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纪录价值”三题

2013-07-24 17:37:58  来源: 北方传媒研究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二、《海豚湾》与“纪录价值”

(一)《海豚湾》的概况

此片获82届(2010年)美国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美国出品(首播2009年,片长92分钟)。导演:路易·西霍尤斯(下称路易)。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有两个关键人物:一是电视人路易,二是海洋哺乳生物保护人土理查德·贝瑞(下称理查德)。路易2000年在一次关于海洋哺乳生物论坛上见到理查德,听说了日本太地町杀海豚的传闻。那次会上,因理查德主张保护海豚而受到论坛发起组织“海洋世界”的抵制,被剥夺发言权。理查德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成了海豚训练领域的知名人士。1962年他曾抓过五只海豚,有一只聪明的“凯西”成了他的密友、明星。凯西会照镜子,能在电视上认出自己。有一段时间理查德就以驯兽师的身份活跃在电视节目“海豚的故事”拍摄现场。30年后他否定了自己。那是因为凯西的自尽——它自己停止呼吸,直直地沉入海底。他由此才知道,所谓“海豚的笑脸”,是自然界的一个骗局或人类的错觉。它们其实活得很痛苦,始终被水族馆、表演场的喧声躁音所刺激所压抑。他从此走上保护海豚、放生海豚、关注海洋哺乳动物权益的公益事业之路。

2010年《海豚湾》在奥斯卡获奖后,日本人没有丝毫受到警示。对于太地町渔民屠海豚的行为,日本政府仍继续坚称猎杀海豚及鲸鱼乃日本的重要文化传统。比那些政府官员稍微清醒的,是太地的教育人员和小学生家长,他们终于取消了配给孩子们午餐的海豚肉(含汞量超标)。这是该片一个最实际的效果。

(二)《海豚湾》的影像构成

在视觉形态上,《海豚湾》较之早期纪录片(包括里芬斯塔尔影片),复杂丰富得多。除了屏弃搬演,可以说集中了纪录片诸多最新手段,但基本框架仍保持了“格里尔逊模式”(画面加解说)。片中有几段历史场景:一是理查德年轻时驯养海豚;二是日本早年的“水俣病”抗议画面。应该都是纪录片资料。后者可能取自土本昭典1971年拍摄的《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还有曼迪与海豚亲密接触的片断,会是补拍的,但称不上“搬演”。

1、基本框架

各种画面组接,配以多角度解说——字幕、旁白、镜前访谈、个人追述。

2、谈话线索

多角度交织。追求逼真感、立体感。

以理查德和路易的个人自述为主线。前者讲述他从驯豚、护豚到参与访查的故事,后者讲述他与理查德的相识、组织摄制团体及访查的过程。其中穿插了摄制组成员的述说及行动中对话。

其他还有不同角度的镜前访谈:日本便衣警察、太地村民阻拦采访的吼叫;世界保护海洋哺乳生物人士的谈话;世界捕鲸委员会东加勒比岛国代表(被日本收买)的谈话;日本太地町水产官员的谈话(为日本杀鲸杀海豚辩解);日本病毒专家远藤哲哉博士关于海豚肉含汞量超标的谈话;日本东京市民对于杀海豚、食海豚不知情的谈话;日本太地教育人员关于小学生午餐配给海豚肉的谈话。

3、探访场面

这是一系列由环境和人的行动组接的动感画面。日本和歌山县太地町村镇街道,鲸鱼纪念馆、街边海豚雕像和海豚形游览船;路易摄制组的活动;日本便衣警察、村民的巡查,及其对理查德路易团体的追踪、阻拦;观察海湾拦截海豚群、太地船队屠豚场面。

4、海豚形象

纪录片的主旨、动情点就在海豚身上。海豚在海中自由游动,灵活、和善、优美的形象;海豚在海中与人亲密接触,接受人的抚摸;海豚集体挡走虎鲨(救出冲浪人,分拍,剪辑的效果);海豚在水族馆表演、翻跳;不被理解的海豚的笑脸、叫声;在太地海湾,被驱赶的豚群;被钢钎刺杀的海豚,挣扎、企图逃走的海豚,被铁勾、绳捆的海豚;日本码头上躺倒待售的海豚(减格表现);被海豚血水染红的海湾……

这一切让人痛心,不忍目睹。