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8期
www.fjsen.com 2013-08-08 17:10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8期部分作品摘登:

卷首

切实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宣传报道

专稿

转型与坚守——浅谈新环境下地方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蔡小伟

新闻现场

与“苏力”赛跑 做“分秒”新闻

——防抗台风“苏力”特别报道采访侧记 /张楣

特别报道

福建日报:在宣传推动“四下基层”中积极作为 /梁建平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在拓展深化“四下基层”报道中凝聚责任

实现中国梦 新闻人的责任

一线体验,对党报记者是一场深刻教育 /魏桂莲

在田野中获取写评论的灵气 /王志贤

改文风瞭望台

《福建日报》改版札记 /梁建平

品牌推介

西岸时评:守望国民精神 /钟金华 李艳

新闻人生

纪念党的秘密刊物——《大众报》创办65周年

——兼忆《星闽日报》进步员工对《大众报》的支持 /游德馨

业务园地

给新闻做扇美丽的窗——小议标题制作 /陈尹荔

浅析电视新闻真实性 /方佳佳

唱出新感觉 办出“精气神”

——浅谈如何改进创新纸质媒体教育周刊 /陈琳

地方传真

福州日报社22名记者到社区挂职书记(主任)助理

湄洲日报闻风而动集结重兵做好防抗台风宣传报道

切实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宣传报道

中央决定,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指导性很强,各级新闻单位要高度重视,创新方式,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扎扎实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联系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深刻把握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各地各新闻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扎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要精心组织新闻宣传,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工作综述、专题专访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充分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活动的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形成规模、形成声势。要大力加强典型宣传,发现、挖掘和宣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抓住一些带有普遍性、群众反映强烈的反面典型,发挥好舆论监督的警示作用。要积极创新宣传报道,坚持正确导向,发扬“走转改”精神,积极推动“四下基层”宣传报道,多推出鲜活生动、富有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努力提高亲和力、感染力。要持续深化理论研究,组织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途径和办法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阐释,推出一批有价值、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

各地各新闻单位要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把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好、开展好,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加快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沈轩)

转型与坚守

———浅谈新环境下地方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蔡小伟

信息革命、媒体变革,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转型,已成为当今报业改革的主旋律。推动转型,就要把文化内生力、受众的期待、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用勇气和智慧打造报业升级版。转型什么,怎样转型,是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报业的现状与转型发展探索

在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回落以及新媒体快速成长的影响下,近些年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继2005年报业拐点、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后,2012年中国报业再度遭遇困境,市场份额、发行量、广告收入等开始落后于各种新媒体,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根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传媒蓝皮书: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7600亿元,比增13.4%,与GDP的增值变化有明显相关性。其中互联网业务(含移动增值业务)规模达到总体市场的41.7%,与传统媒体两分天下,但网络广告增长率领跑所有细分市场。而报纸的市场份额从12.37%下降到9.8%,广告收入明显下降,广告刊例价下降7.5%,创30多年来最大降幅,都市类报纸在企业营销中从核心媒体滑落为辅助媒体;在一些地方,晚报、都市报等靠市场发行的报纸整体销量下滑,发行结构出现恶化态势(家庭用户急剧减少)。

报业发展减速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技术日新月异、读者群体转变、文化产业大繁荣背景下,传统报业必须转型,而且必须是事业与产业的“双转型”。一个是以办报为中心,做大传播力、做强影响力,另一个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实力、形成支撑。

在如何转型方面,许多报纸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做法不尽相同。从目前看,大概有全媒体转型,也有报业经营从原来的单纯保障型向自我发展型的转型等等。这些转型,在经营理念上,实现了由报业经营到经营报业、产业发展的转变;在经营范围上,由过去的广告、发行、印刷三大传统产业扩展到多种经营。这些探索与经验是非常珍贵的,都是各报把握发展趋势,在当前政策许可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创新求变,积极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报业发展模式。

二、关于转型的几点思考

转型发展已成为报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技术引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传播革命,快速推动信息服务业、通信业、出版业、广播电视业、IT制造业、互联网附加服务业和移动等产业的融合,传媒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边界日益模糊,这为媒体结构调整、酝酿新一轮大发展创造了机遇期。借助技术之翼,传统平面媒体积极向全媒体运营转型,力求转变为多媒体、多功能、多样化、多向度的集成服务模式,探求一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作为地方媒体,这些年我们谨慎观察,稳中求进,对报业转型有些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是转型要坚持区域发展优先。聚合区域优势,成为区域市场主导者,是报业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报媒是有很强的区域性的,起码在当前媒体格局和管理体制下是这样,报业转型首先必须依托本地市场。经过五、六十年的打拼和积累,报媒在各自区域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规律,一定的品牌效应,拥有良好的政治生态、社会关系和人脉关系,拥有这一行业的信息优势、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性和相容性较好。拥有优势地位,就占领了制高点。一旦转型,各种资源就会向优势媒体集中,从而形成更多的市场份额。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文化产业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一轮引擎,报业要以此为契机,强化区域属性,在区域产业分工中寻找可重点培育与发展的产业,将自己打造成当地特色产业或公共服务产品供应链中最核心环节,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是转型要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任何时候,高品质的内容永远都是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本身并不代表竞争优势。增强以内容为龙头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形成产业集群,是报业获得竞争优势、稳步发展的必然之举。以内容为龙头,既要强化受众本位,尽可能采集贴近受众需求的信息,更要将内容生产与新技术、新渠道优势相结合,向受众提供高质量、多层次与多渠道的信息服务。铸链条、建集群,就是在多元化内容产品经营和信息增值服务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对广告、发行、印刷三大主业进行改造升级,打造集约化经营的广告会展业、印刷业、发行物流业。要围绕专项内容搭建互动平台,通过举办金融节、汽车展、家居节、住博会、人才招聘会等,促进传媒行业和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以在链接市场、服务社会中求得最大的边际效益。要把发展文创产业作为战略方向之一,推进报业与科技、教育、金融、旅游、娱乐、文创园区等的融合式发展,做大规模,做强行业地位,尽快形成新的支柱及增长点。

三是转型要坚持用高科技来创新业态。高科技发展倒逼报业,报业就要依托高科技。报业转型发展,必然以技术作为支撑驱动。一方面是数字媒体、云计算等新技术带来了媒体的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除了信息采集力外,随着新闻门户、手机报、官方微博、二维码、手机APP等应用和终端的推出,报业的全媒体信息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是大数据、第三方支付等技术还促成了媒体的全方位运营。应该看到,在技术的背后是数据,谁抓住了数据,他就有了分析的基础,也就拥有了高端服务的未来。借助技术之力,长期形成的品牌优势、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可为报业打开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端口,为报业跨区域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福建日报所属的“968111”公众服务平台,最早只是热线报料的呼叫平台,经过不断的发展,它吸引了众多知名厂家加盟,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外,还提供便民家政、医疗保健、老年社区、台胞服务等增值服务,现已成为一个面向所有人的全方位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在服务过程中,它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用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成功复制拓展。当然,这只是信息服务中的一类,报业在提供历史资料和信息产品的二次开发、专业资讯服务、数据营销等方面均有优势,关键是要找到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四是转型要解决人才瓶颈问题。事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就应该发展到哪里。但从全国报业的发展情况看,党报集团转身相对较慢,主要还是受到队伍结构的制约。受长期事业体制的影响,加上报业的开放程度较低,报业迈入市场的时间较晚,市场经营意识、竞争意识不强,队伍结构严重失衡,报业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职业的新闻采编队伍,而能经营、懂管理、善投资、精技术的专才成为明显的短板,这一问题在转型发展的今天尤为突出。解决的办法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挖掘、培养自己的人才,把既懂办报又有市场敏感、经营兴趣的同志调整到经营工作一线,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培训、参与具体项目运营和市场的摔打,加速相关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与专业技能互补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按需求积极引进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经营工作,机遇与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并存,但没有实践就没有未来。除了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外,还要营造敢于“试错”的氛围,建立起对风险高容忍度的商业文化,从而激励更多有能力的人创新创业。

五是转型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别人的未必合适自己。党报集团推行媒介融合的新媒体建设已有10多年,推行转换机制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有10年。10年的困难前行和探索中,我们在“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从报纸经营向经营报纸转型、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化和公司化转型、从报纸行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大方向上取得共识,也有过深刻教训,那就是具体到个体的转型发展上,必须自信地走自己的路。回顾报业走过的10年,报业经历了以都市报、晚报崛起为标志的办报热潮,经历了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报纸“寒冬论”、“消亡论”、“拐点论”洗礼。由于对新技术、新业态的认识不足,在应对这前所未有的变局中,报业有过慌乱,也曾有过度反应,只要有媒体在全媒体布局和多元拓展上取得成效,许多媒体就“一哄而上”,大规模地跟风模仿,结果又因水土不服,陷入“一哄而散”带来的困惑迷茫。回归理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认清、把握并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其实,区域、省情的不同,意味着资源、环境和发展要求的不同,媒体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意味着所采取的发展战略肯定不同。在各种可能的转型发展路径中,传统媒体应该根据区域优势和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转型战略,加强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并根据自身的能力的不断变化而动态调适,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转型之路。

三、转型发展中的坚守

转型是为了发展,发展的目的,是让报业要在新时期能更好地肩负起自身的使命和责任。越是在传媒业与其他产业边界渐渐模糊之际,快步走在以变应变道路上的中国报业,越是要时刻坚守报业作为党在思想宣传战线上的重要阵地和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不能丢,坚守报业传播先进文化主平台的社会责任不能变。否则,转型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误入歧途。

报业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党委政府舆论宣传和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直白地说,在互联网各种虚假信息漫天飞的时候,社会缺失的不是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煤矿主、物质产品的经销商,而恰恰是真实权威新闻信息的专业收集者和传播者。当我们的转型离开了这一初衷,这种转型就变成了逃避。是的,凭借着媒体拥有的社会资源和特有的公信力,它进入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经营模式单纯的产业行业也能赚钱,但如果我们把进入这些行业、发展这些产业作为转型的方向和重点,那将是短视的。市场所接受的永远是需求,而这个需求将由特色、专业、新颖和其他各种优势组成。报纸转型,万万不能丢了这个固有的优势。而且那也将违背了我们自己的职业追求。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灵魂,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和公众,对信息的选择和引导舆论、影响民心向背的具有重要功能。作为专业工作者如果不在如何发挥这一重要功能上想办法、做文章,而去做其他,就像教师不去教书而去卖茶叶蛋、外科医生不上手术台而去经销药品和器械,那整个社会分工就会陷入混乱,群众满足不了需求,我们职业良心也会受到谴责,我们最终也找不到报业发展的最佳路径和未来的广阔市场。

另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坚守报业的本质属性不动摇。党和人民的喉舌的性质,决定了报业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当前,改革正处攻坚期,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社会特别需要通过我们的媒体来形成主流舆论和主流价值观。在新的传播格局下,只有坚守报业的正确导向,并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借助全介质传播拓展阵地,才能不断地巩固壮大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报业才能发挥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的作用。这是中国报业在当今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和赖以生存的基础,这种核心竞争力只能在转型中不断加强,而不能削弱;这种特有的基础,只能持续夯实,而不能使之空虚。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当今时代,文化影响、文化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向来是报纸的重要社会职能。

作为报业新闻传播的补充和延伸,发展文化产业是报业转型的一次良机、一个方向,也是一份特殊的社会责任。精神文化的产品和服务,有满足市场需求的一面,更有作为软实力发挥支撑、引领作用的一面。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其产品和服务必然会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要求和道德取向,也必然会成为文化的积累与积淀。报业转型,发展文化产业,务必要坚守这一社会责任。

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整体实力取决于龙头文化企业。报业具有内容生产、创意策划、传播和渠道优势,是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的主力军。我们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优化报业产业结构为重要支点、以强化生产能力和传播辐射力为着力点,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印刷、广告、会展、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探索为其他产业植入“文化个性”,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延伸文化产业链,推动报业的转型发展。

是产业就得走市场,走市场就得追求盈利,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的最终流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点在所难免。但报业赚钱是为了反哺新闻传播、反哺文化事业,这是报业的职责所系,也是报业区别于其他文化企业的不同之处。说白了,报业与产业接轨、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商品和利益,只是我们形成强大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实力的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播文化、陶冶情操,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

报业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扩大再生产需求的商品属性。坚守党的宣传舆论和文化阵地,是报业的根、报业的源、报业的本,离开这一“根本”,转型就忘了其初衷,发展就会偏离方向,最终只能让我们陷入危险的生存绝境之中。占领市场才能占领阵地。转型发展,既能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也能进一步增强党报集团发展的实力和活力。说到底,转型是新形势下报业的自我提升和调适,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坚守。

