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央媒看福建 > 正文

福建生态蓝图绘到底

2013-08-08 15:03:39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绿色考核促共赢

环境保护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完善目标责任等机制,变GDP冲动为关注生态,以绿色发展托起百姓致富的希望

保护生态和实现发展,对福建来说,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应对,而是相互促进的共赢。

在福建采访,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山清水秀而贫穷落后,不是美丽福建;殷实小康但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福建。美丽福建,应当是‘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结合。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快速发展。”

如何才能自觉地变GDP冲动为对生态的关注?观念决定导向,导向决定路径。

“指挥棒”的方向变了。建设“生态省”以来,福建逐步淡化GDP增长指标,探索建立起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实绩考核、违纪处分等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和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

“指挥棒”的力度大了。2010年初,福建推行领导干部环保“一岗双责”,对没有完成年度环保目标,或者发生环境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实行行政问责,并在干部提拔任用和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2013年5月,福建明确规定减排工作各项评价考核指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各级政府。

“指挥棒”的灵敏度高了。2011年,福建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再次明确将环保约束制度与考核体系改革联动,建立不同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引导基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绿色政绩观,比发展快、比后劲足、比民生好、比生态优。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说,福州因地制宜将全市五区八县分为不同考核类型,不搞一刀切,城区与半城区,沿海与山区,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各项指标上各有侧重,即使指标一样,分值也不尽相同。

永泰县,GDP排名长期位居福州市各区县的后排。“不考工业规模考大气、不考企业税收考水质、不考工业总量考新型产业科技含量”,考核标准改变后,永泰以22项指标全优的成绩成为福州第一个获命名的省级生态县,在2011和2012两年的考核中,从倒数变前列。

永泰县的变化,是福建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样本。福建人对生态文明的追求坚定而执着,走出了一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把优势做出特色,把特色做出规模,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在安溪县虎邱镇高建发生态茶园,茶农们却种上了黄花菜。“黄花菜容易繁殖,成活率高。茶园梯壁套种黄花菜等作物护坡固土,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还可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县水土保持办许永明介绍。

被誉为中国茶文化之乡的安溪,是福建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2009年以来,安溪县实施石材行业全面退出计划。至2011年2月14日,区域内73家矿山开采企业、637家石材加工企业全面退出。由此,县财政一年要减少收入1.2亿元以上。但此举让全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得以停止破坏和治理恢复,也把安溪茶“安全”、“生态”的品牌擦得更亮。

“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安溪坚持生态立县及环境优先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安溪县长高向荣深有感触。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涉茶总产值101亿元,茶业受益人口达90多万人。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其中茶叶收入603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