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报刊出版 > 正文

福建日报创刊64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1周年特刊

2013-08-22 11:10:03  来源: 东南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我和你零距离

一纸风行,历久弥新。8月25日,福建日报将走过64年的历程。

60多年来,福建日报始终坚持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回应群众关切,发挥着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群众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我们始终与读者零距离。秉承开门办报、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我们认真倾听读者的意见,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版,使福建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注重发挥广大通讯员“半壁江山”的作用,使福建日报在基层的根系扎得越来越深,不断增强着党报的传播力与引导力,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集聚正能量。

我们始终与基层零距离。“最好的新闻在脚下”,多年来,福建日报记者始终坚持用脚板写新闻。在防抗台风的最前线,记者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动;在海峡对岸,驻台记者第一时间播报宝岛动态;走进农村、厂矿,记者感受着基层百姓的酸甜苦辣……基层是锤炼品质的广阔天地,实践是学习提高的最好课堂。在持续深入地开展“走转改”中,在报道火热的生活的同时,福建日报记者也不断地端正着自己的职业态度与职业追求。

我们始终与群众零距离。除了办好报纸,福建日报始终把承担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在事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举办读者节、金秋助学、爱心赈灾、对口帮扶……60多年来,福建日报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党报始终为民的发展理念。

同呼吸、共命运,福建日报与你零距离。

我们这样倾听

声音

7月29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邀请10名读者,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倾听读者声音,凝聚办报合力。

“‘顶天’做好各级领导关注,‘接地’做好普通百姓民生。”福建日报改版方案中的这两句话说得好。开门办报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传统,对于福建日报来讲,密切联系群众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就报道的对象来讲,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就受众的对象来讲,要有读者的视角;就依托的对象来讲,要有通讯员的参与。

——省直·戎章榕

福建日报在头版开辟的群众路线专栏很有意义,影响较大。党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加强县市报道,特别是做好领导干部如何深入实际,走群众路线方面的报道;其次,记者、编辑也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省直·张锦才

福建日报应在通讯员中培养一支评论员队伍。通讯员遍布全省各个区域、各行各业,有着其他媒体无法超越的研究优势、人才优势、职能优势、专业优势等,可以充分挖掘与利用。           ——省直·黄廷彩

建议设置“理论学习点将台”专栏,向基层干部约稿,或者直接点题,邀请作答,传导促进领导干部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此外,可开设一个市民建言专栏,为市民搭建一个话语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永泰·卢余清

这几年福建日报结合改版,更加倾注民生情怀、扩大基层视角,报纸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现在罗源县每100人就拥有1份福建日报,福建日报在罗源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和欢迎,关注度很高。

——罗源·林克诚

今年福建日报改版后,报道内容、栏目设置、语言风格上都有明显变化:一是看得到群众的喜怒哀乐。版面上,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明显简化,民生领域和基层报道分量加重。二是新闻故事化,读得亲切。特别是主题宣传突出基层视角、民生视角,很好地把政策解读与民生报道结合起来、把宏观部署与新闻故事结合起来,感觉就像讲述身边的故事。

——泉港·肖咸强

读者有所呼,党报有所应。福建日报希望呈现给您端庄、平实、亲切的新面容,为您打造可读悦读的新闻产品。

版面空间锁定基层

福建日报在今年4月1日启动新一轮改版,制定了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规范并严格执行,使这些报道大大简化,为版面面向基层面向生活腾出了大量空间,在稿件、版面上加强民生领域和基层报道分量。改版后,要闻版、四版、五版重点设置了《经济》《民生》《政文》三个新闻版块,《视点》版针对热点问题,《评说》版、理论版紧扣基层生活实际,其他专副刊版以新闻为托,策划并加强与群众互动,强化服务功能。

福建日报在重要版面常年开设“走转改”专栏,一版的“记者八闽行”“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二版的“政策连线”和“记者视线”、三版“经济观察”、四版“基层面对面”“一线体验”、五版“基层新事”、六版“台湾印象”、九版“西岸观察”、十一版“前方日志”、摄影版的“百姓故事”等,都形成固定的深化“走转改”栏目,至少每周1-2次,保持来自基层报道的力度、频度。

在改版一个月之际,5月6日,本报以整版的篇幅,推出“读者评报问卷”调查,并采用报网结合问卷答题的形式,收集读者对改版的意见,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响应和支持,有1.5万多名读者通过来信、上网参与活动,提出意见、建议万余条。广大读者对党报的关切与关心,力透纸背,溢于言表。在“《福建日报》的总体评价”栏中,80%的读者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