与“苏力”赛跑做“分秒”新闻

———防抗台风“苏力”特别报道采访侧记

张楣

作为在新闻频道工作多年的一线记者,这已不是我第一次追风。早前得知今年我省会有7-8个台风来袭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年一度“台风季”的战斗准备,眼瞅着“苏力”快速的生成和移动,我默默地备好雨衣鞋裤甚至药品,打包好行囊……经过频道快速的总体布局和任务分配,我跟随其中一路SNG团队于7月12日清晨往宁德霞浦方向赶去。

当时“苏力”的风圈半径还未影响到台湾,我省大部份地区依然持续着晴热高温的天气,很多人不明白这么早就“追风”是不是有点儿大惊小怪,但我们追风多次的同事其实都有这样的经验——“变天如变脸”,一定要走在台风的前头,才能“追”得到风。

果不其然,在12日我们辗转于霞浦县各个小岛之间连线各地防御台风准备的当晚,整个宁德就开始下起了雨,夜半已经能听到风声敲打在并不太结实的窗棱和门板上弄出的响声,翌日,天空开始阴霾,与前一日的艳阳天已然两副面孔。我们每一小时都在刷新着台风的动向,根据预计,我们果断从霞浦掉头往南赶,一路途经三都澳、盐田、飞鸾等地,发现越往南风力越大而且雨势越强劲,有部分路段能见度已经不到五十米。

“防抗台风苏力特别报道”于13日上午11点开始,当时我们就已经到达了连江县,因为得知连江地区不少村镇都在紧急抢挖排水渠、补修防洪堤,安置避灾点……我们就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找,沿着海岸线一路做SNG连线。其实我们途经的很多地方,当地民众已经不怎么出门了,都在家里守着电视看着直播,而看到我们的时候都会出来说声“你们新闻报道辛苦了”,而跟我们一样在跟台风赛跑的还有当地严守在一线的干部群众和边防官兵,他们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线索。

当天下午三点多,我们赶到连江县筱埕镇的时候,意外地发现筱埕镇不仅没有下雨,连风都很小,天空中还能看到洒下的片片阳光,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景象让我们警觉,很可能就是台风即将要登陆的前兆。果不其然,过了一个小时,也就是13日下午四点,台风“苏力”携风裹雨在黄岐半岛登陆了,而我们所在的筱埕镇正在黄岐半岛上,当时我们马上就当地的天气状况跟家里做了连线,描述了登陆的情况,我在一边连线的同时也不停地搜集筱埕镇周边的情况,得知定海渔港有多艘渔排被强风吹散到海面,当地有一些养殖户的水产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在随后的持续连线中,我一直站在离大海最近的岸边,强风引起的海浪一浪接一浪地直接向我扑面而来,不到五分钟我整个人就淋成了落汤鸡,而持续的强风让带着咸重腥味的海水在身上直接化成了冰冷的外衣,好几次我都站不住直接蹲在了地上,到连线时间再强撑着站起来,即便努力面对镜头,眼睛仍因雨势太大而无法睁开,只好使劲全力握着话筒向观众传声,而我们的卫星车也多次因为强风的影响信号中断,我和同事们都十分艰难地守在雨中,因为在海边完全没有庇护的地方,除了坚持就还是坚持……

直播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收线的时候有村民路过认出了刚刚在电视里一直见到的我们,热心地为我们提供热水和纸巾等,因为我们的很多手机等电子设备受到风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他们还主动提供烘干和电源等设备希望能够帮上一点点忙。而实际上,在我们报道的过程中,得知台风登陆地点没有人员伤亡和大面积的财产损失,就已经是让我们最开心的事儿了。

沿海人民对台风的经验堪比日本人对于地震的经验,很多时候往往已经自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防御准备系统,而相关部门的预警和准备措施之逐渐完善,也是我这几年追风来最大的感受。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防御准备,只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在前面,哪怕抢先“分秒”,都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天灾”不可避免,但“人事”是我们可尽的,这就够了。

(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福建日报:

在宣传推动“四下基层”中积极作为

梁建平

“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当年在福建工作时倡导推动的,并长期得到坚持和弘扬。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根基,“四下基层”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党报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多样多变时期主动承担媒体社会责任、加强自身建设的自觉行动。

5月下旬,福建省委出台推进“四下基层”工作意见后,福建日报迅速行动,福建日报党组结合正在开展的“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倡议活动,出台编辑记者下基层意见,策划推出“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系列采访报道活动,要求全体采编人员认真落实省委“四下基层”各项要求,积极深入基层一线,进一步把“四下基层”制度传承好、坚持好、发扬好的要求,在宣传推动“四下基层”中努力作为。从6月初起,福建日报统一开设《“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专栏,在要闻版设《推进“四下基层”》《政策连线》,在民生版设《基层面对面》《一线体验》,在政文版设《政策追踪》,在视点版设《基层调查》《前方日志》等子栏日参与报道。

一个多月来,福建日报从社领导开始,已有百余名编辑记者落实报社规定的下基层制度,策划组织各类报道120多篇,不少报道得到基层同志赞扬,产生积极影响。

一、时政记者下基层,将省领导的关注点与基层实践结合起来,既写出报道,又开拓思路

良好生态是福建的重要优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的发展新思路,高度关注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如何统一的问题。报社在“四下基层”中,策划组织“美丽福建进行时”系列报道。时政采访部记者以“走进母亲河”为主题,由部主任与记者沿着省内“五江一溪”采访。

记者们寻源头、访村落、进企业,他们把领导所思所想的问题带到第一线,请教基层干部和群众,用基层的实践来解答,一个月内写出稿件16篇,有的着力反映各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探索、新路子、新亮点,如《建宁:闽江正源的绿色路》《安溪何以“安溪”》《南靖生态美及效应是怎么来的?》等;有的通过绿色产业惠及民生看群众中的喜人变化,如《空气和水真的可以卖钱了》《不砍树也致富成为现实》等。

同时,在采访报道中也不回避问题,如《“钱赚了,但不能毁了家园”》等,分析探讨了排污治污、生态补偿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促进了问题的解决。记者们说,时政报道常常只是跟领导、跑会议、编文件,写稿往往只在乎领导关注。下基层、跑一线,既看到成绩,也听到呼声,报道起来就不那么空了。

二、民生记者下基层,着力“一线体验”,增进百姓情怀

负责民生报道的群众工作部记者,平常也在基层跑。“四下基层”活动中,他们把“一线体验”作为重头戏,要求记者与采访对象同吃同行同工作,与采访对象交朋友,把“百姓情”牢记心中。

记者们深入到城市社区、乡村海岛,带着谦恭,与基层劳动者们面对面。每一个场景,都是现场随机采访,没有预先准备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所记录的“一线体验”展现了脏、苦、累、险岗位中劳动者们的真实状况。《“无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福州好人,我可找到你啦》等,报道了来自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塔吊工作的云端生活》《7年,她只身一人坚守浮排》等,讲述了在难以改变的工作环境中,这些平凡人们用一生时间的坚持坚守,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弦。

读了这组报道后,有人觉得很亲切,有人表示重新认识、理解了他们,更多的人则感慨:当人们在享受丰富便利的物质生活时,不要忘记躲在幕后的劳动者,他们弱小无声,但值得更多的尊重和感恩。

三、评论员下基层,接地气听民声,“大道理”变成“实道理”

评论员在平时的宣传报道中走基层相对较少,对基层的情况没有摸透摸清,往往用“大道理”讲“大道理”,“为言论而言论”。在“四下基层”活动中,报社安排评论员下基层采访,了解基层实际,反映基层干部群众推进工作的新探索、新经验,让评论员从一些侧面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有了更为直接深入的了解把握,为撰写评论增加思想观点上的积累。

《“统一”活动日的带动效应》《党员代表任期制架起党群连心桥》等,采用现场采访+基层领导专访+专家评点或作者评点的方式,报道了仙游、泉州鲤城两地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更好服务群众的做法,提出今后完善的建议,增加了报道的思想性。《南靖城镇化路子怎么走?》《武夷茶的突破空间在哪里?》等,则在实地调研、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亲身感受及听到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后撰写的,有了干群的所思所想,有了大量的鲜活事例,评论的针对性、指导性也就增强了。

一位长年从事评论工作的同志由衷地说,在田野中可以获取写评论的灵气。“离基层越近,越有真感受”,“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采访是写好评论的基础,深入基层采访,从群众实践中提炼思想,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四、夜班编辑下基层,了解现实,倾听民声,增强改文风的自觉性

编辑的职责,要求他们要给前方记者以方向感,让记者知道全局,知道向哪个方向努力,并对具体的采访作指导。但现实工作中,由于夜班编辑很少下基层,或一些同志到新闻单位后就直接从事编辑工作,他们对“上”的了解较多,较能理解、掌握上面的精神,但对“下”的了解,主要来自材料、报刊、记者采写的稿件等,很不充分。或策划能力不强,或判断不准,或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为了下基层,夜班编辑克服疲劳,放弃轮休,深入一线,既把上面的精神带给基层的干群、驻站记者、通讯员,提出组稿要求,又可在倾听、亲历中获得丰富的信息,一方面能更好地做好“上下情”的结合,如深度报道《倾听的力量——诏安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调查》、消息《南溪湾创业园惜土如金》《漳台产业致力深度对接》等报道,客观生动地反映中心工作下基层工作亮点。

另一方面,和群众拉近距离还对编辑传播理念、表达方式等产生触动,让改文风落到实处。一段时间来,编辑部版面大量刊登来自基层的报道。同时,在刹长文风、讲实话上也取得了可喜成效。在福建日报改版读者阅评调查中,80%读者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总结福建日报一个多月的“四下基层”采访报道活动,我们对抓好采编人员的学习教育、巩固夯实记者社会责任有三个方面的深切体会:

一是基层既是富矿,更是教室,做好新闻工作,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向基层求教的谦卑。“新春走基层”也好,“走转改”也好,“四下基层”也好,都只是形式,坚持群众路线才是内核、是本质。新闻宣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深深植根群众,才能赢得群众、发挥作用。最生动的实践在基层,最鲜活的新闻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在基层,有真正的民生,有经济社会亮点,有评论理论源泉,有平民视角折射的宏大主题,有无穷的新闻线索。深下去、沉下去,向基层求教,向群众学习,才能真正了解党委政府政策的成效,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真正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利益关切、实际需要,跟群众搭上话;才能真正解决“怎样做好新闻工作”、“谁来评判新闻工作”的问题,从而把“三贴近”作为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追求,长期坚持下去。

二是群众既是报道的主体,更是我们服务的主体,服务好群众,新闻工作才能走出一番新天地。宣传工作,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服务群众是媒体的根本任务。群众对媒体工作有无好评,就要看我们的服务工作有没有做到位。服务好群众,就要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没有感情,服务就不会真心实意。解决好感情问题,就要深入群众,拉近距离,在体验中感受,在触动中感动。当我们与“对着野花唱歌的年轻人”跋山涉水的时候,当矿工打趣说“你们什么都比我们多,但我们拥有的‘黑夜’比你们多”的时候,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已然打开。扑下身子,才会发现基层有着鲜活的实例,有着无穷的新闻线索;走进内心,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有了感情,才能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系着百姓,做到“群众需求拓展到哪里、新闻关注就跟进到哪里”。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抓住群众。

三是常态化推进“四下基层”活动,需要系列机制作保障。走进基层已深入人心,但要克服其成为一种形式、成为一阵风,关键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长效机制来确保。在新一轮改版中,我们腾出版面,从大框架上对强化民生领域和基层报道分量作了规定。具体到每个版面,则让部门主任和编辑记者到读者中、到基层一线去找答案。这样,改版工作从一开始就让编辑记者唱主角,让“四下基层”向一种工作习惯与新闻追求转变,真正从“要我走”转变为“我要走”,形成内生动力。在好稿评选、激励和检查督促机制方面,我们制定了科学的刚性指标,更加重视读者的评价,更加注重经常性的督查,不断调动采编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推动“走转改”活动机制化常态化。

(作者系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编辑)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在拓展深化“四下基层”报道中凝聚责任

开展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对于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一直把报道好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信访接待、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派记者到基层一线采访,真实地反映基层工作,体验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为解决基层的矛盾问题和干群关系的和谐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积极践行主流媒体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一、以省领导带头下基层的报道为统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

通过新闻宣传服务好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新闻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职责所在。而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省委要求领导同志要从我做起,我作示范。新闻中心以报道好省领导尤其是省委主要领导带头“四下基层”为统领,充分发挥电视特色,重点展示省领导轻车简从、不讲排场、不搞花架子、务实高效地开展调研,和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共谋发展。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控制报道篇幅,尽量在有限的篇幅中容纳更多信息量,在电视表现上更多地让画面“动起来”,力求使新闻报道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动活泼,增强可看性和感染力,使省领导“四下基层”活动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干部“四下基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今年的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报道中,新闻中心按照省委部署,一方面精简报道数量和篇幅,在内容上突出对各地发展的“点评”和省委主要领导对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提出的具体意见,做到直奔主题、简明扼要,在报道工作检查消息的同时还配发“本台评论:工作检查贵在实”,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二、真实记录干部下基层,传递正能量

