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新兴媒体 > 正文

海都公众服务:便民新平台 服务公众,热线真热

2013-08-22 10:48:07  来源: 东南网  作者: 谢添实  
视频加载中...

便民新平台

服务公众,热线真热

968111海都公众服务中心

东南网8月22日报道 本网记者 谢添实

2007年,海峡都市报成立968111呼叫中心,并喊出了“奉献的不仅仅是新闻”的口号。最初,968111只是为市民提供新闻报料的平台。借助海都报的品牌公信力及影响力,968111开始承接综合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一个24小时为市民、企业、政府提供对接服务,业务覆盖新闻报料、咨询求助、家政便民、健康管理、电子商务、台胞服务的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

“您好,这里是968111海都公众服务热线,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如实记录,会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部门。”968111的工作人员桂梦婷一边认真倾听市民咨询内容,一边快速敲打键盘,“各种咨询电话都有,教育、出行、家政,内容五花八门,我们会从海量信息库里寻找市民想要的信息,给予解答。”桂梦婷说,从上午08:18分到09:48分,她已接了31个类似电话,一整天下来要接150-170个电话。目前,整个中心拥有170席位,近300名员工。2012年日均信息处理量1.3万条,服务福州市民120万人次。2011年6月,全国首条“台胞公共服务热线”(4001968111)开通,让968111的影响力辐射到台湾,乃至更远。

60多年前,就读于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的余瑞霖、陈秀华,相约毕业后去台湾教书,可世事变迁,陈秀华没有赴台,双方自此失去了联系。身在台湾87岁的余瑞霖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小师妹陈秀华,可始终没有结果。2011年7月20日,余瑞霖辗转通过在漳州红十字会工作的亲属拨通“台胞服务热线4001968111”寻找小师妹。经过海都报报道后,余瑞霖终于找到了小师妹陈秀华,前后仅用两天时间。平台提供的不仅仅是热线电话,更重要的是提供服务。

作为传统媒体多元化转型的典范,目前海都公众服务已建立起成熟的商业模式,通过全面整合呼叫中心、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户外交互屏等渠道,不断研发软件管理系统、信息体系及数据云端服务等技术,推广现代化社会管理的新模式,规模位居全国报业前列。海都公众服务同时还提供成熟的商业模式输出:至2013年7月,公司已将这种模式成功复制到湖州、长沙、黄山、贵阳、格尔木、铜仁、衢州、三明等8省14座城市;今年6月,海都公众服务与青海省政府正式签约,以一个亿的项目,在两年内打造青海省的现代化公众服务体系;近三年还将在全国其他地方设点,并争取适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