我们扎根基层

声音

福建日报开展新闻“走转改”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高度、有影响的报道。期待福建日报始终坚持和群众在一起,坚持“为了群众”的信念,一如既往地关注基层,做好来自基层的报道。

——尤溪·张德遴

作为省级党报,福建日报始终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许多新闻作品能够直指百姓的内心深处,体现百姓的切身利益。

——福清·毛晨熙

希望福建日报多采写基层新闻,多帮基层做新闻策划,为基层宣传骨干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增强基层报道力量。 ——闽侯·陈宗兴

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饱含民情民意。在今年的“苏力”台风中,驻站记者与台风赛跑,深入防台最前沿,与基层通讯员密切配合,及时发回防台报道,真正做到哪里有风浪哪里就有党报记者,我觉得这就是党报记者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现。

——蕉城·颜凑

“多报道基层”、“多关注民生”……满腔热情走基层,清新务实著文章,新闻路上,我们始终与读者同行——

同一条母亲河,同一个梦想

时政采访部记者郑璜

冒着酷暑完成对“五江一溪”最后一条江赛江的采访,“走进母亲河”主题新闻采访活动也总算全程走完,踏上返程,我们已是满身疲惫,本以为该如释重负,却分明有一点不舍。

是啊,从4月到8月,4个月的时间,我们一直都在讲述多条母亲河和她们沿岸儿女的故事:我们寻找着最初的涓涓细流,感动于源头百姓“为一溪碧水,守两岸青山”;“钱赚了,但不能毁了家园”,一个养猪大村的环保自觉让我们欣喜;骑着免费自行车,穿行于沙石铺成的田间小路上,我们同当地市民一起,感受“碧水穿城绿色共享”;石材行业整体退出、建设生态茶园,转型发展三招齐出,我们记录着“安溪何以‘安溪’”……

一路走来,一个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沿海的山区人,虽然有保护生态的自觉,但对发展的期盼,依然是最强烈的。如何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走进母亲河”这一系列报道,也许无法帮助他们找到答案,但我们希望,至少能让更多人关注我们共同的母亲河,关注到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

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我们共同的梦想,它不是一个口号,而应该有一系列的行动。

我们的一天,他们的一辈子

群众工作部记者魏桂莲

穿越在福建的工地、厂矿……沉下身、定下心打量每一个有温度的面孔。

“聚焦一线、体验劳动”,我试图用笔墨和镜头记录下最基层的劳动者们的真实状况,讲述他们坚守本分职责,以小人物的卑微、小草般的朴素点亮勤劳与执着的故事。

在永安,一名井下煤矿工人打趣说:“你们什么都比我们多,但我们拥有的‘黑夜’比你们多。”

在街头,环卫工人唐文化说:“与垃圾打交道,不累不脏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干了就好好干。”

在工地,塔吊工人钟运桃说:“看着一栋栋楼房在自己脚下慢慢拔地而起,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每一个场景,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感动。

到一线体验劳动,才能体会到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在矿下待了4个小时我已吃不消了,而煤矿工人却一年四季都在矿井下工作,记者的一天,他们却是一辈子。走近这个群体,我看到的是一份“大美劳动”,一个“大美群体”。

一线工人们的脚下不曾落下追逐生活的尘土,辛劳如行装伴随着每一天,他们却能每天乐观面对。他们的坚持坚守,理应值得更多的尊重、珍惜与回报!

地震“职业病”

海峡新闻部记者林娟

头顶的吊灯剧烈晃动,画框使劲拍打墙壁,床像在海面上飘摇,砖墙发出挤压的嘎嘎声……第一秒发懵,第二秒心一惊,地震了!然而,几秒钟过后,动静全消,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似的,只有大陆驻台记者微信群里跳出的一长串信息和问候记录了地震的身影。

这已是我第四次赴台驻点期间经历的第三次较强有感地震。台湾是地震高发区,平均每年约发生2200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每年平均约214次,上述6月2日13时43分发生的南投里氏6.7级地震是今年初以来台湾最大地震。对驻台记者来说,频发的自然灾害都是一场场紧张严峻的考验。

惊魂甫定,我们这些陆媒驻点记者们就开始以各种方式向所服务媒体报告地震消息,电脑键盘上敲稿的手指翻飞,向台湾有关方面了解震情的电话不断拨打……

一位新华社驻点记者在微信群上感慨:“刚才地震时我根本没想到要跑,第一反应是读秒,体会震情,注意摇晃的时间和幅度,好做报道,我是不是得了职业病?”