新闻工作者既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建设者,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建设者中的一员,绝不能以“旁观者”、“局外人”的心态做新闻报道。在“四下基层”报道活动中,新闻中心记者恪守记者的社会责任,不走过场,不“打酱油”。以真实性为第一原则,仔细筛选每一个报道对象,做细案头工作。开机拍摄前,记者还要亲身跟随基层干部的每一项日常工作,倾听基层百姓对干部的评价。在报道中,记者坚持“走转改”精神,杜绝摆拍、“导演”场景,不回避基层工作的问题和矛盾,真实记录干部喜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 促发展的工作状态。

1.通过反映干部改进作风为民办实事展示良好形象。从去年4月省委明确每月第一周为“无会周”以来,新闻中心就派出多路记者,联合各地方台,聚焦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基层一线干部。

基层干部的工作琐碎复杂,中心要求记者在采访拍摄中抓住现场,放大细节,文风贴近。比如建瓯市湖头村记录下派村支书黄水彪,记者选择在5月雨季时节,用镜头跟拍了这位村支书在基层开展防汛工作的一天。记者没有流水账式地表现干部的奔波与忙碌,而是捕捉了解决问题的生动现场:组织人手清除被上游漂流下来的大树堵住的村头桥墩。镜头现场记录了两次尝试的失败,也记录了在黄水彪的现场指挥下,第三次排险终于成功。在节目中,有一个黄水彪全身被雨水淋湿,群众默默地把自己雨伞挪过去给他挡雨,但被婉拒的小细节,体现了百姓对村干部作风踏实的肯定,令人印象深刻。

“四下基层”系列报道挖掘了不少活跃在基层,踏实解决百姓生活实在问题的好干部典型。这些基层干部的朴实故事,很好地展示了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良好形象,恰如其分地体现“四下基层”的精神。

2.通过反映干部直面矛盾问题倾听意见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和谐发展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倾听群众意见,在发现问题中不断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现实问题。把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群众评议机制和顺畅的群众反馈机制,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重要标准。新闻中心在策划“四下基层”报道时,就注意不刻意拔高,不回避基层难点、热点,有些问题解决的周期长,记者不辞辛苦驻点跟拍,在记录问题解决过程中凸显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有效作为。

比如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原来在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所需的资金该怎么解决?记者驻点福安市甘棠镇奎住村,记录这个村如何通过“一事一议”,动员村民筹资筹劳,开工建成了村里茶山公路的最后一公里硬化工程的故事。镜头下的村民代表会议并不是传统主题性报道的“一片和气”,而是有同意有反对,如何统一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做通少数反对的村民思想工作,考验着基层干部工作的细心、耐性和智慧。记者的镜头客观记录了这个过程,体现了一事一议在农村推行过程中,如何一步步推动村务公开民主规范。

比如在《蹲点连城田心村:省直下派驻村干部引项目促发展》中,当村民们听说“高优大棚蔬菜”要来落户,村里要搞“土地流转”时,心里既痒痒,又有疑虑。把自家的地出让给村里,究竟划不划算呢?省里来的驻村干部黄李军通过给村民们算的一笔帐让大伙豁然开朗。节目中原汁原味地展示了一个下派村支书为村民算账的现场,真实、可信、感人。

三、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四下基层”报道持续深入

新闻中心把“四下基层”报道纳入记者编辑“走转改”活动之中,要求中心领导班子成员作出表率,每位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带队下基层采访,带动了中心中层干部在完成日常值班任务的同时也要定时下基层采访接地气,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也更多地到一线采访,其中由中心主持人主创的《主播带你游》、《主播看非遗》等系列充分发挥了主播语言表达的优势,增强现场报道和贴近性,使节目独具看点。

为了把“四下基层”作为新闻中心日常性报道的一块内容,新闻中心2012年以来陆续推出《记者走基层》、《新春走基层》、《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美化家园》等系列专栏,确保以栏目带动基层报道上主档新闻栏目的头条或新闻提要、在主档新闻栏目中占据足够的时间段。去年以来,新闻中心在《福建新闻联播》、《福建卫视新闻》等栏目共播出干部下基层相关报道约500条次。

四、发挥媒体桥梁作用,扩大影响力

通过报道形式、文风的转变,中心“四下基层”的报道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基层干部“公仆”好形象,切实体现福建省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的实效。

除在《福建新闻联播》、《福建卫视新闻》主档新闻栏目播出外,中心还积极向中央媒体推介,配合中央电视台采制的《宁德:无会周制度 下基层解民忧》2012年10月20日在央视《新闻联播》单条播出,很好展示了福建干部下基层解民忧促发展的形象,社会反响良好。既要当好政府喉舌,还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新闻中心通过报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推动相关部门有效作为,促成事件解决。2013年3月初,记者得知珍稀鸟类紫水鸡在厦门目前唯一发现的栖息地——杏林湾内的一片湿地被规划开发,正在遭受破坏,无家可归的紫水鸡很可能濒临灭绝,记者立即展开调查,并制作了系列报道“关注珍稀鸟类紫水鸡”。围绕“生态文明”这个主题,在“建设美丽福建”的发展时期,客观报道紫水鸡面临无家可归的遭遇,一方面促进紫水鸡这个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引发政府、社会的思考,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个报道引起国家林业局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专门派出工作人员到厦门就紫水鸡生存环境开展调研。与此同时,这个系列报道在社会上也引发了“救救紫水鸡”的舆论热潮,在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和新浪微博上,这个主题得到网友和社会知名人士积极响应和关注,被转发近三千次,在网下开展的签名呼吁活动也得到厦门市民的热情响应。目前湿地工程已暂停开发,厦门园林局正着手积极寻找紫水鸡的新家园。《福建新闻联播》近期正在推出的“福州内河调查”系列报道,记者在流花溪等内河实地采水送检,追问内河污染的调查,促进了福州环保等部门进一步推动内河治污进程。通过多角度报道,改文风实践,中心“四下基层”系列报道以丰富的内容、载体、形式和方式方法,一方面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以真实的触角,较好地树立福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在多次视听评议中,得到观众评议员的积极肯定。

一线体验,对党报记者是一场深刻教育

福建日报社群工部 魏桂莲

我们的一天,他们的一辈子,沉下身、定下心打量每一个有温度的面孔。去倾听、去抚慰、去关爱每一个具体、生动、与时代相互印证的劳动者。

在报社组织的四下基层——党报记者在行动活动中,记者带着感情、温度、带着心灵,穿越在福建的建设工地、车间厂矿……用笔墨和镜头记录矿工、护士,塔吊工人等来自一线、扎根基层、立足于最脏、最苦、最累、最险岗位中的劳动者们的真实状况。面对面地与他们交流,心贴心地做他们的朋友。

每一个场景,都是现场随机采访,没有预先准备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但却总有一种力量让记者感动。最平凡的劳动者们用最沉默的汗水打动着大家的心弦。

文章刊出后,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从事外贸工作的女职员肖蓉看到福建日报“一线体验”的有关文章后说:“以前相对于蓝领阶层,我们有着天然的优越感,读了他们的故事后,深受感动,也改变了看法和想法。”

——莆田万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职工陈新辉说:“采访的工种都是身边的朋友所从事的,觉得很亲切,也说出了我们的酸甜苦辣,通过宣传,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委屈也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这样,我们的辛苦也就值得了。”

——刚参加工作的厦门市总工会宣教干部王星乐说:“环卫工、建筑工、护士等是很常见的基层工种,经常可以接触到,但没有人深入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倾听他们的想法。这是我第一次通过报纸深度、系统地认识并理解他们。”

——网友矿工小李也在网上转发了本报有关矿工题材的文章,他说:“这是我们自己人的故事,很给力,要力挺。”

活动也得到了福建省领导的认可和肯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对此作出批示:“下基层活动既为媒体工作者‘接地气’体验一线职工的真实工作生活创造了条件;又报道了一线职工真实工作和生活状态,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和可看性。”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广敏以“一花一世界,一册万象生”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通过一幅幅新闻图片,一篇篇典型报道,福建工人的勤劳、智慧、执着在这里呈现,在这里闪光。下基层系列报道‘关注基层,关注一线、关注心灵’,萦裹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将福建工人生活的多面,人生的多彩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他们的悲喜哀乐,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所求所盼,也正是我们工会人心之关切、情之所系的”。广敏主席代表省总工会感谢媒体朋友将镜头对准普通的劳动者,把版面留给可敬的劳动者,凝刻他们的风采,舒张他们的呼声,体现他们的价值。希望有更多的媒体以人文关怀的视角聚焦工人,聚焦劳动,聚焦劳动者们的梦想。

下基层采访,让记者深深感受到,在基层有着鲜活的实例,有着最贴近民生的新闻,有着无穷的新闻线索。每一次深入基层,都是一次充满颠覆的体验,让记者体会到一线工人的苦与累:在难以改变的工作环境中,工人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习惯并适应着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脚下不曾落下追逐生活的尘土,辛劳如行装伴随着每一天。他们的坚持坚守,他们的艰辛艰苦,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善行善果,正是经济成长与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

当人们享受丰富便利的物质生活时,不要忘记躲在幕后的劳动者,他们虽弱小而无声,却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他们值得更多尊重、珍惜、回报和感恩!这本身也活生生地对我们党报记者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

在田野中获取写评论的灵气

福建日报社新闻评论部 王志贤

“四下基层”活动开展之后,我与谢宗贵、郭雯一起,在5月底来到仙游县、泉州市鲤城区,采写了《“统一活动日”的带动效应》、《党员代表任期制架起党群连心桥》,而在此前的4月份,我到了南靖县,采写《南靖城镇化路子怎么走?》、《南靖生态美及效应是怎么来的?》,均发表在“今周访谈”专栏上,4篇作品有3篇被评为好稿。

在完成撰写评论任务的基础上,多下基层采访,对于提高评论员素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觉得这种作用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了解了基层实际。每采写一篇“今周访谈”作品,我们都走访多个基层单位,与多位基层干部、群众交谈,对基层实际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切身感受。我们到了基层,实地了解一些地方党建、城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的情况,透过典型案例,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三是为撰写评论积累了观点。我们围绕同一个话题,与基层干部群众、地方领导、专家进行多层次的交谈,听到了许多有见的的观点,为今后撰写评论提供了思想贮备。

“四下基层”活动给评论员提出了新任务,也让评论员受益良多。我将合理安排工作,争取多下基层采访,在田野中获取写评论的灵气。

《福建日报》改版札记

梁建平

(一)

2013年4月1日,没有大的声张,《福建日报》悄然改版。

当天编辑部致读者的《改变,与您同行》中写道:这次改版,最重要的是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前提下的新闻回归。“源于福建,高于福建”的办报理念,将用“新闻立报,内容强报”的新闻实践来落实。我们的版面,会摒弃假长空,力求短实新;我们的报道,会更多地接地气,多一些基层视角,多一些百姓情怀,把围绕大局的新闻宣传,与百姓关注的点点滴滴有机结合……

一个月后,《福建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读者评报问卷”。读者们十分踊跃,20天内,有14730人或通过平信或通过东南网,参与活动,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1600多条。在“《福建日报》的总体评价”栏中,80%的读者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要闻一、二版以及视点、海峡、读书、旅游、国内等版面好评率在76%以上,改版后新增设的民生、生态两个版好评率达到83%。

的确,这次改版,是福建日报人转作风、改文风的又一次出发。在这次出发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耕耘与改革。

(二)

要有好的收获,就要靠辛勤的耕耘。

报人就像一个农夫,想把报纸办好,把报道写好,不能靠说大话喊口号,不能投机取巧卖乖偷懒,每篇报道都必须精心采访写作,每个版面都要认真谋划组织,每次策划都要讲求创新求变。但报人又与农夫不同,农夫们可应四时之需,劳逸结合,报人们每年365天,天天劳作,躬耕年年。

报人们耕耘的是版面。版面设置是改版的首个问题。《福建日报》每天平均12个版,在信息泛滥、诉求多元的当今,在传播方式新旧博弈、受众日益分化的条件下,党报版面怎么设?

