报开展的“党报记者基层共学十八大精神”系列采访活动和省广电集团喜迎十八大纪录片《领航》,就成功地上下结合,以具体的实践阐释理论、政策,受到受众和领导的一致肯定。

3.着眼建设性,引导社会热点、开展舆论监督。收入分配、就医就学、住房社保、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难点是社会舆论的聚焦点和舆情发生的源头。做好热点引导,要将“辩证看”和“务实办”紧密结合,着力推动化解问题、疏导矛盾、排忧解难,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中引导舆论、提升引导效果。要直面热点难点,及时介入各项民生工程建设过程,把舆论引导和回应关切相结合,把展示成效与跟踪过程相结合。要搭建沟通平台,推动群众与有关部门良性互动,形成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

舆论监督要把握好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真实、客观、理性、冷静,要坚持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党和政府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选题进行监督,还要善于借助人大、政协系统和纪委、行政监督的力量,形成监督合力。要把好监督节奏,力求取得实效。要加强舆论监督的管理。舆论监督的权力是党委政府和人民授权给我们媒体的,要掌握在媒体的领导班子手里。这个权力,不是我们媒体自身的,更不是记者自身的。对选题、采访、核实等几个环节都要把握好。要讲求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对一些案件细节的披露,不能搞成“普及教育”。在监督中,要防止“用力过猛”、“一拍就死”,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当事部门和当事人勇于改过、积极补救的行为要给予后续报道,以求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

4.坚持改进创新,提高宣传实效。社会的发展、受众的期待、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竞争,无不在时刻逼着我们不断创新。创新是全方位的,但最根本的是内容上的创新,关键是要增强新闻报道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和实效性。要学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最近改进创新的做法。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特征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语境下,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优势,努力提高新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一要增强思想性。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优势在思想性。要深入阐释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战略部署和政策走向。善于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信息流中找到社会发展进步的脉络,以独到的站位和视角帮助读者正确地观察、思考、分析和评判。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挖掘、推广来自基层的创新创造,将展示成绩与揭示经验结合起来,推动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结合起来。二要增强贴近性。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将“枪杆子”和“笔杆子”紧密配合,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新闻宣传更要紧贴实际。某种意义上说,问题是新闻之源。要贴近实际,树立问题意识,主动思考改革发展的前沿问题和事物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我们有些正面报道,报了就报了,不知道它要解决什么问题。经济工作中有很多实际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破解。如怎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局部过热问题,怎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怎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怎么解决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问题,等等。但是我们一些经济报道,没有跟问题相结合,没有针对性,或者浅尝辄止,没说透,报道与实际经济工作形成两张皮。要深入把握人民群众的期盼心声,如实地将其传播出来。要紧密配合党委、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尽早发出权威声音,有效引导舆论关注,稳妥应对舆情危机。要拓展前瞻思维,当好“瞭望者”,传达时代气息,敏锐地捕捉社会发展的新事物新苗头。三要增强服务性。要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社会信息需求的新变化,积极拓展媒体的服务功能,为受众提供更多及时丰富的实用信息,提供更多积极健康的民生节目。比如海峡都市报的“968111公众服务平台”,依托海峡都市报社的品牌优势,吸纳众多知名厂家加盟,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目前已向全国20多个城市拓展。省广电集团电视综合频道近期新闻联播改版比较成功,信息量、服务信息增加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与东南卫视新闻形成差异化发展。福建日报、一些地市媒体的改版效果也很好。四要增强感染力。要持续改文风,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角,把火热实践作为报道的主题,坚持多用数据说话,多用事实说话,切实做到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充分利用官方微博、短信平台等现代网络手段与受众积极互动,吸引受众参与。媒体主办一些社会活动,也是增强互动,扩大影响力的有力手段。

还要善于借助最新科技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阵地。在实践中,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把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

5.坚持以我为主,积极引领网络思潮。网络对现实生活的介入越来越深,网络的动员能力不容我们忽视。网络新闻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一些媒体被网上负面信息“牵着鼻子走”,盲目跟风炒作,甚至刊发网民蓄意编造的假新闻。最近公安机关打击一批造谣传谣的网络推手,暴露出网上谣传之害。要坚持以我为主,积极主动发声,引领网络思潮,努力掌握舆论互动的主动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煽情化、低俗化、偏激化的网络思潮,以积极健康向上、客观理性全面的主流舆论加以引导。要认真分析网络舆论,既把它当做体察民意的“晴雨表”,又不能盲目地把网上声音当成社会主流舆论。要加强与网络媒体的互动联动,及时回应有价值的网上消息,以真实、权威、客观、翔实的报道引领舆论走向。积极探索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动员网民、组织网民共同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像国新办组织广大网民开展“中国一日”记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央视《新闻调查》节目动员网友拍摄各地违规豪华办公楼图片那样,成功地动员网民、影响网民。现在网络上有一股编造假新闻的暗潮,我们的媒体在转载、发评论时,对太离奇的新闻一定要多个心眼,核清事实。有些假新闻专门编造好人好事,也要警惕。使用互联网信息作为新闻线索,必须查证信息来源,核实内容真伪,遵守著作权法律法规。严禁使用未经核实的微博信息,或以未经核实的微博信息为线索进行报道。严禁使用低级庸俗的网络信息。要准确把握网民心态,主动阻击网络谣言,通过严谨核实和深入调查,回应关切,澄清传闻。近年来,中央媒体针对网络传言开办一些栏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人民日报》开办《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回应》,中央电视台开办《真相调查》等专栏,就很多涉及重大灾害和社会事件的传言及时进行调查和辟谣,澄清事实,收到良好效果,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