这样的“职业病”在驻台记者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就像地震发生时一样,一切反应似乎都出于本能,脑子里的那根弦自然而然地就定在了新闻第一现场、时间。

一路“追风”

福建日报驻福州记者段金柱

7月12日,天气预报说台风“苏力”预计次日在连江县登陆,这有可能是今年影响福建及福州的第一个超强台风,我决定赶赴连江,直击抗台一线。

7月13日约16时,我到达位于黄岐半岛的安凯乡沙澳湾,风声呼啸而过,站在海边立足不稳。之后才从后方编辑那得知,“苏力”在黄岐半岛登陆——而我站立的地方正是台风登陆点!

“追风”不仅是“观风”,更是“看人”,看在一线的当地干部群众如何防抗台风。在现场,我找到正在巡查的安凯乡乡长,向他详细询问了鲍鱼养殖、渔排总量、渔排上人员转移等情况,并通过本报官方微博直播。在风雨中持续10多分钟的采访,我的眼镜片被雨水打“花”了,手机也淋湿了……

我随后前往乡政府看看那里的值守情况。接近18时,乡政府突然断电,一片黑暗。我转到一楼的值班室,看到漆黑的房间里有个人一只手打着手电,一只手在纸上写写画画。旁边人告诉我,这位是副乡长,正在汇总灾情损失。我悄悄地拍下了这一幕。

台风威力渐减,我决定赶往连江县委宣传部办公室发稿……马不停蹄,到晚上11时左右方结束。直奔现场,一路“追风”,暂告段落。

情注大源村

福建日报人秉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回报社会。

东南网8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邱灿旺 童杨)

时至初秋,泰宁新桥乡大源村村口,一排排竹棚里,最后一茬茶树菇马上就要开始采摘了。

“今年收成不错,对于未来的发展,大家更有信心了。”大源村村支书严建华一边劳作一边开心地给记者算起账来,今年村里的高蕈食用菌合作社共种植了66万袋茶树菇、出产干菇1.5万公斤以上、预计销售收入150万元左右。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源村地处闽赣交界处,平均海拔800米,由于地处偏远,这里虽然拥有良好的生态,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并保存有傩舞和赤膊龙灯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群众致富门路有限。加上2010年遭遇严重的泥石流袭击,许多村民的房屋、田地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被毁,大源村亟须得到外界的支持。

去年初,按照省委的部署,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挂钩帮扶大源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历来重视履行党报的社会责任,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按照省委的部署,报业集团马上落实,马上行动。集团领导一次次赶赴大源村调研,与村干部、村民代表促膝交心,想出路、寻对策。

结合大源村实际,报业集团决定,变被动扶贫为主动扶贫,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支持大源村。

大源村有发展食用菌的基础,村民靠种植茶树菇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报业集团便将大源村20余户贫困户组织起来,成立大源村高蕈食用菌合作社,打造100万袋茶树菇生产基地。

资金、技术、销路是三头“拦路虎”。为此,报业集团筹资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帮助村民盖大棚、种茶树菇;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专门为茶树菇基地成立专家技术小组——从菌种选择,到菌袋采购,再到温度、湿度把控,全程无偿提供技术帮扶;得到厦门夏商集团的大力支持,为大源村包销3年茶树菇,并将其打造为“夏商直通车”基地之一。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今年4月6日,第一批茶树菇开始采摘。“因为品质好,平均每公斤价格卖到80元,比别的地方茶树菇每公斤高10元左右。”严建华说,大源村民实实在在地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帮扶中,还多方努力,为大源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出钱出力。

去年8月28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将原计划用于举办集团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的资金和另外筹集的资金共90万元,捐给大源村。其中,60万元专项用于古桥群(上窑桥)和古文物保护单位(魁星楼)的修复,帮助大源村擦亮“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开发旅游产业。如今,古桥上窑桥得以重修,魁星楼也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此外,挂钩帮扶一年多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先后有数十名处级及以上干部到大源村驻点帮扶,采写刊发《来自驻点村的报道》、《驻村日志》等各类专栏稿件近200篇,为擦亮大源这一“深山明珠”、推动其旅游业的发展、助力村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摄影记者在防抗“苏力”台风一线采访。

记者在连江采访海上渔民。

驻站记者在龙海港尾镇受灾村民家中采访。

特派记者在伦敦奥运会比赛现场赶稿。

记者在福鼎管阳镇白茶标准化示范基地采访。

摄影记者在罗源松山镇防抗“苏力”现场采访。

“走进母亲河”采访组深入沿岸企业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