常规的做法是先做读者调查。但是,《福建日报》的读者层次多而杂,历次征求意见中,读者们要求不一,很难落实。而且,《福建日报》的发行,主要还靠行政手段。这些特点告诉我们,《福建日报》的版面设置,首要考虑的是完成省委交给的新闻宣传任务,同时用好的文风将这个任务完成好。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宣部提出了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的具体要求,这些为版面改革提供了依据。外省兄弟党报的做法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因此,我们没有先在读者调查上花大力气费许多时间,而是以“五位一体”为依据,作“箩筐”式设置,即规定各版报道方向,提出合格版面基本要求。如将第一叠的前八版统一定为新闻版,省内新闻设要闻、民生、政文新闻版,为突出海峡特色保留了海峡新闻版;又如设置《生态》专刊以突出福建优势,设置影像和摄影互动版来做大图片报道等,从大框架上规定改版方向。具体到每个版面怎么改、“箩筐”怎么装,或者说这块地怎么耕种,则让部门主任和编辑记者到读者中、到基层一线去找答案。这样,改版工作从一开始就让编辑记者唱主角,同时,又让版面的直接责任人主动和相对应的宣传任务、读者群对接,促进版面改革的内容与形式尽可能地兼顾上下需要。

这样,就为编辑记者们提供了可以精心耕耘的一块“好地”。

(三)

辛勤的耕耘,需要报人们的自觉、坚守与创造。

《福建日报》有优良的传统,许多老报人一生笔耕不缀,精益求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和影响。

福建日报社人才济济,卧虎藏龙。不少同志离开报社走上新岗位后,都成为新闻单位的重量级人物。

但是,这里没有集团其他走市场报刊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受长期事业体制的影响,与许多兄弟党报一样,福建日报内的竞争氛围有限,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读者意识、精品意识不强,许多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远没有发挥出来。

如,改版前记者虽有定额考核,但只考核数量,没考核质量,写多与写少虽然有点不一样,但写好与没写好结果基本都一样,只要完成工分数就可以了。为了多挣工分,有些同志还有意无意对稿件灌水,长稿多的弊病一直无法得以解决;编辑这一头,大家拿的是平均奖,版面多做少做关系不大,质量如何也不用太多讲究,关系稿、软广告等问题长期存在。

如果这样的管理机制不改革,再好的改版想法都只能停留于想法。因此,我们把改版的力气更多地花在改机制上,版面、机制、考评办法三位一体进行改革。集团党组授权总编辑组织一个工作小组进行改革的整体设计,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历经几上几下的修改,最后实施。

此次机制改革的亮点在于建立排行榜。此前,省委宣传部要求改进文风、建立编辑记者的质量排行榜,我们将单纯考核数量改为记者按好稿排名,编辑按合格版面排名,在排名每月公布的同时,将其作为奖金拉开距离的依据。

与建立质量排行榜同步,必须设计日评好稿和合格版面的评选产生办法,确保公开公正。我们也用了最传统的办法——投票制。每个部门一票,编委票数加权,过半数即为好稿。而对合格版面则采用自动生成的办法,只要符合有一篇好稿、有图片言论和规定篇数,即为当日合格版面。月评好稿和年度好稿评选,从日评好稿和合格版面中产生。

版面设置、好稿排名、好稿评选三个文件相互联系和补充,成为本轮改版的指挥棒。报社先后两次召开编辑记者大会征求意见,让大家都参与改版“新政”的制订和修改,并在这过程中不断统一思想,修补细节,使整个改版方案更加贴近、务实、可操作。

改革的效果十分明显。采编部门从上到下都动了起来。记者不再只管篇数不管好稿了,千方百计找题目、做文章,许多报道的新领域被开拓出来;编辑对每一个版面都珍惜起来了,策划、组稿,努力编好每个版。过去,有的编辑一周只做一个版,现在至少做两个版,过去大家对冲版无所谓,现在则版版较真。有的编辑感慨:过去冲版好快乐,现在有版才快乐。过去大稿长稿多,现在版面条数有规定,长稿明显少了,特别是令人头痛的关系稿问题,也得到较好解决。

(四)

改革深化了物质利益的调整,对大家有不小的触动。但激发改版内生动力的,是精神激励与个人价值的体现。

对于质量排行榜,许多同志认为,奖金被扣罚多少问题倒不大,面子上过不去才是大问题。同样的写稿,同样的做版,凭什么输给人家?因为关乎个人尊严,所以大家很在乎。排名虽然很残酷,但也很公平。在公平竞争的规则面前,大家可以集中心思搞业务,原来许多复杂的关系由此还简单化。在这个诉求多元的环境里,往往是无事就生非,真忙起来,可以减少很多是非,可以越忙越有劲。

公平竞争,给那些想干活、会干活的同志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辛勤耕耘给予应有的尊重与褒奖。由制订规则到形成导向再到干事氛围,它激发了新闻人骨子里生来就有的激情和敢拼会赢的血性。过去,稿件写多了还怕别人眼红挖苦,好稿写出来了也不一定能用得出来。现在,只要你愿写会写,编辑就把你当宝贝,一篇好稿出来,大家都争着要,再不用看人家脸色行事;而大家都争着多写稿写好稿,也不怕写稿多而成为众矢之的。改版以来,有的记者一个月可以写出七八篇、八九篇日评好稿,而且这些稿件均属个人原创,这种创造力真的是不可想象!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式的激励,虽有一时之效,但难持久。而尊重劳动、体现个体价值和尊严的激励,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它可以激发人们更大的创业激情和创造力,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事业中去。只要让这样的激励形成共识,形成习惯,形成氛围,就可以打造出良好的报业文化,形成有战斗力的团队。改版后,编辑部出现了比学赶超的热烈景象,大家一起想点子,加班加点写稿件编版面,令人耳目一新。

(五)

改版,是为了提升办报质量,为了更好地完成宣传任务,也为了传播格局剧变、读者群体转变下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次改版绝不是就报谈报,就稿谈稿,我们的眼光从未离开过传播新格局下媒体间的竞合发展上。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蔡小伟社长曾说,纸纸也好,网络也好,还是其他的所有终端也好,都只是载体,受众愿意在哪个媒体上花费时间的终极理由还是优质内容。信哉,斯言!在推进版面改革时,我们在扬长、补短上下功夫,强化纸媒的竞争力。

首先,是做有思想的新闻,使报纸不仅是新闻纸,同时也是思想纸。在新闻报道时效上,纸媒确实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但在信息集纳、专业梳理、深度报道、对新闻有思想的“解读”方面,却是纸媒的强项。针对评论这一短板,在设置专门的评论版的同时,刚性规定合格的版面必须要有评论这一品种,引导采编人员关注评论,撰写评论,进而提升报纸整体的评论水平。开始实施这一措施时,编辑们普遍感到压力很大,除了配发评论时的压力外,更主要的压力来自于网络上“围观”点评带来的压力。万事开头难,上手后就不再难了。对这一情况,我们表示理解,但制定的规矩还是坚持执行。从实施情况看,一段时间后,评论得到了有效的强化,特别是不少同志开始学习写评论,进步明显。

其次,是文风的改进。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执政风格,推动舆论生态急剧变化,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应当在党报新闻宣传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出台后,我们迅速跟进,转变报道方式,并把这一成果体现在此次的版面改革中。从报道选题到写作手法,都力求放下身段和架子,更多的百姓视角,更多的百姓情怀,更多的群众语言,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愿读爱看。

第三,是加大对新媒体的应用。在继续做好报网互动的同时,6月1日福建日报法人微博正式上线。上线第一天,抓住福州开罚违章过马路这一新闻进行微直播,一改《福建日报》第二天才有报道的被动局面,许多“粉丝”惊喜地发现《福建日报》在网上有声音了。后来,微博又抓住台湾地震、厦门快速公交纵火案做足文章,仅两个星期,《福建日报》法人微博“粉丝”过10万,三周过后,超18万,其发展势头之猛,令人感叹。

(六)

改版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两个多月来,有许多好的变化值得肯定和总结,但也有一些考虑不细的问题在暴露和发生。而且,新老观念的碰撞,新旧机制的矛盾,惯性思维下的反复,都在考验着改革的决心和干劲,它需要领导层的决心,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断磨合,需要不断地调适。报业的明天,取决于我们今天的作为。步子既已迈出,必将勇往直前。所以说,改版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作者系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编辑)

西岸时评:守望国民精神

钟金华 李艳

网络评论作为新闻评论的一个分支,关注度和影响力呈上升趋势。一是网络评论队伍越来越庞大;二是网络评论阵地越来越多;三是网络评论传播力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南网评论专栏《西岸时评》明晰自身定位,提升原创力度,以其题材广泛、旗帜鲜明、针砭时弊、文风清新的特点,在网络评论中独树一帜,受到网友和业界的好评。新华社福建分社原社长、福建省新闻学会名誉会长肖辉家同志于2012年初发表《让网络评论成为舆论监督利器》一文,称赞东南网《西岸时评》是勇于为群众发声的平台,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喉舌’,发出的是‘百姓的声音’”。

东南网《西岸时评》创办于2002年,2009年底进行了大改版。这几年来,东南网的评论走着“原创更加有力度、品种更加有广度、观点更加有角度、题材更加有温度”的改革路子,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公平正义的理念,追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塑造为国为民的精神,及时反映热点,反映民声民意,创新角度理性思考,提升品牌影响力。2008年,《西岸时评》获评2007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第十四届(2007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名专栏;2013年,《西岸时评》再次获评福建新闻奖新闻名专栏。2009年至2013年,《“房子比男人可靠”有辱谁的尊严》、《不要把蚁族群体特殊化》等《西岸时评》多篇原创评论作品获得福建新闻奖。2012年,原创评论《“斑马线打太极”打出“车德之羞”》,针对“福州外教在斑马线打太极拳拦车”这一典型事件,评析车德问题,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敢于发言敏于发言 担当舆论的导向标

《西岸时评》坚持每日更新,及时转载各主要媒体评论,编发优秀原创评论,日更新量达80余条。专栏开设时政、经济、民生、教育、星闻等多个子栏目。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住房、教育、就医等热点问题,事关公众利益、公平正义、民族感情、国家尊严、社会道德等公众视角选项,均有重点涉及,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评论深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和精神世界,充分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回应社会的普遍关切。

东南网首页和栏目重点位置导读每日推荐佳作。专栏注重评论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鲜活、典型的事件进行解疑释惑,理性思考、客观分析,引导广大网民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深层内涵。

在重大或突发事件中,《西岸时评》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及时转载或编发评论文章,及时、有力的评论,不仅发出了网站的声音,也体现了栏目敏锐的洞察力。栏目快速的反应有助于更好地起到舆论导向作用。

《西岸时评》始终注重搭建百姓发声平台,注重原创评论的培植。2012年度发布原创评论近4000篇。

号准脉搏倾听呼声 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本地题材评论因为媒体和事件的地域性,地方政府和企业敏感度更高、民众关注度更高、实际效果更好。做本地题材的评论难度相对较大,很多媒体不愿去碰或者少去碰。东南网从2009年10月份开始,在《西岸时评》里专门推出“东南锐评”栏目加强本地题材的评论,栏目坚持建设性和监督性相结合,许多评论议论精辟,切中要害,提出了许多见解独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路径,给人们以启发和思考。

揭露矛盾是为了解决矛盾,为民分忧要落实在为民排忧和解忧上。东南网西岸时评坚持“破”和“立”相结合,许多评论文章不仅仅揭露群众不满意的现象,而且更着重于探讨消除这些消极和腐败现象的途径,促进矛盾向积极的方面转化,从而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西岸时评》刊发了诸如《谁的城市,谁的路?》、《“斑马线打太极”打出“车德之羞”》、《京福动车停开背后是铁路部门的规划不足》、《最牛公务员:一场无关正义的博弈》、《期待闽台合作办学的“试验田”走得更远》等一大批网络首发本地题材评论作品,受到关注、受到好评。新华社福建分社原社长、福建省新闻学会名誉会长肖辉家认为东南网评论有这些特点:一是号准群众脉搏、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论题材的取舍标准;二是寻找舆论的突破口——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三是少有官腔,更无套话、空话和大话,讲的都是些平民百姓的心里话、大实话。

开放视角公众表达 碰撞思想的互动台

东南网《西岸时评》注意发挥网络评论特点,开放视角,让更多普通网友的观点进入视野。这些网络评论作者往往触景生言,没有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之语,有感而发,直抒胸臆,痛快淋漓。文风上的清新,体现了新兴媒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栏目择机选取社会关注度高、可持续性强的热议话题,积极关注、主动策划,并在福建第一社区相应板块设置话题组织讨论;开设观点PK台,对当前社会的争议话题,展开思想碰撞,引发网民思辨,向网友呈现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定期根据社会热点,在东南网首页推“热点调查”,了解民情民意。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度挖掘、思考,以各种形式展现在网友面前。

为鼓励评论作者原创,专栏在东南网官方论坛——福建第一社区开辟评论互动板块,供网友们交流学习;在“论坛十佳评论”活动专区,除引导、鼓励网友自荐、推荐原创稿件参加年度、季度评选活动外,还将知名评论家、资深媒体人、学者对网友作品的点评进行分享,反响热烈,为网友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

除网友互动外,《西岸时评》还与《福建日报》展开报网互动,开设《屏山时评》征稿栏目,同时每周为《福建日报》“评说-互动”栏目征集网友反馈。

评选十佳打造品牌 营造网评的好氛围

为营造独立思考、勇于发言的良性氛围和塑造为国为民的国民精神,东南网自2010年第二季度起,每季度、年度均组织“十佳评论”评选活动。活动评委除了主办方代表外,还邀请了业界、学界评委,都是资深人士,包括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梁建平、新闻评论部主任谢宗贵,知名评论家鄢烈山、肖辉家、刘洪波、童大焕,新闻学界教授黄芝晓(复旦大学)、马少华(中国人民大学)等,评委们为网友原创作品悉心点评,东南网设置专题展示“十佳”及入围优秀作品。每期活动均能收到大量网友投稿,入围的候选作品针对性强,参赛作者覆盖面广。通过活动拓展了评论队伍,目前,《西岸时评》相对稳定评论作者有200多名,每天评论投稿稳定在150篇左右。

活动坚持3年来,不仅在网友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也得到国内知名评论家的高度评价。知名杂文家、评论家鄢烈山评价活动“引导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社会共识。同时有助于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鼓励作者独立思考,培养公民意识,推动社会进步”;知名评论家、专栏作家童大焕评价活动“监督公共权力,彰显时代价值观”;福建新闻学会名誉会长肖辉家表示,活动可以调动作者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作者来关注国内的大事,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关注党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评论,“对于建设更加廉洁高效的政府和体制的改革都有好处”。

在“十佳评论”评选活动日臻成熟后,《西岸时评》于2012年7月31日推出全新的评论周刊——《晶艳周刊》。这是东南网推出的首个以编辑名字命名的周刊栏目,也是《西岸时评》重点整合的一档评论子栏目,旨在让网友在阅读快感中咀嚼理性。周刊聚焦每周国内、国际的热点、焦点事件,着眼我省新闻事件,汇集本周评论的名篇,以及网友优秀原创作品,让网友对天下事、天下言一目了然,分享观点的精彩碰撞。创新永远是网络的主题,《西岸时评》将不断提供新鲜的视角,守望着社会的精神脊梁。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东南网)

纪念党的秘密刊物——《大众报》创办65周年

———兼忆《星闽日报》进步员工对《大众报》的支持

游德馨

《大众报》是于1948年底,由中共地下党在东南沿海福州创办的一份党的秘密刊物。当时,人民解放战争正处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战的关键时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摧垮国民党反动军队,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前夜,它的创办对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进军福建,解放福建,起了一定的作用。今年是《大众报》创办65周年纪念。回想当年,往事历历在目,心潮久久难以平静。

《大众报》以刊登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口语播音讯息和转载香港我党创办的《华商报》文章为主,同时,还摘抄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的有关报道。报纸是8开毛边纸,每期2张,主要内容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垮国民党反动军队节节胜利的消息;党在新解放区的各项政策;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共对民族工商业的保护政策以及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贪污、腐败、凶狠、无能等方面的新闻。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白色恐怖,并严密封锁新闻,《大众报》是通过秘密渠道分发的。它传播了真理之声,国统区的人民争相传阅,大大鼓舞我人民游击队、地下工作者、广大进步青年学生的战斗热情。同时,也起到了揭穿国民党反动派的所谓“共产共妻”、“一切归公”等等谣言,安定民心的作用,给渴望解放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对《大众报》则怕得要死,恨得要命。有一次,屏南县中共地下党员在一个寒冷的夜里,将《大众报》贴上街头闹市。第二天清晨,吓坏了国民党县长和保安队。他们如临大敌,到处搜查。有些地方的游击队员,把《大众报》直接寄给国民党某些要员,使这些家伙坐卧不安,动摇其反动到底的决心。

《大众报》除在福州市区秘密发行外,还传送到闽清、古田、林森(闽侯)、罗源、连江、平潭、建瓯、屏南等地和五县中心县委所领导的游击队。共发行12期,每期二三百份。还印制大量的小册子,如《解放军为何胜利》《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关于成立新民主义青年团的决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军约法八章》《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文件。在暗无天日的国民党统治区,如朝霞辉映,带来光明的曙光,增添了国统区人民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

办报前夕的革命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人民企望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依靠美国政府的支持,在中国维持其一党专政的统治。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以数倍于我的兵力,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企图一举消灭人民军队。由于我党作好了自卫反击的准备,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经过一年时间针锋相对的斗争,我军不以争夺一城一地为得失,而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各解放区战场上共消灭来犯的国民党军队152万人。收复和解放了拥有3700万人口、15.6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64座中小城市。实现了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转折。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发起鲁西南战役,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建立新的根据地,把战线由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经过艰苦跋涉,同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在大别山站住了脚,为淮海战役和解放长江以南的广大国土做好准备。

1948年,党中央、中央军委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各个战场上相继展开新的强大攻势。在东北战区1948年头3个月歼灭国民党军队15.6万余人,将敌军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3个互不联系、面积仅占东北3%的狭小土地上。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3月至5月在胶济路西段、中段,津浦路中段共歼灭敌人16.7万人。至此除济南、青岛等少数城市外,山东绝大部分地区都得到解放。陈唐(陈士榘、唐亮)、陈谢(陈庚、谢富治)兵团,在华东野战军支持下,攻克洛阳、苑西、歼敌2.1万人。6月间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在豫东战役中攻克河南省会开封、歼敌9万余人,俘敌司令官区寿年。同时,中原野战军攻克襄阳、樊城,歼敌2.1万余人,俘虏绥靖区司令官康泽。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对战争第三年工作做出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雨季休整后,先后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原和西北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

一个重要战役是围歼济南守敌,解放济南市。它是津浦、胶济两铁路交汇点,又是连接华东、华北的枢纽。国民党以10万兵力固守,三个兵团17万兵力拟从徐州随时北援。他们自诩济南是“金城汤池”。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我华东野战军以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以18万人组成阻援、打援集团。经过八昼夜激烈攻坚作战,攻克了济南城,歼灭守敌10.4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绥靖司令兼山东省主席王耀武,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联成一片。为后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决定性战役开了一个好头。

我们为什么要办报纸

为了配合军事战线上打击敌人,在中共中央正确方针指引下,从1947年开始,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全面开展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对蒋介石的轰轰烈烈的第二条战线。

1948年五六月间以学生为先导,由各阶层人民参加的,反对美国扶植日本侵略势力复活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5月4日上海各大中学生1.5万人,在交通大学集会,声讨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带动许多大中城市的学生、教援、社会名流,工商业者先后参加战斗。

经过一年前“三二五抗暴斗争”锻炼的省福中(今福州一中),中共地下党的力量不断壮大,在原有基础上又发展了10多个新党员,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入了党。中共福州市委派44届校友、中共地下党员叶绍芬进校,将分属不同系统的两个党小组统一起来,由石美沂、魏世英分别担任组长,直接归叶绍芬领导。为了开展学生运动必须掌握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经过激烈的竞争,以地下党员陈淑瑜为主席的四个党员全部当选学生会领导。1948年6月初,叶绍芬召集石美沂、魏世英、魏世恩、陈淑瑜、林道宏、黄美华等6位中共地下党员开会,决定在省福中组织控诉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示威游行。之前,由各班中共地下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先在校内抄贴各地控诉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传单和信息,发动同学签名,张贴揭露美帝反动本质与反动当局狼狈为奸的大字报。除叶绍芬领导的两个党小组全力投入运动外,以严子云为书记的福长平学委省福中支部和以朱轮为负责人的省福中K组织都紧密配合,纷纷投入运动,一时间大字报贴满校园。

6月5日早晨,全校同学按惯例集中操场升旗。之后,学生会领导陈淑瑜、林道宏登台演讲,控诉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大家群情激昂,先在操场上环绕示威,高呼口号。当队伍游行到校门口时,学校当局紧锁校门。训导主任、军训教官严厉把守,校长亲自出马阻止。在游行受阻的情况下,同学们经中共地下党员郑光鼎、王弘暗示引导下由小门冲出,无视教官的持枪威胁,走出三牧坊进入东街、南街(今八一七北路)闹市,经南门兜转水部等地游行。同学们呼口号、贴标语、唱歌曲、沿街演讲,整个队伍情绪高昂,壮观有序,打破福州市的沉闷。这次游行,是一次控诉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大宣传,揭露了美帝国主义扶蒋反共的阴谋。但是,国民党当局的镇压行动接踵而来。游行的第二天即6月6日,福州市国民党各御用报纸刊登省政府“训令”,诬蔑省福中学生的革命行动为无理闹事,强迫全校提前放假。并勒令陈淑瑜、魏世恩等四位同学退学,勒令严子云、陈汝幹两位同学退舍(这6位均是中共地下党员),还迫使杨民望等3位老师离校。轰轰烈烈的革命行动被打压了下去。

曾记得一年前即1947年3月份,省福中发起并得到全市各大中学校声援的“三二五抗暴斗争”,取得巨大胜利。那时国民党省主席被迫接见了学生代表,官僚资本的汽车公司环城放鞭炮赔礼道歉,赔偿医药费。当局又惩办了肇事者。反迫害的学生运动得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与表扬。而这次福州仅有我们省福中一个学校行动,孤军无援,受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前后两次学生运动的结果天壤之别的原因何在呢?因为前一次运动是在地下省委和城工部的直接领导下,由副部长孟起和学委书记何友礼具体负责,全市各大中学校都有党组织的领导和发动,一呼百应造成巨大声势,形成全市性行动。反动当局在舆论压力下不敢下毒手,只好以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告终。而这一次,却因为在这个时候福建党内发生了城工部冤案,使党的骨干力量遭到很大损失,以致福州各大中学校皆群龙无首。问题的起因是1948年3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常委、军事部长阮英平在宁德不幸被土匪杀害。省委负责人不经调查研究,却憶测认定是被城工部人所谋害。没有执行当时党中央下达的“一个不杀,大部不捕”的内部审干肃反方针,也不经请示党中央和华东局,用逼供信的手段把城工部打成“红旗特务组织”。把部长和相当负责的骨干精英100多人,以开会名义通知上山无端处决。同时宣布有3000多党员的城工部是所谓“红皮白心”的反动组织,予以解散,砍断与我省所有党组织的联系、宣布停止活动。使城工部组织和地下党员,处在腹背受敌的局面。

1948年秋学校开学,由于国民党当局对爱国师生的镇压,一股白色恐怖的气氛笼罩着省福中校园。更可怕的是城工部冤案和我们的上级被错杀,组织被解散,基层同志并不知道。只觉得听不到上级的声音,像一艘迷航的小舟在大海上漂泊。但是全国的革命形势发展很快、解放战场上节节胜利,大大地鼓舞着我们。省福中中共地下党的同志们是在又迷惑又着急的诸多矛盾中,迎来新学期开学。党教育我们,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不论在什么环境下,共产党人只要生命尚存就要为共产主义战斗不息。当时我曾经摘抄一些进步文章在同学中传阅,党小组的同志们也希望用自己的笔投入战斗。这时我们几个人认为最好方式是能够办起地下报纸,传播解放军胜利消息,介绍解放区的情况,宣传党的新解放区政策,粉碎敌人的谣言、安定民心,鼓舞革命者的斗志。这一愿望得到上一级党的负责人的赞同和支持。于是,我们的党小组薛谋略、张任生和我在三牧坊校区宿舍的废墟草坪上召开了党小组会,几经协商讨论,决定发挥独立作战的精神,尽快办一个秘密的地下小报。

《星闽日报》进步员工的支持

办报纸要有新闻来源,红色电讯从何而来呢?党小组成员薛谋略、游德馨、张任生分头去调查研究。认为在国统区办地下报纸首先要找到拥有接受电讯设备的单位和可靠的报务人员才行。但在当时我们这些外地来福州求学的中学生哪里能找到这些关系呢?

小组里的张任生同志,认为可以去找当时被国民党关在狱中的《星闽日报》兼上海《申报》驻闽记者黄垂庆(即黄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电视台台长)取得联系。黄是宁德人,是张任生父亲的学生,他哥哥、姐姐的同学,和他一家关系良好。1945年高中毕业后,曾在福安《南方日报》闽东版当过一段副刊助理编辑。得到孟起主笔(当时就是中共福安地下县委书记,后来是中共闽浙赣省委侯补委员、城工部副部长、革命烈士)的教育、启发,并当过他的通信交通,认识了一些白皮红心的地下党员阮伯淇等。黄垂庆考入国立英士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浙江大学),积极参加爱国民主学生运动,1947年9月被勒令退学。10月,黄回宁德虎浿乡老家,曾受阮伯淇托付掩护过游击队一女病号。后又受到中共闽浙赣省委常委,军事部长兼闽东地委书记阮英平的接见。阮赞同并鼓励他到福州《星闽日报》社工作。在城工部领导人与《星闽日报》总编郑书祥的巧妙安排下,于1948年2月到《星闽日报》,担任外勤记者,采访文教新闻、编辑《文教短波》专栏。当时闽东游击队曾受到国民党保安五团的疯狂围剿,4月28日他按地下党的授意,以“楼人”的笔名在《星闽日报》上发表一篇《忧郁的闽东》文章。揭露戡乱剿共在闽东造成的恶果,这篇文章大大触怒了国民党保安当局。黄垂庆的未婚妻是省立医院护士,她的宿舍是地下省委委员苏华大姐的接头点。他们的活动已被国民党特务控制。6月2日,遂以“共谍”罪名将黄垂庆夫妇双双逮捕,诬指黄是中共中央特派员。移送到国民党福州特种刑庭后,国民党军事检察官起诉,打算判他10年以上徒刑。黄垂庆被捕后矢口否认,在狱中受尽折磨,全身浮肿,正在患病,党小组决定由张任生以同乡亲戚名义设法与黄取得联系。

当时,黄垂庆被关押在鼓楼前福州市政府内的特种刑庭羁押所。张以黄垂庆需要服药打针为名前往探监。但看守谎称监狱有医生,不允许外面送药送针。经过张任生再三恳求,最后才允许把大瓶葡萄糖注射液打破让黄喝下去。如此多次都因看守在旁无法交谈。当第7次探监时,黄在牢狱内的一个小土埕放风,任生见周围无人便趁机到窗口,扼要向黄垂庆传达党组织的重托——搞到新华社电讯稿的线索。黄急忙从任生身上取下自来水笔,仓促地写了一张便条交给张,并悄悄地告诉他说:“这条子可交给星闽日报社电务室报务员郑福祥,他是报社总编郑书祥的堂弟,靠得住,找到他会帮助你们弄到新华社电讯。”张任生汇报后,党小组决定仍由张与郑福祥单独联系。

第二天,张任生化名张政,走进星闽日报社,找到郑福祥,给他看了黄垂庆写的便条。经过简要交谈,郑福祥便答应一定设法完成任务。郑福祥思想进步,痛恨国民党,希望共产党早日胜利。经常在电务室秘密收听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并与黄垂庆交流进步思想。报社总编郑书祥得知中共地下党有需要,暗示要给予大力支持,并指定用报社最好的一台美制12灯电子管收音收报两用机供郑福祥使用。让郑福祥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才隔一两天,张任生便在指定联络地点从郑福祥那里取来一批连夜抄收的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口播新闻记录稿和外电有关解放战场的战况报道。当同志们看到这么多的重要新闻资料时,真是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决定马上以我们党小组为核心组成“大众社”,由薛谋略主持全面工作,我负责报纸编辑、张任生负责联络,立即着手筹办第一期地下报纸——《大众报》。

屡遭监视五次易址

有了红色电讯稿件,如何把小报办起来?同志们分头行动,借来了旧钢板,用留声机唱针磨了当铁笔,买了一些毛边纸和印油,因陋就简用土办法开路。就在学校放温书假的夜晚,在张任生走读的宿舍里(大营房58号)办报。我把正在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书的初中同学游申找来,他是我介绍入党,很精干的一位同志。大家讨论之后,我执笔写了发刊词,接着游申和我两人轮番刻写蜡板。没有油印机,就把印油均匀地摊平在玻璃板上,盖上已刻好的蜡纸,印在毛边纸上。从三更半夜到天亮,第一期16开的地下报——《大众报》创刊号终于印出来了。这期创刊号质量虽然不是上乘,但字迹还看得清楚。它一经分发到市区、农村,像久旱逢甘霖一样,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让人们看到解放战场的真实情况和解放军胜利的消息,也看到解放区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人们竞相秘密传阅,奔走相告。严子云同志把《大众报》送到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福州市委留守机关,受到留守同志们的赞扬,并交待要大力支持。这更加鼓舞了《大众报》成员的斗志。决定扩大版面,由毛边纸16开两张扩大为8开两张。同志们卖掉伙食大米,我卖掉半钱用于学费的黄金。买来油印机、钢板、铁笔、纸张、印油。人员方面严子云考虑到学生的笔迹学校会认得出来,便介绍一位平潭籍小楠同志(真名许书贤,当时才17岁),他擅长缮写绘画,专门来刻蜡板。人员增多地点不够用,需要一个大小适用又安全可靠地方,于是将办报地点搬到严子云主动提供的津泰路一间民房楼顶上。表面上是福清、平潭学生租用的宿舍,实际是原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福州学委的秘密联络点。它的斜对面就是国民党保安司令部(今福州市鼓楼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在这里印出了《大众报》第2期及翻印了《解放军为何胜利》的小册子。这个时候传来上面要《大众报》停刊的消息,理由是打横的关系和不安全。我们党小组薛谋略、张任生和我三人冒着严寒,在福州市公共体育场(今五一广场)的草地上开个会。大家认为在当时听不到上面讯息的情况下,传播解放战场上的胜利消息,宣传党对新解放区政策是多么紧迫,多么重要。我们对外联络仅是极个别给我们提供新闻文稿的人,并且用化名,用英华斋学生的名义,不留真名,不留地址,更没有发生组织关系,只是工作上的联系。安全当然重要,我们要提高警惕,但是不能为了保安全而不搞斗争,何况我们已联系好,一旦受敌人追捕就上山打游击,或把办报迁到山上去,于是我们决定不停刊并向上陈述理由。

但是,这里距敌人的首脑机关太近,布防严密,学生租用的宿舍,人来人往也不安全,必须转移。正好这时闽(清)古(田)林(森)罗(源)连(江)中心县委东岭游击队在郊区办学习班,总队长江枫十分需要学习资料。他也是平潭人,是严子云父亲的干儿子,又是他哥哥的同学,在台湾宜兰中学任教时加入共产党。“二·二”八事件后被追捕逃回福建。经学委介绍上山,重新入党。严子云介绍大众社的同志与他建立了联系。当时我们打算是在正常情况下,在市内办报,一部分资料提供给东岭游击队,一旦受敌人追捕就通过江枫上山打游击,或者把办报地点迁到游击区去。于是经他安排在水部土山麦园5号杨清琪烈士的干妈家继续办报。这里是当年五县中心县委和学委在郊区的重要据点,五县中心县委书记、游击队领导人林白和军事部长刘文耀经常在此落脚。在这里我们印了第3期、第4期及一批小册子。特别明显地转载了香港报纸刊登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八一军旗图样,宣传我军历史。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要求“和谈”的《新年文告》。继着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理总统。李上台后不得不宣布取消全国戒严令,释放政治犯,启封被禁的报馆、杂志,撤销特种刑事法庭……虽然这些只不过是国民党方面的一种“和平”假象,但黄垂庆这个“未决政治犯”,经郑书祥等人出力交涉,终获保释出狱。2月中旬回到星闽日报社资料室工作。增加一批香港《华商报》《大公报》《文汇报》的有关解放区新景象及党保护工商业政策等文件给我们,进一步充实了《大众报》内容。

后来发现在我们工作房子隔壁住有一名政治上可疑的人,安全又受到威胁。党小组研究转移地点,要有安全可靠的地方。给我们提供新闻稿件的星闽日报社报务员郑福祥主动介绍,在南台岛吴山村附近的汾村,一个名叫依宁的农民家阁楼上,借到一个房间。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安全可靠,便转移到那里去。从福州城里到汾村要乘公共汽车到仓前,徒步经麦园顶,白鹭岭、岭后、白泉庵、吴厝顶、酒店、齐安、盇屿等村。当时没有通公路,所以搬迁的时候我们走另一条路。雇一辆人力车,把印刷用的工具和纸张装在行李箱内与棉被草席一起,装作放假学生返乡,冒着风险,沿着一条去义序飞机场的公路,大摇大摆地从仓山、三叉街、白湖亭、步卓,横穿义序飞机场,瞒过敌人岗哨安全到达对面吴山村。在这里共刊出6期(第5期至第10期)并翻印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单行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中共中央关于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定》等文件小册子。

但是时间一长,周围的农民不知道我们这些城里人来这里干些何事?我们听到议论,恐怕一旦传扬出去会出问题。而且距城区较远,靠两只脚步行也不方便,决定再转移。还是由郑福祥介绍到台江华侨旅社,该社老板与郑福祥有交情,老板的哥哥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也在旅社里参加管理。在那里办报可以暂时过渡,又不要交租金。于是我们冒充英华教会学校的学生,由郑福祥带去,一阵寒喧之后,他们便在楼上开了一间很宽敞但较阴暗的储存室供我们使用。在这里印了两期《大众报》,即第11、12两期,还翻印了《新民主主义论》小册子。后来发现与我们一板之隔的房间内常有国民党军官来往,他们在谈论时局我们听得清楚,后又发现宪兵来回巡逻。我们怕暴露秘密,立即撤离。由张任生用一床大被单把印刷工具,纸张用品一股脑儿包在一起,雇了一辆黄包车,急促转移出去。

智斗敌特,书祥显本领

1949年春节前后,国民党福建省保安司令部政训处主任万振鹰办公桌前,搜集到一份又一份的《大众报》。上面频频报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消息,介绍共产党对新解放区的政策和揭露国民党腐败和阴谋的文章。其中有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经过4天激战,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20万人,生俘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淮海战役喜获全胜。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战斗,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又有1949年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步兵、炮兵、装甲兵、工兵联合作战方式对天津发起总攻,15日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华北第二大城市解放。又有天津解放后90万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迫使傅作义在接受和平解放北平协议书上签字。1月31日,北平守军25万人撤离市区进行改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城。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人,至此华北除少数据点外,全部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还有刊登“解放军优待起义官兵及其家属”,“解放后的东北概况”,“不顾千万人民生死,白崇禧决堤,水淹汉口以西地区”,“去年蒋府滥发通货,纸币膨胀三千倍”。“民盟总部发言人揭穿国民党和平阴谋”等等。

面对这一期又一期突破国民党新闻封锁的报导,万振鹰气急败坏,叫吼着这与重庆《挺进报》一样可怕!严厉地催促手下特务爪牙加紧严密查捕。

狡猾的万振鹰知道,在严密的新闻封锁下,要获得如此精细的电讯文稿,除非报社电台或高档收音机是无法办到的。他早已布置特务监视报社并四处追查。1949年2月初,郑福祥在报社电务室收听新华社电讯感到不保密,将社内最高灵敏度的收音收报机,趁一个漆黑的夜晚,从3楼的窗户用绳子吊到小河边的船上,转移到安全地点收听。外间就传出星闽日报社一部电子管12灯高级收音收报机丢失。先是国民党警察局派来3个便衣现场查案,接着万振鹰带领一帮人,气势汹汹地来追查。直指这是政治事件,一定是共产党干的。报社总编郑书祥非常明白,报务员郑福祥为我们提供的电讯稿就是用这一台收音收报机收的。他不慌不忙地与敌人周旋,回答说:“不能不经调查就认定是政治事件。当今社会盗窃成风,这一台收报机,同时也可以收音,偷去后按照箭头指向可作收音机来转卖,会得到不少钱。报社人员诚实可靠,安全守法,两三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必定是社外小偷乘大家困睡之际,登楼偷去。实属管理不善,造成经济失窃。”特务们先后来3次都一无所获。经过数度盘查,找不出破绽,成了无头公案。但是国民党特务仍然当作政治事件暗中追查。事隔不到一个月,一群特务擅自闯入星闽日报社3楼电务室,企图绑架郑福祥,幸好他事先离开才未遭毒手。

郑书祥是一位长期战斗在新闻和教育战线,深受人们尊敬的我党老党员。1912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青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1935年任厦门《星光日报》编辑期间,经尹林平、鲁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积极投身于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文化活动中。1938年5月厦门沦陷,按党的指示转移到香港。在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领导人廖承志、连贯安排下,进入香港《大众日报》任主笔兼电讯编辑。在港期间,他与乔冠华分别兼任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香港分会的组织和宣传部长。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上级党组织指示党员自行疏散。他回到福建永安受聘于福建省立(后改国立)音专任文史教员。他一方面为当时永安进步的《民主报》《联合周报》撰稿,一方面,为国立福建音专学生作抗日形势报告,组织学生读鲁迅著作,营救、声援被顽固派逮捕的进步学生。

1946年夏,经余志宏(福建省研究院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王元(中共地下党员)的介绍认识了孟起并保持单线联系。他受聘《星闽日报》总编辑后,办报的方针和策略都是与孟起一同研究策划的。明确要以灰色面目出现,用巧妙的手法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他亲自撰写了大量关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生、教育、华侨等方面的社论,抨击时弊,揭露当局的贪污腐败,还通过一些巧妙的报导,透露解放军胜利的消息。在福州临近解放的前夕,他被国民党当局列为福州市文化界第一号捕杀对象。1949年6月,郑书祥在福建地下民盟省委吴修平等同志的帮助下避往香港。经乔冠华、饶彰风安排到《华商报》资料室当主任兼社论撰稿人。1950年春,应中共福建省委电召及星闽日报社员工的请求,重回福州主持改组后的新闽日报社工作,担任总编辑,直至同年10月停刊。之后他担任过大学教授、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今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福建省民主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严重冲击,但矢志不移,一心为党的事业忘我奋斗。粉碎“四人帮”后,中共福建省委即予以平反并当选福建省政协第四届委员。1978年8月,因病在福州逝世。1990年7月10日,经过缜密、深入的调查,中共福建省委作出决定,认定郑书祥同志为中共党员,党龄从1935年12月算起。

1949年3月底,国共和谈破裂,福建省国民政府主席朱绍良在陈诚督促战备的情况下,开出一批黑名单,打算再抓人。郑书祥、黄垂庆、郑福祥都在其中。为了避免敌人垂死挣扎给革命带来损失,更好地保护进步力量,郑书祥于3月安排郑福祥避港,4月3日黄垂庆带着郑书祥的介绍信坐湖北轮到香港,经乔冠华介绍到华北解放区。郑书祥不久也撤离到香港。此时《大众报》电讯来源中断,但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渡过长江攻下南京,蒋家王朝已濒临覆灭。《大众报》胜利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党小组的成员在党支部的部署下,投入新的战斗,去迎接福州和全省的解放。

(作者为福建省政协原主席,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名誉会长)

给新闻做扇美丽的窗

——小议标题制作

陈尹荔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对于新闻来说,标题的作用举足轻重。

标题承载着丰厚的信息量。它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提示读者新闻的体裁和核心内容。消息、通讯、评论、综述、手记等等,从标题看一目了然。农业、社会、民生、经济、文化、时政等等内容,从标题可以一望而知。新闻关注的是人是物还是事,讲述的是什么,标题都做了凝练的概括。

标题虽短,却具有导引的功能。或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或是一个有趣的人物,或是一个问题的探讨,或是一个道理的阐述,标题都是通向整篇文章的窗户。这扇窗美不美,有多大的吸引力,直接决定读者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去阅读整篇文章。

一、标题制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简洁明了。标题的作用是提示和统领全文,这决定了它必须言简意赅。新闻标题必须用最短的文字表达最核心的信息,这一点已成为共识。甚至有人提出主标题最长不应超过15个字。标题如果过于冗长,就失去了导引和方便浏览的功能。

准确严谨。用词专业、定义准确、避免歧义、修辞恰当,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是确立新闻公信力的重要一环,报道可不可信,作者态度是否认真,水平是否够格,从中皆可看出端倪。

优美大方。优美的标准,不一而足,或温婉,如《最是那一回眸的微笑》;或磅礴,如《百万雄师过大江》;或调皮,如《亲,你淘宝了吗?》;或睿智,如《文化在场的多重思考》,等等。总之,能让读者看完之后,会心一笑,捬掌叫好,满怀兴趣地品读全文,就是优美的标题。

虚实相宜。笔者在采写惠安石雕商人四海征战的经商故事时,取题为《杏花春雨满天下》。因为惠安石雕被称为南雕,有“杏花春雨江南”之说,与北雕的“骏马秋风塞北”形成对比。标题实现了诗意美,却没有产生让读者一望而知报道大意的效果。最终,将题改为《惠安商帮的石雕传奇》,实现了标题引领全文的效果。

二、标题制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啰嗦冗长。为了让标题表达足够多的信息,或者堆砌足够多的修辞,记者在标题制作时常常会犯下啰嗦的毛病,造成标题冗长。

不够准确。为造成噱头,或制造惊人效果,一些入门者不经严格考证就喜欢用上《全国最大********》《全国第一*******》,这种虚浮之举,破坏了记者和新闻媒体公正可信的形象。还有,一些专业术语的使用,更要讲究准确。比如场、向心力、离心力、循环经济链、蝴蝶效应、马太效应等等,都应该用得恰如其分,以免落下笑柄。同时,比喻也要恰当。

生硬干瘪。标题制作不用心思,缺乏创意,易造成生硬干瘪。如《我国外贸稳步增长》、《我国制造业势头大好》一类标题,就毫无新意。而像《厦门家政服务,得“寸”进“尺”》、《你是我的眼》、《微反腐进行时》、《环保风暴VS皮革企业:从猫捉老鼠到和谐共赢》等标题,匠心独具,言简意赅,直中要害,令人耳目一新。

晦涩难懂。有的时候,作者过于追求标题的独树一帜,或对报道内容不求甚解,使用生僻字、文言词、过于专业的术语,造成标题晦涩难懂,在报道与读者之间横亘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户牖”其实就是窗户,却往往被“别出心裁”地使用。再比如螺旋定理、监狱理论等,不被大众熟知的专业术语,也不宜用在标题上。

虚实失当。怎么让标题既能统领提示全文,又能让读者充满遐思,既明了,又韵味无穷?这就要靠处理好标题虚实的辩证关系。有的时候,肩题、主题、副题综合运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时候,标题的不同意群的有机结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往往,标题会流于过虚或过实,掌握不了分寸。虚实的分寸最终由报道的内容、语境、风格、体裁所决定。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写一个山村女教师忠于职守,含辛茹苦,拉扯山里孩子学习、成才,对她一生奉献的总结性通讯,这就是一个较好的虚实结合的标题。相反,如果用《为了学生,她奉献一生》就过于“实”,缺乏韵味;如果用《春风化雨哺“山花”》就过于“虚”了,对主人公缺乏一个形象的塑造。

三、如何提高新闻标题制作水平

1、文学修养。诗词、散文、杂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皆可为新闻标题所用,不拘一格。如《得寸进尺,进?不进?》作为评论的标题,就很有新意,对于成语的化用堪称佳作。如《让爱化作相思雨》就化用了歌词“让泪化作相思雨”,用来讲述残疾夫妇为了爱而克服种种障碍、历尽种种磨难,携手走过人生的爱情故事,让他们的爱情有了让人感动的澎湃之感。

文学修养的培养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的优美。能够在标题制作中使用诗意的语言、散文化的语言,需要在平时多阅读诗歌、散文等作品,积累优美的词汇,熟悉特定的俚语、专用的隐喻,使标题的文字运用在标准规范的同时体现优美到位。如长篇小说《一路格桑花》描写长年驻守在川藏公路线上的武警交通部队官兵的战斗生活情景,格桑花是西藏特有的花,而“一路”中的“路”则隐喻了故事发生背景是在道路沿线。短短五个字,既透露了故事的大环境,也透露了具体背景,更为繁花似锦的故事主基调埋下伏笔,做到“言近情远,含吐不露”,“言有近而意无穷”。

修辞的优美。娴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否用得活、用得巧、用得妙、用得高,深有讲究。如评论《不做“看风景的人”》,引用卞之琳的著名诗篇《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将卞之琳没有确切指明的隐喻背景化用到自己指定的情境中,如此篇评论指定的公共危机,点明“我们不应该做‘看风景的人’,你看他,我看你,面面相觑,袖手旁观,不敢担当,不敢冲锋。让一切我们本该英勇参与的公共事务,成为事不关己的‘风景’。”这就是巧妙且韵味十足的运用。再如通讯《用工者,缺;机器人,上!》一个标题仅8个字,就用了4个标点符号,读起来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如一篇经济报道,讲述某企业不屈不挠、勇克不正当竞争对手的“三攻三胜”故事,用标题《三打“白骨精”》,配以适当的引题,不仅意思表达到位,更能实现情感传达,将不正当竞争者归为“白骨精”,将宣战企业划归“战地英雄”,以“降魔除妖”之功对其钦佩有加。

2、知识素养。各门类的知识,都可活学活用于标题制作。如通讯《服务贸易逆袭,福建外贸迎来新时代》,报道的是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对外出口下滑,而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填补了制造业出口下滑带来的空缺。编辑最初用的是“服务贸易异军突起,福建外贸迎来新时代”,值班主任提示编辑斟酌一下“逆袭”这个词。经查阅,逆袭有如下含义:网络游戏常用语,指在逆境中反击成功,多用在形容本应该是失败的行为,却最终获得了成功的结果。标题改后,不仅简短,而且耐人寻味。比如《XX经贸迈入2.0时代》,2.0是电脑软件常用的术语,可表示升级版的意思,用到标题上就显得轻松活泼,别有趣味。需要注意的是,能用上新闻标题的专业术语,应为普及型的通俗性常识,它需要以生活为圆心,以工作为半径,去学习和积累,务必避免生、僻、怪。

3、理论修养。明晰新闻体裁,准确运用语法修辞,科学把握阅读审美的变化,都需要足够的理论功底,才能在标题制作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比如消息标题不太单独使用名词性短语,比如不论何体裁,一般不用太满、太过的说法,等等。这需要平常与时俱进地多学习、多思考,博学之、审问之。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要闻编辑部)

浅析电视新闻真实性

方佳佳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之一,并且深入千家万户,因此成为了人们普遍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大多数人会在闲暇时间观看电视节目,接受新鲜信息,新闻正是传递大量新鲜信息的主要节目形式,观众可以不出家门从中了解到国内外一些新近发生的事件,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在大量信息充斥荧屏的今天,随着观众的审美需求的变化,并不是一味的需要观看大量的信息,而是在观看的同时,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感受到现场感和参与感,从而感受到新闻的真实。那么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做到在新闻报道中做到新闻真实呢?电视新闻如何表现真实是值得电视新闻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坚持电视新闻真实的意义

电视新闻作为传播信息途径之一,其传递的信息和理念,已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和言行的指南。在当今信息来源多元化的社会,坚持电视新闻真实性,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舆论导向给予正确的的引导,相反,虚假新闻与伪真实电视新闻的报道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舆论导向。同时,新闻真实性还有助于树立媒体公信力,以及承担树立诚信政府形象的作用。例如,近月来始终处于舆论焦点的朱令中毒案,正是因为事件的不透明导致了为许多虚假新闻信息提供温床,从而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引发诸多负面影响,在此事件中由于部分信息的不透明,使得许多媒体在信息传递上添枝加叶,层层拔高,从而出现许多伪真实新闻。对于电视媒体来说,电视新闻主要是依靠画面说话的,电视新闻在传播中应该做到图像真实,图像真实为电视新闻真实提供依据。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努力提供最真实、最鲜活、最有说明力、最有信息量的图像,做真实的新闻,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将对于树立良好的媒体公信力和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二、电视新闻应遵守新闻真实的原则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及广播新闻最大的不同是具有丰富的动态图像,可以为新闻真实提供依据。电视新闻中有效的运用到图像、文字、解说、音响等语言符号,使得电视新闻语言多样化,成为最具优势的传递信息渠道。然而,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消息编排过程中该如何进行主客观的情景再现,该如何对待信息来源及编排角度都对新闻的真实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当下各种媒体盛行,电视新闻为更好的获取受众,必须遵守新闻真实的原则。首先,作为新闻记者要具有本身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是确保新闻真实的有力保障。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力求在新闻素材的选取上是来源真实的。然而,受市场利益驱使,不少从业者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利用部分虚假消息进行再次加工,导致新闻来源不真实的情况常发生。例如,在地方电视台,由于新闻来源限制,很多时候采用在各大报纸或是网络信息作为新闻消息的来源,再次进行加工。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审核消息时不能仅仅为了一味的满足观众的眼球,损害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只有保证新闻源头的真实,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电视新闻的真实原则。其次,要避免刻意的加入主观的意识而造成新闻的失实现象。“真实并不是孤立的,真实是主客观的统一,新闻真实是主观对客体的描述,是客观事实通过记者的主观意识后的结晶体。”另外,就是采访真实。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涉及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都要做到准确采访真实,属于是客观现象的真实。但是客观现象的真实未必等同于主观报道的真实,作为新闻工作则要对现象的报道与全局判断需要一个适当的评判标准。这就需要记者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现象有所侧重地采访,通过对事实的陈述来表达自身的立场和观点,不过在主观意识表现中如果利用的现场镜头都是经过事先设计和特定处理,主观意识在报道中起到的作用有可能会造成新闻失实。最后,在新闻报道中,为了确保电视新闻现场的真实,需要记者尽可能深入新闻现场,捕捉新闻细节真实。但是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就可能造成新闻失实。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细节的展现上既符合客观事实,也要适度的展现主观意识。

三、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与艺术表现

随着媒体的市场化经营,新闻失实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尤为争议的是电视新闻中“情景再现”这一现象,有部分学者认为情景再现是有悖于新闻真实的原则,不应该使用在新闻中。相反,另一部分人认为情景再现是以新闻客观事实为依托,并没有违背新闻真实的原则。情景再现往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当事人或者是目击者的口述进行重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除了现场直播和记者在场的突发新闻外,许多新闻都是过去时的报道,那么为了符合时空要素在内的新闻真实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只能通过当事人或者是目击者的口述进行重现,利用采访等声音语言追述。由于新闻传播达到的真实性是有限度的,新闻很难做到对各种新闻现象进行原生态的呈现,因此,在电视新闻中有限的使用情景再现,做到新闻总体真实即可。另外,在新闻的艺术表现上,再要做到新闻真实的原则。在不改变新闻性质的基础上,适度的运用艺术表现。在电视新闻中,合理处理图像、同期声、解说、音响等手段,新闻工作者如若合理的选择、排列组合,不仅能够很好的传递新闻真实,也可以提升新闻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在一些事故的报道中,利用三维技术重现现场,例如温州动车事故,将事故的发生过程模拟重现,是画面的表现力增强,因为有些新闻只靠语言或文字是很难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不仅可以是现场感增强,从而还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这样的艺术表现不仅可以很好的传递新闻真实,还避免了重大灾难给受害人的再次伤害。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艺术表现时,仍然不能减少记者现场出境和同期声的运用,同期声的成功运用,可以营造出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从而提高观众对于新闻传播的参与性。在新闻采集中,一些新闻工作者就能很好地捕捉到现场声的新闻细节,从而增强现场感,而在艺术表现上,还能够对音响、音乐等声音元素的合理利用,更好地展现艺术真实。总之,作为新闻工作者,就需要在遵循新闻真实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地把握情景再现和艺术表现的度,从而提升新闻的可视性空间。

综上所述,在当下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的电视媒体引导着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更应该遵循正确的新闻真实原则,客观真实地报道正在和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为观众提供安全、可信的新闻信息,并且合理利用情景再现和艺术表现,在保持新闻真实的客观需求上,更好地提升新闻的可视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不断提升自身对新闻编排的素养外还要坚持职业道德,更好地为观众带来更具完美的视听效果。

(作者单位:福州电视台)

唱出新感觉 办出“精气神”

——浅谈如何改进创新纸质媒体教育周刊

陈琳

“春天写艺考、夏天写高考、秋天写开学、冬天写考研”,这种流于形式的程序化教育报道,一直普遍存在于多数纸质媒体的教育周刊中。如何让本应出新出彩的教育周刊走出唱“四季歌”的怪圈,笔者认为纸质媒体的教育周刊应在做足深度报道和拓展服务性、互动性、引导力上下功夫,使得教育新闻的“四季歌”能够唱出新感觉,办出“精气神”。

教育周刊的“四季歌”现象

纸质媒体基本都有办教育类专刊,可见纸媒对教育周刊的重视。但多数教育周刊里的教育新闻,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四季歌”的现象。

现象一:跟着学校的工作节奏走,肤浅地唱着“四季歌”

教育报道的鲜明特点是周期性十分强。每年四月份的小升初,五六月的中高考,九月份的开学……这些时段都是教育新闻的丰收期。而到了寒暑假,则意味着教育报道进入淡季,教育周刊的版面一下子就会变得无内容可做。笔者接触的教育周刊的记者,每年的休假时间基本与学校寒暑假同步。因为寒暑假就是教育周刊的淡季,基本无新闻可做。

与时政版的教育新闻不同,如果教育周刊的教育新闻也一味地跟着学校的工作节奏“追新闻”,那么教育周刊就只能唱“四季歌”。同类命题的报道每年都写,如何常写常新,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从事教育新闻报道的记者。而在此背景下,教育周刊在选题、内容上要与日常新闻报道进一步拉开差距,更是难上加难。

现象二:围着各类考试转,以“应试指南”来体现服务性

有一些教育周刊,为了与时政新闻类版面的教育新闻区分,就把“服务性”作为办刊的宗旨。最惯用的写法就是在考试前,约请权威专家对某个特定考试的命题进行解读,对复习进行指导,推出“应试指南”。这一类文章往往能吸引家长学生的关注,被认为最有时令感,最能体现周刊的服务性,最符合家长学生的实际需求。

但是,正规考试都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周刊如果长期围着“考试”转,不仅提供的内容品种单一,而且周刊的“面貌”基本相似,无新意可言,也体现不出各自周刊的特色。

不仅如此,如果教育周刊常年出现“应试攻略”,并对“应试”过分关注,客观上就会与教育改革方向背道而驰。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已经有所进展,这些都应是教育周刊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但不少周刊为了吸引读者,对教育界出现的新动向往往反应麻木,仍在习惯性地鼓吹“应试技巧”。

现象三:围绕经营跑,“软文”化倾向严重

目前,纸质媒体的教育周刊都承担着教育广告的任务,“软文”化的倾向日益严重。最多的一类“软文”就是留学类报道,这类报道与市场结合最为紧密,出现在教育周刊的频率也相对较高。如果教育周刊要体现服务性,在留学类报道中应以关注留学新政策的发布,关注广大中国学生在留学办理进程或留学海外实际遇到的问题等。但现在很多教育周刊的经营性强于服务性,如留学版面的重点放在留学中介的推介,或以比较各国留学政策为切入点推介不同的留学目的地等。

把握新闻节奏 力争快中求深

教育周刊不可能脱离新闻节点,面对每年教育新闻报道的“四季歌”,教育周刊要如何突破?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做足深度报道,即有分析有思辨的问题报道和解读式报道,而不是一般化的动态报道。

与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浅阅读”不同的是,纸媒专刊要吸引读者,必须在提供深度作品、权威解读作品和观点型作品的同时,进一步关注读者的精神诉求。可以说,专刊的优势在于做深度报道,但深度报道也要把握新闻节奏,力争快中求深,使专刊上的内容不仅有新闻性,而且有思想的深度和高度。

以《福州晚报》的《尚学堂》教育专刊为例,在2011年四五月小升初旺季,《尚学堂》抓住福州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排名第三这一契机(该调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顺势推出“小升初”攻略系列报道,通过介绍福州初中名校的特色与优势,让家长们对“福州教育满意度排名第三”有了充分了解。随后,推出《初中名校风采展》特刊(上篇为《公立初中名校风采展》,下篇为《私立初中名校风采展》),详细展示了福州初中校的特色、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学校的硬件设施怎样、学校的升学率好不好等信息,让面临“小升初”的家庭一册在手,尽在掌握。虽然小升初是每年都要报道的话题,但通过这个新闻亮点的切入,使“小升初系列报道”别具特色、颇具创意。

除此之外,要打造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教育周刊,还应与本报新闻版既相互呼应又互不重复。因为在一张报纸上,周刊的一些热门题材往往也是新闻版的抢手新闻,这就需要分工合作,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当周刊中有力度、有深度的报道越多,那么周刊的个性、特点也就越突出。有些问题即使本报新闻版或其他媒体已做过报道,但只要抢抓“第二落点”,报道角度新、挖掘深、剖析透,同样可以使读者通过阅读教育周刊上的报道,对已了解的新闻有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

发挥引导作用 拓展读者互动

“无论是专门性的专刊还是综合性的副刊,都应该和整个报纸的精神气质相一致。”新闻界老前辈胡乔木曾对新闻类专刊有过这样的定位和表述。

因此,作为一份主流媒体的教育周刊,也应体现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主流媒体如果在“应试”“择校”等问题上继续添油加醋,不仅无益于各项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而且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笔者认为,作为一份主流媒体的教育周刊,关注的话题不应仅仅是学业,而应侧重于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在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创新和改革成果等。

教育周刊能否与读者“互动”也至关重要。目前,很多教育周刊推出的《作文》版就是一种吸引读者参与的版面,但这类版面往往过于功利,在导向性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刊登的作文要么极其完美,很难想象这是小学生写出来的;要么过于成人化,看不到孩子的童趣,体现不出孩子的思想。笔者认为,在写作方面,与其关注孩子们写出来的文章有多好,不如推荐孩子们多读些好书,多关注如何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可以参考一些教育类杂志的栏目设置,如开辟《我读我想》栏目,介绍最近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受;开辟《亲近经典》栏目,让专家来告诉读者面对众多的经典,我们该怎样选择,该怎样阅读,又该从中吸取什么。此外,还应该多开辟一些板块,通过约稿的方式,让读者发表所思所想。如现在很多母亲都喜欢记录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可以开辟类似《童言稚语》《童言无忌》这样的栏目,吸引年轻母亲参与。

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商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总会不遗余力地把生产儿童服装作为布局的一环。因为他们需要培养潜在客户群——今天的儿童就是明天的消费者。同样,纸质媒体的读者群中有大量的青年学子,关注并表达这一部分读者群体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在青年学子中的影响力,并为纸媒的未来培养一批长期读者。

(作者单位:福州晚报)

福州日报社22名记者

到社区挂职书记(主任)助理

6月20日,福州日报社举行记者挂职社区工作启动仪式,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的22名记者到市区的22个社区挂职担任为期一年的书记(主任)助理。这是福州市新闻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实际行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等“四下基层”活动,深化“走转改”、“转正改”长效机制建设的重大举措。

福州日报社记者挂职的22个社区中,包括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140多项荣誉,首创的“135”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也有条件一般的社区。对于派记者到社区挂职这一举措,党的十八大代表、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认为,报社记者驻基层,使记者能够“零距离”地发挥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党和政府倾听百姓声音,有利于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也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根据《福州日报社采编人员社区挂职管理办法》规定,记者挂职期间将正确处理好“小巷助理”和新闻记者的双重角色,切实履行好社区工作和新闻宣传的双重任务,一方面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研究,列席社区书记(或主任)办公会等相关会议,发挥媒体记者的资源优势,积极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为社区发展呐喊助威;另一方面将以讲故事、目击式、体验式等新颖的新闻表达方式,展现自己在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为读者奉献生动鲜活、饱含温度、富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为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福州日报、福州晚报将分别汇编《记者挂职社区每周动态》,反映记者挂职社区的社情民意和工作动态。此外,福州日报社将组织开展记者挂职社区的竞赛活动,并适时举行现场会,推广优秀挂职记者的经验做法。

“记者进社区挂职,不是去挂名,而是要挂心。”6月21日,福州晚报推出专版,详细介绍挂职记者的图文信息和联系方式,并配发短评。此次挂职晋安区新店镇新秀社区的福州晚报记者王威说:“记者挂职社区是报社记者与社区居民‘零距离’的一种新形式,是在建立基层联系点基础上深化‘走转改’的创新举措。我将以此次挂职社区为契机,认真履行职责,与社区群众打成一片,真实反映基层心声,为群众解决困难,做老百姓的知心人、贴心人与暖心人。”

下一步,福州广电集团也将选派电视台、电台记者到社区挂职。

湄洲日报闻风而动集结重兵

做好防抗台风宣传报道

7月13日16时,台风“苏力”在福州连江县黄岐半岛登陆,这是今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最强台风,虽与莆田市擦肩而过,但受其影响,全市沿海狂风大作,各地普降大雨。7月13日的这个周末,全市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上下同奋起、昼夜忙不休,应对、迎战风雨,演绎着红七月动人心弦的先锋颂。由于部署到位、措施有力、工作扎实,全市防抗台风工作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湄洲日报闻风而动、集结重兵,派出精干记者奔赴防抗台风一线,后方编辑带着真诚、带着情怀精心策划编辑了一组组有深度、有温度,具有党报人文气息的生动报道,反映全市各界奋起防抗台风“苏力”的感人事迹。当前,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带头、带领、带动,心系群众安危,身入基层前沿,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同在,风雨激荡,真情澎湃,涌动着温暖人心的躬身为民的新风。

一、提前介入,部署给力。7月10日晚,全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防御第七号超强台风“苏力”视频会议,湄洲日报记者当晚及时采写相关新闻,于次日第一时间发布台风相关路径、市防汛办的紧急部署,让全市人民知晓台风的威力和路径,助推全市渔船回港避风、临海施工工地及时组织转移等工作提前做好准备。7月12日晚,省委副书记于伟国赶赴莆田市检查指导防御强台风“苏力”工作,记者更是漏夜蹲守采访写稿,后方编辑不分昼夜坚守阵地、精心编辑,确保稿件在次日第一时间见报。由于提前介入,部署给力、前方后方呼应联动,确保所有稿件第一时间采访刊发,准确无误、精彩可读。

二、集结重兵,奔赴一线。整个防抗台风期间,湄洲日报所有同志,昼夜劳作,人随风声走、心随雨声动,十分紧张、忙碌。报社领导多次在白天或夜间紧急召开采编短会布置工作,全体记者编辑厉兵秣马、分兵突进,24小时待命,随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宣传部要求,做好防抗台风宣传报道工作。13日起,湄洲日报在要闻一版开设《奋起防抗强台风“苏力”》栏目,每日更新报道全市各界奋起防抗台风的感人事迹。一线记者还全员上阵,纷纷前往湄洲岛、北岸、仙游等地,及时更新报道台风的最新动态、信息,发布温馨预告、提醒。其中,有几位女记者,她们同样顶着狂风暴雨,在镜头之外,默默采写相关报道,体现了报社大事不含糊的个性。

三、采编及时,精心策划。台风来袭,正值周末,前方记者及后方编辑不分昼夜、分秒必争,白天一线同志不歇不休,采访写稿传讯,晚上夜班同志尽心尽责、通宵达旦,每日都工作至凌晨。几乎全体领导自发蹲守值班,不招自来,第一时间加强审稿把关,确保稿件质量;电脑、校对、美编等无一掉队、缺席。

(湄洲日报社 吴双双)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